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舆论支撑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粮食稳产、收入增长、结构调优、方式转绿、动能向新。媒体积极报道和网民关切讨论,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三农”网络舆论生态。一年来,通过多元、立体、互动的舆论传播,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双新双创”、产业扶贫等话题备受瞩目,“三农”舆情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撑。
  一、舆情概况
  據对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监测,2017年“三农”舆情总量较上年明显增长。其中,涉农新闻82.7万篇,新浪微博涉农帖文142万条,同比分别增长22.8%和28.7%。从全年舆情走势看,受全国两会、三夏生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热点话题影响,全年新闻舆情在3、6、12月出现三个高峰。其中,6月份三夏生产、汛情灾害、第七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中国进口美国牛肉等多个热点话题及事件叠加,助推当月新闻舆情达到年度峰值(9万余篇)。
  从涉农新闻报道内容及结构看,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占比33%)、产业扶贫(13%)、农村土地(10%)是排名前三的话题。其中一个明显特点是,自2015年中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受到舆论关注,相关话题量及排序持续上升,2016年居第3位,2017年继续升至第2位;同时,随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农业、食药监部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及监管工作且取得实效,质量安全新闻量排序已由2013、2014年的第1位明显下降,2017年降至第7位。新浪微博涉农帖文话题相对集中,排前三位的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占比32%)、农产品市场(21%)、农民工(13%)帖文量合计占比达66%。
  二、舆情传播特点
  (一)主流媒体“三农”传播态度更积极、方式更鲜活、语境更亲民。2017年,党中央不断释放重农强农信号。主流新闻媒体积极关注,争做农业农村改革的叙事者、“三农”重大政策举措的解读者和“三农”舆论生态建设的推动者。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短短3天,就有600余家新闻媒体发布及转载报道4500余篇。党的十九大开幕次日,相关“三农”话题的新闻报道量就达1.7万余篇,引发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等农业农村美好蓝图的高度认同和热烈期待。在网络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趋势下,主流新闻媒体“报、网、端、微”一体联动,传播方式更鲜活,传播语境更亲民,使得“三农”话题传播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央视财经”以“中国农民老洋气了:无人机施肥 卫星规划耕地”为题,转播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展示的现代农业成果,视频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中国之声”用姚明身高与中科院“巨型稻”作比,微话题“跟姚明差不多高的水稻”阅读量近85万次。中国乡村之声推出卡通形象“棒哥”,制作动漫MV《乡村振兴棒棒哒》,以嘻哈歌曲形式为农业农村农民“打CALL”,令舆论耳目一新。
  (二)微博话题设置凸显爱农助农情怀,“短视频” “直播”吸引网民关注。2017年,微博涉农舆情整体呈现话题扩容、关注升温、互动增强等特点。“返乡创业”“脱贫攻坚”“世界粮食日致敬袁隆平”等微话题人气爆棚,网民线上积极参与评论、线下主动付诸行动,爱农助农情怀凸显。其中,微话题#我为美丽乡村代言##丰收的家乡#等阅读量高达2000余万次,网民纷纷以图文、视频等形式晒家乡美食美景,为宣传家乡贡献力量。在传播手段上,“短视频” “直播”日益成为网民“吸粉”的“称手工具”。多地政府部门借助微博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产品直播展会,涌现出一大批“网红”农产品、“网红”农民和“网红”官员。诸如河南温县“直播挖铁棍山药”、湖北武汉警察帮老人“直播卖滞销西瓜”、新疆蔚梨县副县长何淼“直播卖枣”等均引发舆论积极评价。“农产品 直播”已成为“接地气”“抓眼球”的默契搭档。
  (三)微信公众号“三农”传播声势不断壮大,话题制造能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从首曝功能、话题传播功能等角度看,2017年微信中的“三农”舆论声势不断壮大,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重要的舆情源头。与微博平台相比,微信平台话题量呈现大幅追赶超越态势。如5月9日农业部举行的“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启动实施新闻发布会4日内,相关新闻达913篇,微信665篇,微博302条。从内容角度分析,政务微信在涉农政策解读、活动推介等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全国首届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等政务微信公众号对展会进行了深度推介报道。随着微信“订阅”功能的上线,其传播方式由全网推送向兴趣推荐转变,企业及各类社会团体公众号表现活跃。这些微信公众号涵盖种植、养殖、农资、土地流转等20多个农业精准细分行业,面向受众提供各类更专业、更有深度的内容。
  (四)政府部门信息发布和议程设置更加积极有效,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更加科学合理。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部署要求,2017年,农业部加大新闻发布力度和频次,全年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22场,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众关切问题,做好政策解读与热点回应,起到积极舆论引导效果。针对一些地方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过程中“一禁了之、一拆了之”的做法,“中纪委、农业部:盲目禁养和野蛮拆迁,违法可举报”“环保部称养殖环保一刀切是滥作为”等权威表态,赢得舆论肯定。欧洲“氟虫腈污染鸡蛋”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迅速作出“欧洲毒鸡蛋未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回应,农业部接连部署各地开展农药使用监管、蛋禽养殖专项检查,保障鸡蛋质量安全。政府部门的“一言一行”,在引导舆论、稳定市场、保护消费者信心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三、热点舆情解读
  (一)乡村振兴战略引发强烈共鸣,农村改革“砥砺奋进的五年”赢得肯定。自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此展开重要部署,舆论始终抱以高度热情。十九大召开当日,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刚刚,习近平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一文,短短数小时内网民阅读量就突破10万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5日内,相关新闻报道量达4804篇、微信5202篇。舆论称,乡村振兴战略的字字句句都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中,让农村发展有了“新航标”。同时,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砥砺奋进的五年”受到舆论高度聚焦。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等“六个新”集中展示了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显明特点。舆论纷纷为“三农”五年辉煌成就点赞,并希望完善农村各项制度,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深得民心。粮食生产在结构调“优”、生产调“绿”等方面的新进展引发持续报道。有舆论为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叫好”,有舆论为“多产粮”向“产好粮”的转变“点赞”,还有舆论对新麦“質优价高”、多元主体自主入市收购玉米等市场积极信号充满信心。同时,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呈现“绿色”主调,热点话题不断。一年来,“秸秆72变成为绿色宝藏”“种养循环猪粪成了抢手货”等各地有益经验被积极宣传。农业部“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等获得广泛支持。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引发良好舆情效应。有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国家领导人为了“猪粪”开会,是“千百年来头一次”,养殖环保治理和产业升级将成必然。
  (三)农村创业创新点燃舆论热情,“新农人”群体备受推崇。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农村创业创新的活力和效能在近几年国家及有关部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得到充分释放,也成为舆论关注热点。舆论用“人数增多,领域拓宽,起点提高”对一年来农村创业创新呈现的积极态势予以评价。各地政府也在产业园建设、专项贷款等方面发力,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央地多重政策礼包进一步点燃有志者投身农村创业的激情。有微信公众号喊话,“政策大礼包已落地生根,农村创业创新,你来不来?”。其中涌现出的“农民工老板”“硕士农民”“军人农场主”等“新农人”群体也备受推崇。有媒体报道称,随着700万人返乡创业,中国农村正成为一片掘金热土,“农民”成为不少人羡慕的职业。“新农人”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让舆论感叹“种田也是拼智慧的活儿”。有舆论称赞他们带回新观念的“火种”,带来乡村之变。
  (四)产业扶贫亮点纷呈,电商扶贫引发期待。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是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机制。2017年,产业扶贫工作答卷亮眼。农业部作为产业扶贫的牵头部门,全年举办了农业产业扶贫新闻发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扶贫榜样推介活动、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龙头企业 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等扶贫模式,陕西洛川苹果、广西百色芒果等产业扶贫范例,引发积极反响。舆论称赞产业扶贫是高效扶贫,扶产业是最大的扶贫“礼包”,特色产业带来“钱景”拔了“穷根”。同时,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存在的盲目扩大面积、产业雷同等问题也引发舆论深思和中肯建言。一年来,农产品电商在助力脱贫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网红”农产品频现,“电商扶贫”成为热词。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联合媒体和电商平台开展的电商扶贫行动受到舆论积极关注,媒体用“电商扶贫放异彩”“电商扶贫大有可为”等词眼赞扬各地上演的电商扶贫大戏。
  (五)农业品牌迎来“推进年”,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升档提速。品牌是竞争力,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农业品牌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全国农业品牌创建大会、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备受瞩目。“走在品牌路上,农业大有希望”成为舆论共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引发舆论积极点赞。在“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动上,26位来自科学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登台推介家乡农产品,现场氛围热烈,获得舆论好评。品牌农产品的市场表现也振奋人心。“双11”期间,赣南脐橙、洛川苹果等“爆款”农产品再创佳绩。舆论指出,畅销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特点显著,国产优质农产品正在打赢一场不见硝烟的翻身仗,推动中国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阶段扬帆跃进。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三农”舆情热点话题或来自以下四方面: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改革话题,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话题,三是“释放乡村活力”愿景下的农村创业创新话题,四是脱贫攻坚总攻战中的产业扶贫话题。
其他文献
曾经执导《甜蜜蜜》、《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口碑影片,让陈可辛导演成了好电影的标配。随着电影《七月与安生》成就了新导演曾国祥,并且让两位年轻演员马思纯和周冬雨成为金马影后,监制陈可辛也成了金字招牌。  陈可辛带着自己监制的新作品《喜欢你》与观众见面,这次与他合作的导演许宏宇同样是一位新导演,但在剪辑师领域早已是大拿。而他又将金城武和周冬雨这一对看上去不怎么搭调的情侣在戏里塑造成了一对。对此,陈
索尼和威瑞森展开5G合作  2019年12月1日,在NRG体育场举行的休斯顿德克萨斯人队和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美式足球比赛中,来自NBC体育的一名摄像人员使用索尼的PXW-Z450(中国型号:PXW-Z580)肩抗式摄录一体機拍下了比赛现场的视频。视频通过索尼的原型传输盒和Xperia 5G mmWave设备,使用Verizon的5G超宽带网络传输到体育场的制作室。  测试证明,采用5G网络连接的摄
只要左辉准时出门,每天都能在这个路口遇到红灯。每天的此时此刻,左辉都能看见同一辆安邦护卫的运钞车,车上下来一位大汉,指挥汽车掉头倒上人行道,停在银行门口。大汉的脸很圆,被钢盔箍紧便尤其圆。他站在敞开的后车厢旁,以一种近乎夸张地扭头姿势左看右看,简直让人怀疑他仅是在做摇头的动作,其实任何状况都没看到。他手里有枪,远远地,乌黑地,只有一个轮廓,看不清任何部件。即使这样,人们也都知道那是一把枪,哪怕被他
要讲好一百分钟的故事 需要宏观的视野  为什么会做导演拍电影?  其实以前拍的很多短片都有意无意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拍过很多不同的风格和方向的短片,也是在为拍电影做准备。我拍了十年的短片,现在觉得差不多可以去做一个电影,完成一个一百分钟的故事了。  拍网剧和电影有何异同?  网剧和电影,最不同就是要讲一个一百分钟的故事,你怎么去把这个故事讲好,然后讲好故事的同时,你还能让每一个桥段都那么生动有
索尼正式推出“画谛”系列  日前,随着A9F OLED电视与Z9F液晶电视的上市,索尼正式推出了“画谛”系列,堪称是索尼自我超越的结晶。索尼通过新研发的高画质图像处理芯片和高性能屏幕控制技术等,以突破想象的专业级画质,让黑色更加深邃,让彩色更加艳丽,把音画真谛铭刻在观众的脑海中,将点滴情感透过屏幕传递到观众的心里,还原影视创作者们的初衷。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高桥洋表示:作为4K领域的先驱者与领
相信许多影迷在看到《1917》的一镜到底之后无疑是很兴奋的,因为其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演员与摄像机需要持续穿越多个战壕、农场、废墟、河、树林等近六七个主要场景,配合后期剪辑、特效公司背景置换、数字化处理,将十几个镜头整合成“一个”长镜头,据幕后解释,光剧组演员编排的时间就达到了半年之久。  在《1917》剪辑中,既吸收了不少前人的经验,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技术,作为一个技术控,自然是
在JBL七十周年之际,哈曼在丹东举办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两个系列的影院音箱,分别为JBL 200系列和JBL 9400系列新一代环绕音箱,且都是在中国首发。JBL 200系列两分频银幕线阵列影院扬声器,采用JBL最新双异向阵列和声孔技术,外观设计更加紧凑靓丽,帮助中小型影院,实现更广的声音覆盖范围和更真实流畅的电影还音。  JBL 9400系列影院环绕扬声器是JBL70年来不断追求声学技术创新
为什么选哪吒做主角?  饺子:当我们得到机会做一部动画电影,最先想到的是“打破成见、扭转命运”这个主题,后来筛选中国传统神话角色,最后定位到哪吒身上。哪吒在观众心中是具有反叛精神、敢做敢为的少年英雄形象,承载这个主题非常合适。是否受到《哪吒闹海》影响?  饺子:《哪吒闹海》确实给了我很大影响,不然第一次做长片也不会以哪吒为主角。《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很多对1979年动画版的致敬,包括李府管家,还有
《掃毒2》票房过12亿,票房的成功证明了观众对电影的认可和喜欢。  成功不是偶然,《扫毒2》有“两个杨过一个杨康”这样亮眼的阵容,刘德华和古天乐联手多年未见,并且两个人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各种枪战、动作场面层出不穷,结尾地铁站的高潮戏非常过瘾……  邱礼涛说他从来不去揣摩观众想看什么,他认为观众是“最神秘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的喜好,他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和创作的诚意,努力让每部电影都有一点“
中国电影院银幕数突破20000块,这是一个让整个行业都喜大普奔的数字,面对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机遇,如何拓展市场和引领技术潮流,是每个厂商都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电影中国》杂志采访了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 创新业务市场本部 显示设备市场部 产品经理朱夏。  电影中国:我们一直在谈论3D、4K、激光放映、HFR和沉浸音响等作为行业的最热门技术话题。那么哪些已经走进我们的行业,并是你十分看好的?  朱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