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位置举足轻重。作为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有效提升阅读能力,进而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因此,本文结合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影响,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提升方法展开讨论,真正让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让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提高阅读量就要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
  一、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首先是提升學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次更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环节。整个小学语文都是以一篇篇阅读文本为依托,来让学生进行文字、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学习。由此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中最不可缺失的部分,通过大量的积累,才能把丰富的语言、经验、情感、知识充分融汇。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第一阶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达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达100万字。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六年的学习中,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不单单要求我们要加强课堂内的阅读量,更要求我们提高课外阅读量。
  二、为什么要加强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内阅读是学生对教材中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感悟,课外阅读一般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生字、词语的理解力。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作者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法进行模仿,有目的进行仿写,例如在学习课文《庐山的云雾》一文中,作者通过拟人、比喻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庐山云雾的美丽壮观;通过拟人、排比的手法来表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学完本篇课文后,我推荐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小橘灯》《芦叶船》,根据同类型的表达手法,抓住提升学生阅读量的最佳时机。
  再例如在学习课文《人类的“老师”》一文时,通过研究鸟类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通过对蜻蜓翅膀的研究制造出了优良的新式飞机,通过对鲸的研究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留意身边的植物或动物,激发他们探索与发现的眼睛。我就推荐他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带着问号读起书来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学生们认识了建筑师白蚁,美丽“杀手”螳螂,“伪装家”竹节虫……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我现在最喜欢读《昆虫记》了,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像法布尔那样留心周围事物,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课外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认识缤纷世界和多彩时代;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古人说: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其志自坚。总之,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开阔视野,使思维更加活跃,具有健康的心态。
  三、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1.改变对课外阅读的观念。新课改之前,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对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语文阅读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词、解释及背诵抄写层面;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学习,不应该把教材当作学习的唯一凭借,而是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大力推广课外阅读。
  2.推荐适龄读物。小学生年纪不大,心智还不成熟,缺乏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在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小学低段课外阅读,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或场景入手,借助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意蕴,体会阅读乐趣;再例如小学中高段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的内容与爱发问、爱思考、爱探索的年龄特征结合起来,不仅会增加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他们掌握知识的能力。
  3.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为了弥补学生课外阅读书源的不足,可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或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总之,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扩大阅读面,为学生的阅读尽可能创造条件。
  4.教师的引领指导。作为小学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要熟悉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与学生一起读书,只有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读,才能做到有效的指导,带动学生阅读,从阅读实践中与学生产生阅读共鸣,用自身的阅读情怀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怀。
  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地分析文本,解读文本,使自己首先对文本产生一定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感受;其次,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欲望和期待,鼓励学生以自主阅读为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心灵体验,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成就感。
  【作者单位:文县东坝中学 甘肃;三台县群益小学
其他文献
“北香”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3年利用野生蘡薁葡萄与欧亚种栽培品种亚历山大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3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新课标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策略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实现良好的语文趣味教学实效。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状况,具体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实效和学生素质
在中国的历史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算账的商人将算盘打得啪啪响,噼里啪啦几下,结果就出来了。而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复杂的计算。不可否认的是,先进的技术确实使我们的生活便捷了很多,但传统文化就真的无可取之处吗?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过程中,我利用算盘直观可操作的特点,将珠心算和数学课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
或许我们并没有太在意,绿化已俨然成为当前大规模城市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绿”以及容纳它的“园”,这种本能的需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似乎很少思考“绿园”
倾听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任,而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不容忽视,唯有从小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让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以及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  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课堂上举手的人多、说话的人也多,而真正能用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人少之又少。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可在教学中常常把“听”忽视了,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