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足内部训练赛被网络直播平台偷拍的事件近期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的舆论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该事件反映出的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的主播道德感及媒体人意识缺失、内容品质较差及价值导向错位、“把关人”角色缺位这三个问题,提出了实行对主播职业制管理、确立“内容为王”的价值导向、树立全员把关意识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 网络直播;偷拍;国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6-0083-02
  2016年底中国足协针对章鱼TV和企鹅直播两家互联网直播平台违规直播中国男足国家队昆明教学赛的行为发表通报及强烈谴责,表示今后不欢迎两家平台机构及相关人员参与中国足协主办的所有比赛及活动的现场报道活动。该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的舆论关注。
  在此次偷拍事件中,章鱼TV和企鹅直播录下的视频被传播到了国外,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男足将在几天后对阵卡塔尔进行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的争夺,这场比赛是国足在对阵卡塔尔前的唯一一场热身赛,也是里皮执教国足后的首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偷拍事件折射出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的问题
  1.1 主播道德感及媒体人意识缺失
  2016年被称作网络直播元年。全民直播时代,主播准入门槛极低,媒体从业者这个词变得前所未有的宽泛,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不再是所有从业人员的上岗必修课。网络主播们参差不齐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在镜头前展露无遗,他们在收获作为公众人物的关注与追捧时,并没有觉悟到同时也该承担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
  主播對自身角色的认知应当是正直守法的公民与专业媒体人的双重身份定位,在镜头前他们不仅是拥有道德底线的公民,而且是具备职业操守的大众传播者,两重身份缺一不可。
  此次国足内部训练赛偷拍事件中,涉嫌违规的平台主播在组委会赛前确切规定比赛过程禁止拍摄的情况下,仍无视规则展开直播的行为违背了契约精神,背离社会道德,更无媒体职业道德可言。
  1.2 内容品质较差,价值导向错位
  网络直播本质上是“粉丝经济”。受众的数量、收看时长直接决定网络主播的收入,同时主播的人气也与网络直播平台的收益密切相关,因此为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各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推出带有噱头,富有话题性、诱惑力,甚至挑战规则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点击。平台普遍缺乏主流、高雅、专业的直播内容。
  在来势汹涌的网络直播大军中,直播平台的内容同质化现象难以避免,一些平台机构绞尽脑汁地另辟蹊径,为追求独家的直播内容甚至做出背弃社会道德及职业底线的无畏尝试。如此次章鱼TV、企鹅直播两家平台顺应、利用网民的窥私欲望,蓄意在封闭训练赛事中进行偷拍,以期搏取受众眼球,获得围观,赚取商业利润。
  “食色性也”的人性欲望概念在网络直播平台中被普遍参照运用。网民对低俗文化的畸形需求助长低俗文化的蔓延。网民围观、欲望满足使得其迅速在直播平台蔓延[1]。网络直播平台默认、放大网民的人性原始需求,投其所好地哗众取宠,传播、助长不正之风,直播内容的价值导向偏离主流、走向错位,置媒体本该对网民发挥的示范作用于不顾。
  1.3 “把关人”角色缺位
  以前把关主体是职业把关人和政府。职业把关人一般是指编辑、记者等人,政府部门制定一些政策条例与法律法规来规范信息传播市场,这种规范就像颁布“准入许可证”,只有持有证件的信息才能“上岗”[2]。而在网络直播生态中,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失去发挥效用的空间。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具有突出的即时性特征,实时的网络直播在生产过程中省去了以往诸多的中间环节,传者生产与受众接收具有同步性,这种新的传播形态随之带来监管的滞后性。人们在直播前及直播过程中无从获知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无法事先对直播内容进行过滤筛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网络直播内容的管控难度。
  过于功利化的投资导向和单一的盈利模式,使得网络直播平台游走在猎奇、审丑等传统文化价值伦理的底线边缘[3]。在激烈的网络平台竞争中,各平台管理层为争取稳定的用户市场,获取更多商业利益,大多对平台内部的内容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纵容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整个网络直播平台内部存在着审查失效,监管缺位的问题。此次偷拍事件中,章鱼TV、企鹅直播两家平台没有及时制止主播的偷拍行为,使违规内容得以顺利、连续地播出,并放任其成为热点,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 网络直播平台的应对策略
  2.1 实行对主播职业制的管理
  网络主播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其直播时的行为须符合行业规范、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主播应以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来进行自我审视,要充分意识到自身行为会对受众形成示范作用。从业者亟需加强自律及道德底线建设,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绝不能为眼前利益而丢弃底线。
  互联网直播平台作为网络直播的内容提供方,有义务对签约主播进行媒体人职业素养的培训,帮助主播树立对自身媒体人身份的认知及责任感。
  在整个网络直播行业,有必要尽快设立一整套确保主播资质的机制,包括确立和提高主播的准入门槛,按周期举行网络主播考核、设置淘汰机制等,以健全的职业制管理来全方位提高主播素质,从源头上解决网络直播乱象。
  2.2 确立“内容为王”的价值导向
  是选择短期的利益:通过低俗来吸引关注,但最终被违规取缔?还是提升社会责任感,将用户定位为服务的客体而非逐利的对象,培养正能量的网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1]网络直播机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如何保持清醒,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将会是网络直播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用户的消費习惯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凭借恶意手段、低俗信息来侥幸吸引粉丝、获取利益的运作方式绝非长久之计。“内容为王”是媒体行业永恒的生存法则,如何保证良性、优质的内容在平台内部传播是平台管理层需要正视的关键问题。以内容至上为准则来引导网络直播平台的运作,使其既能为社会持续输送专业化、高质量的信息,又不丧失自身发展活力。
  同时各网络直播机构应当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及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及盈利模式,确立积极、主流的价值导向,实现自我净化、优化。
  2.3 树立全员把关意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日常生活中,信息量空前爆炸,人人都可以发布、传播信息,以前针对专业传媒从业人员的“把关人”也扩大了自身的内涵,显示出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巨大的生命力,即信息流通中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人就是“把关人”[2]。全民直播时代,把关意识不再局限于某一类人,而是向全体社会成员辐射。
  接触网络直播的每一位受众本质上都是自己的“把关人”,受众自主掌控了自身接触的媒体内容,其可以通过培养高雅的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自觉抵制不良的、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的直播内容,同时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在接触到违规内容时及时向网络直播平台和互联网监管部门积极举报。
  此次偷拍事件发生后,除足协发布处罚声明外,并未听闻媒体行业内部的处罚决定。当前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呼唤媒体业内出台更加刚性、系统的管理。作为行政主体的互联网监管及广电管理部门,须配合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监管网络直播机构,严格把控网络直播平台的动向,对内部监管不力的直播平台采取勒令停运或罚重金的举措。
  无论是网络监管部门、互联网直播机构、主播、还是普通受众,都应当正视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都有责任为网络直播生态的良性循环做出动员。
  参考文献
  [1]赵禹桥.网络直播热的冷思考——“网络直播”现象的伦理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
  [2]丁骋,杨雪芳.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再论“把关人”理论的变迁[J].新闻知识,2015(6):14-16.
  [3]王瑜.网络直播:守住底线才有未来[N].工人日报,2016-08-2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以庞大的用户群,对数以亿计的群众产生了影响,房地产行业在寻求与新媒体的结合中,开通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成为顺势之举,具有传播地产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是一种很有效的新型营销方式。  关键词 公众号;营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51-02  “万达·维多利亞湾”公众号,通过新媒体平台,在微信上直接展示项
期刊
摘 要 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首飞吸引了受众对我国飞机制造产业的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也让航空科普信息更利于传播。文章通过对“大飞机”微信公众号的科普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出航空科普传播的特点。  关键词 科学传播;内容分析;航空科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6-0027-02  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微信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
期刊
摘 要 手机“微图书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手机的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新媒体形态与常态,并且成为了一种知识传播与文化消费的新途径与新所在。手机阅读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消费模式或者称为信息消费模式。因手机阅读而产生的信息(文化)消费在社会消费中的占比与带动消费的作用愈来愈大。文章即从这种新的信息(文化)消费角度对手机作为“微图书馆”这种新媒体形态与常态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期刊
摘 要 对军事新闻媒体传播以微博为例的重要作用进行探析,首先分析我国军事新闻传播新媒体应用现状,随后对微博在军事媒体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主要的分析,其中主要作用包括:扩大军事新闻影响力、加强军事舆论动员能力、第一时间参与,对设置议程权利做到有效把控、及时澄清谣言,引导正确舆论走向。  关键词 军事新闻传播;新媒体;微博;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你问我答”“一事一帮”式的传统热线新闻报道模式已不能适应媒体发展需求。文章以《荆门晚报》为例,探讨热线新闻转型之路,介绍全媒体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分享新闻热线服务民生的案例。  关键词 新闻热线;融合转型;社会民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57-02  2000年10月,荆门晚报在创刊之初即提出“想市民所想,
期刊
摘 要 音乐的载体从过去的磁带、CD光盘逐步向今天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作品的欣赏、下载为公众带来便捷性,但其版权问题由此产生。个体、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对音乐作品的版权进行损害,这就使数字音乐版权侵权行为的界定以及如何处罚的问题彰显出来。文章在探析网络市场中的数字音乐版权侵权问题时以“网易云音乐”侵权案为例进行说明。对目前我国网络市场中数字音乐版权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应如何完
期刊
摘 要 在微信公众号如此普及的今天,各类公众号层出不穷,如何抓住这一时机做好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呢?文章以绿地越秀海玥为例,展开详细说明。  关键词 绿地越秀海玥;微信公众号;广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38-02  绿地越秀·海玥是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携手大型国企越秀地产共同开发的,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纸新城,坐享广州市中心醇熟的生活
期刊
摘 要 主要围绕社办少儿期刊所面临的困境、形成原因、突围之路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社办少儿期刊唯有加快体制改革,由发掘作者向经营作者转变,全面开展书刊互动,进行多方面的跨界融合,才能在数字化时代砥砺前行,成功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社办少儿期刊;体制改革;书刊互动;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66-02  2016年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成为广告的重要投放渠道。视听主导的媒介传播态势下,视频网站发展势头强劲。而视频广告也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主流视频网站中视频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和个案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视频广告对于女性身体的构建形象及其构建方式,并印证了此类广告中存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身体形象的“刻板印象”,浅析了这种现象背后
期刊
摘 要 恶搞是当下流行的一种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恶搞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以微信平台中微信用户表情包使用状况来看,恶搞已经由仪式抵抗向快感消费发生转变。作为一种新的符号形式,微信表情包恶搞在其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无论如何转变,微信表情包恶搞的实质都是微信用户网络消费生活的重新解构。  关键词 消费主义;符号消费;微信表情包;恶搞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