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新主张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技术的成熟,以及二维码识读技术的推广,二维码广告成为广告商青睐的一种广告营销形式。但二维码广告的发展存在着几重障碍:手机能不能扫描二维码、用户凭什么要拍、二维码码制不统一、存在安全隐患等。尽管障碍重重,但二维码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关键词】二维码 二维码广告 营销
  一、二维码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又称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维具有可读性的条码。它是用按一定规律分布于平面(二维方向上)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①。
  二维码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到如今已经拥有无限广阔的舞台。从汽车业、旅游业、餐饮业到传媒、社交、广告业等,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译码准确、获取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和推广等优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提升,以及识码软件的大量出现,二维码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二、二维码广告发展现状
  二维码广告是将二维码技术与广告行业成功“嫁接”的产物。在二维码广告中,二维码承担着“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二维码这座移动互联网大门,需要用户主动打开,用户对二维码广告的接收,从以往传统广告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识读,用户主动接收信息,即主动“Pull”出广告信息,而非被“Push”地被动接收。
  二维码广告的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础条件:一是用户对二维码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的提高;二是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以及二维码识读软件的简单易用;三是移动互联网的提速。此外,二维码广告内容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也是一个必须考量的因素。
  二维码广告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但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1、日本
  日本是最早开始使用二维码业务的国家,日本对二维码的应用十分成熟,二维码广告的市场相对来说也更成熟。相关资料显示,日本手机二维码的产品认知度高达90%,实际使用率维持在73.3%②。2012年,日本智能手机实际出货量为2848万部,据预测,2013年出货量将增长约12%,达到3187万部③。二维码广告在日本发展的土壤无疑十分肥沃,而二维码广告也成为日本二维码业务核心应用之一。
  2、美国
  美国也是最早使用二维码业务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有超过60%的人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户对二维码的扫描比较频繁。根据美国广告监测公司Competitrack发布的报告,2012年2月,超过40%的二维码将用户带往电商站点和产品信息页面,超过23%的二维码将用户引导至品牌营销页面④。也就是说,在美国,二维码广告更多地被应用于产品信息介绍和品牌营销。尽管二维码广告在美国十分普及,但其应用领域仍需拓展。根据报告,约有22%的美国移动二维码出现在零售业的广告中,13%左右出现在科技行业的广告上,不到7%的二维码广告出现在金融行业广告中。
  美国有一个经典的二维码广告案例,曾传颂多时。著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做了一个诱惑力十足的户外广告,在模特前胸盖上二维码,名曰“Reveal Lily’s secret”(Lily的真实秘密)。路人用手机拍摄二维码之后,显示的却是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这则广告是美国Miami Ad School策划的,用二维码遮挡模特身体的关键部位,利用人皆有之的好奇心,成功地将人们引导至二维码扫描过程中去,这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二维码广告创意。
  3、欧洲
  欧洲智能手机比较普及,但智能手机用户对二维码的认知度和使用度相对较低,二维码广告的疆土仍需开拓。根据CBS户外的研究,75%的欧洲城市居民拥有智能手机。54%的欧洲受访者知道二维码,但在英国,只有11%的人在户外广告前扫描过二维码⑤。在受访者中,32%的人表示户外广告引发了他们在线寻找更多的信息,24%的人并最终在线上完成了购买,7%的人通过手机购买了产品。这表明,在欧洲,二维码广告拥有广泛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如何将潜在消费者拉拢成为忠实的二维码广告消费者,依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4、中国
  自2006年中国移动推出手机二维码条码识别业务后,二维码在中国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2012年10月,腾讯CEO马化腾在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提出“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许吉预测,二维码应用将在2013年迎来井喷期。
  目前,中国二维码广告仍处于市场导入期,其发展依然有赖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及用户对二维码认知度的提高。如今,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淘宝、1号店等,也可以通过QQ浏览器、360手机卫士、UCWeb等轻松进行二维码扫描。另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杂志广告上的二维码普及度已经超过20%,户外广告二维码普及率约5%,商品包装上二维码使用则刚刚起步,目前还低于1%,且大多用于防伪和产品信息追溯。
  三、二维码广告发展障碍
  二维码广告涵盖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部特性,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二维码广告的受众卷入程度更高,传播内容更立体,互动性也得到增强,但二维码广告的发展依然障碍重重。
  1、第一道坎——手机能不能扫描二维码?
  二维码广告的发展有赖于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扫描二维码需要借助手机这个媒介,而传统的功能机则不能满足二维码的识读要求。智能手机一般有较高像素的摄像头,可以清晰的扫描二维码,同时,智能手机进行移动网络访问也更方便。用户用智能手机中的二维码识读软件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广告信息的接收,也可以通过二维码直接进行移动互联网的访问。   2、第二道坎——凭什么要拍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的设备问题解决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扫描二维码?如果只是冷冰冰的广告投放,消费者必定不买账。要想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去拍摄二维码,需要以广告创意为基点。只有创意才能够给消费者足够的理由去拍摄二维码,且操作越简单越好。前文中提到的维多利亚内衣的二维码广告营销,就通过创意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路人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扫描海报中模特胸前的二维码,就很好地说明了二维码创意广告营销的效果。
  此外,有趣的互动体验也有利于培养忠实的二维码广告用户群。二维码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广告来说互动性更强,这也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的动机之一。除了创意、互动,二维码广告商家的折扣等优惠,也能吸引消费者。
  3、第三道坎——二维码码制
  二维码技术问题是制约二维码广告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目前国内二维码码制主要为DM(Data Matrix)码和QR(Quick Response code)两种,目前全国范围内至少有几十家公司都在做二维码的推广,各家产品互不兼容,这也导致二维码广告市场很难规模化推进。2012年,随着腾讯、阿里巴巴、1号店等互联网巨头的介入,二维码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二维码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二维码码制统一问题亟待解决,如此才能简化复杂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4、第四道坎——安全隐患
  如今,二维码已随处可见,操作简便,智能手机用户随手就可以扫描二维码。二维码的生成十分简单,只要拥有一个创制模块,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即可生成一个二维码。然而目前二维码的运行尚处于无监管状态,安全隐患成为二维码广告发展的另一障碍。越来越多的手机扫描二维码中毒、恶意扣费的案例,也给智能手机用户敲响了警钟:不要随便拍摄二维码。如此使得二维码广告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四、二维码广告发展前景
  1、精准营销
  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二维码广告不仅可以突破版面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够利用手机,精确地跟踪和分析每个访问者的记录,为企业的广告投放做参考,真正实现精准营销。二维码广告由用户主动扫描,因此可以直接与用户接触,直接面对消费终端,因此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消费数据。通过跟踪每笔交易,企业可以建立稳定的忠实顾客群,针对忠实顾客推出特定增值服务,巩固目标消费者。
  2、数据库营销
  在精准营销的基础上,二维码广告商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营销,反过来数据库又可以更好地为精准营销服务。二维码广告商还可以将顾客数据库以租赁或售卖的形式推销给企业,实现二次盈利。对于数据库的各种原始数据,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赢利机会。通过及时的营销效果反馈,企业也可以及时地进行广告营销调整。
  3、跨媒体整合营销
  二维码广告是传统媒体广告与新媒体广告的结合体,二维码广告可以刊载于报纸、杂志、海报、公交站牌等,通过手机扫描,可以使平面媒体“动”起来。二维码广告以二维码为介质,可以将平面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整合起来,从多维度加深消费者品牌印记,形成综合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二维码广告可以“量体裁衣”,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二维码广告是一种成功的“跨界”广告,综合了多种形式媒体的优势,可以想象,未来二维码广告可以实现从“跨界”到“无界”的跳跃,实现整合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①艾瑞咨询集团:《2012年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盘点》
  ②储成祥、苏雪梦,《日韩手机二维码业务走向成熟》,《中国电信业》,2013(1)
  ③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IDC日本分社:预计2017年日本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765万部》
  ④腾讯科技网:《手机二维码驱动美国用户从纸媒走向数字内容》
  ⑤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Econsultancy:11%的欧洲用户扫描户外广告的二维码》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学硕士)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这次灾难性的新闻报道中,安徽商报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给予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在报道上,少了血腥画面,多了温情故事;少了痛苦绝望,多了守望相助,将灾难的悲伤更多的转化成了凝聚人心的力量,充分体现了责任媒体的担当意识,积极有效的引导大众舆论。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 都市报 人文关怀  所谓灾难性新闻,是指大众媒体对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
依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一方面,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產安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整合的部门和职能多,情况相对复杂;加之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涉及公安消防部队和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整体转制。  应急管理部组建已近一
【摘 要】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带来海量的信息与搜索功能,还带来了无地域传播的可能,手机报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手机电视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公共移动电视、3G技术、微博、微信……人们闻所未闻的新媒体急速扩张着对人们的影响。传统纸媒该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纸媒体的困境入手,分析了新旧媒体各自具有的优势,初步探讨了新时期、新条件下纸媒体的前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报社的小记者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蚌埠日报社也不例外。做好小记者工作,对增加报纸发行量、扩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培养市民读报习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记者 报纸发行 读报习惯  小记者,现在已然成为很多小学生的另一个身份。在新闻媒体“大记者”的带领下,这些校园小记者利用课余时间采访、写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近年
【摘 要】随着媒体融合及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加强报网之间的互动已成为巩固传统媒体、培育新媒体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一则报道为例,探讨了报网之间的三重互动及其不足,以期能通过报网互动,最大程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报纸 网络 互动 互赢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之一的报纸与作为新兴媒体代表之一的网站之间如何更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成为业界的重要课题
一袭干练的短发,略带雍容的体态,重庆市江津区白沙电厂退休职工唐国荣,穿着打扮很普通。但行走在社区街道上时,过往行人大都主动与其攀谈,亲热地叫她“唐大总管”。  说起“大总管”这一称谓,可要从她退休后的工作——白沙镇乡土宣讲員说起。2013年初,唐国荣从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本该在家享福的她却闲不住,总爱帮助别人。久而久之,助人为乐的唐国荣在邻里之间的名声渐渐流传开来。  当年9月,江津区建
【摘 要】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开辟了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随着“微微之火”成“燎原之势”,微信对社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探微信传播的优势、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信 优势 问题 趋势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类似于KIK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
【摘 要】骂人本身也成为一种广告,被骂者实际也是眼球经济的制造者。明星们靠着眼球经济可以获得自己的商业利益,这背后反映的是网络时代的草根兴起及其带来的商业现象。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微博营销 留几手  “留几手”何许人也?有网友专门整理了他的“发迹史”,此人最初混迹于豆瓣,网名“留一手”。当时,豆瓣上流行一股“清新风”,因此豆瓣上产生了相应的“葫芦屯”,专门批判这股无病也要呻吟的“清新风”,留一
一、学习指南  2.达成目标:  ①通过观看微视频,结合生活,归类发现生活中食品包装袋可以分为塑料包装袋、纸质包装袋,金属包装袋,透明包装袋,玻璃包装和真空包装袋,透明包装袋、金属包装袋各有作用  ②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会阅读包装袋了解食品信息,包括商标、配料、保質期、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  ③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理解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包装袋、配料、保存方式等有关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①课堂
自小生长在山里,在城市兜兜转转后又回到自然,85后青年潘锐与花草打交道,竟靠经营苔藓微景观成了大众眼中的网红。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潘锐很小外出打工,每次都是端盘刷碗、当厨师、送货、卖锅炉、理发等低端职业;17岁去杭州游玩,碰巧看到花店招人,想到轻松包食宿,就做了送花工,每天同花打交道,逐渐做到了花艺造型总监,也开启了与植物最初的缘分。  一天,舒适到无聊的潘锐出门远行,回家坐下看书时,忽然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