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阿洛酮糖酶法生产的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有单糖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差向异构体,主要通过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或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对D-果糖进行异构化获得。D-阿洛酮糖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膳食补充剂,而且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抗氧化和降血糖控制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D-阿洛酮糖作为传统高能量糖如蔗糖、果糖等的健康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综述了D-阿洛酮糖的理化性质、来源、体内代谢、生理功能、应用和最新生产技术,讨论了D-阿洛酮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针对低废物生成、低能耗、高糖产量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绿色
其他文献
文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建设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提出了车辆智能运维体系的建设目标、架构、技术要求
红甜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蔬菜,含有大量的红甜菜色素。红甜菜色素是一种水溶性、含氮的季胺型生物碱,核心结构为甜菜醛氨酸。红甜菜色素依据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类: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红甜菜色素作为一种食用天然色素,已应用于多种食品,但由于稳定性较差,其在食品、营养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作者综述了红甜菜色素的组成及结构,详细阐述了pH值、光照、温度、氧气和降解酶对红甜菜色素质量分数和颜色的影响,同时阐明了甜菜红素受这些因素影响后在易降解位置发生脱糖基化、脱羧、脱氢、醛亚胺键水解和异构化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平衡的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源,但其中含有的抗原蛋白会导致人和动物的过敏反应。大豆抗原蛋白又称为致过敏因子,其中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是免疫原性最强的两种蛋白质。自20世纪30年代Duke首次发现大豆蛋白可引起婴儿腹泻、虚脱和肠道炎症反应以来,科学家们对大豆蛋白的研究未曾间断,现已逐渐深入到大豆抗原蛋白的致过敏机理研究。
来源于珊瑚诺卡氏菌Nocardia corallina的限制性内切酶NcoⅠ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之一。然而目前NcoⅠ蛋白质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对其基因改造缺乏理论指导。为了解析NcoⅠ的三维结构,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重组表达和纯化,获得了纯度>95%的NcoⅠ野生型和Se-NcoⅠ硒代蛋白。质谱分析表明,重组Se-NcoⅠ蛋白中所有硫原子成功被硒原子取代。酶切实验表明,硒代蛋白与野生型具有相似的限制酶活性。采用坐滴法筛选重组NcoⅠ蛋白结晶条件,已在3种条件下获得针状晶体,1种条件下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