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门铁克公司在美国的一个城市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50部手机故意丢弃在大街上,然后跟踪记录拾到手机者的反应。统计结果显示:50%的手机没有被返还,96%拾到手机的人试图查看手机中的资料或使用手机中的应用。这项实验表明数据泄露的风险极高。
攻击更具针对性
5月9日,赛门铁克公司发布了《第十七期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报告回顾了2011年全球互联网安全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也反映出当前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几个主要趋势:第一,2011年恶意攻击的数量猛增81%,尽管漏洞总数减少了20%;第二,高级的且有很强针对性的攻击正在蔓延,有针对性攻击的目标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大企业容易受到攻击,就连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在250人以内)也屡屡成为恶意攻击的对象;第三,数据泄露的事件层出不穷;第四,攻击者已将其攻击的重点逐渐转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博客、微博的应用增加,这些新的媒介也成了病毒传播的新途径。赛门铁克的研究显示,一些Web应用网站更容易受到攻击,而那些玩博客、微博的人由于彼此间有很高的信任度,因而会放松警惕。这让病毒更容易传播。
“我个人80%的电子邮件都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处理的,而不再使用笔记本电脑。”赛门铁克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吴锡源表示,“赛门铁克的研究发现,全球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络攻击数量正急剧增加。随着BYOD的盛行,移动设备已成为攻击者获取敏感信息的主要平台。我们提醒大家,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都应该更加提高警惕,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障移动应用的安全
索尼、CSDN等数据泄露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数据泄露的关注。赛门铁克的统计显示,2011年,每发生一次数据泄露事件,平均约有110万个用户信息被盗,这个数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有显著增加。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或其他存储及数据传输媒介被盗或丢失,此类事件在2011年共导致1850万个身份被泄露。赛门铁克公司中国区安全产品总监卜宪录将2011年称之为“信息泄露之年”。
随着BYOD的流行,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走入了企业。如今,个人安全与企业安全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吴锡源表示,未来个人安全市场必将融入企业安全市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可靠、稳定的安全服务。
“BYOD打破了企业安全都有边界的假设。”赛门铁克大中国区技术支持部总监李刚表示,“以前,企业所有资产的所有权都归企业,企业对各类设备具有完全的处置权,并且可以控制设备的访问。但现在,员工通过移动终端借助无线网络也可以访问企业内部资源,企业信息与个人信息混杂,这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将存储在移动设备中,而很多企业员工在企业尚未检查移动设备的安全性或对其进行管理之前,就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带入了企业环境,这很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风险的增加。那么,企业如何降低这类风险?卜宪录表示,企业在建设信息安全体系时要通盘考虑:第一,做好移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就是做好传统的三防三控以及身份识别等;第二,采用内容识别技术;第三,保证移动设备中应用的安全;第四,实现云的安全。
为保证BYOD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赛门铁克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它通过收购奥德赛软件公司,获得了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在内容安全方面,赛门铁克拥有数据丢失防护(DLP)解决方案,最近又推出了DLP for Tablet解决方案,保证移动设备上的内容安全。2012年3月,赛门铁克收购了移动应用管理软件商Nukona公司。Nukona的管理软件能够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中的个人应用与商用应用分开,在设备用于娱乐时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吴锡源强调说:“企业应从整体去考虑安全问题,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赛门铁克能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
攻击更具针对性
5月9日,赛门铁克公司发布了《第十七期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报告回顾了2011年全球互联网安全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也反映出当前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几个主要趋势:第一,2011年恶意攻击的数量猛增81%,尽管漏洞总数减少了20%;第二,高级的且有很强针对性的攻击正在蔓延,有针对性攻击的目标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大企业容易受到攻击,就连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在250人以内)也屡屡成为恶意攻击的对象;第三,数据泄露的事件层出不穷;第四,攻击者已将其攻击的重点逐渐转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博客、微博的应用增加,这些新的媒介也成了病毒传播的新途径。赛门铁克的研究显示,一些Web应用网站更容易受到攻击,而那些玩博客、微博的人由于彼此间有很高的信任度,因而会放松警惕。这让病毒更容易传播。
“我个人80%的电子邮件都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处理的,而不再使用笔记本电脑。”赛门铁克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吴锡源表示,“赛门铁克的研究发现,全球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络攻击数量正急剧增加。随着BYOD的盛行,移动设备已成为攻击者获取敏感信息的主要平台。我们提醒大家,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都应该更加提高警惕,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障移动应用的安全
索尼、CSDN等数据泄露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数据泄露的关注。赛门铁克的统计显示,2011年,每发生一次数据泄露事件,平均约有110万个用户信息被盗,这个数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有显著增加。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或其他存储及数据传输媒介被盗或丢失,此类事件在2011年共导致1850万个身份被泄露。赛门铁克公司中国区安全产品总监卜宪录将2011年称之为“信息泄露之年”。
随着BYOD的流行,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走入了企业。如今,个人安全与企业安全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吴锡源表示,未来个人安全市场必将融入企业安全市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可靠、稳定的安全服务。
“BYOD打破了企业安全都有边界的假设。”赛门铁克大中国区技术支持部总监李刚表示,“以前,企业所有资产的所有权都归企业,企业对各类设备具有完全的处置权,并且可以控制设备的访问。但现在,员工通过移动终端借助无线网络也可以访问企业内部资源,企业信息与个人信息混杂,这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将存储在移动设备中,而很多企业员工在企业尚未检查移动设备的安全性或对其进行管理之前,就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带入了企业环境,这很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风险的增加。那么,企业如何降低这类风险?卜宪录表示,企业在建设信息安全体系时要通盘考虑:第一,做好移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就是做好传统的三防三控以及身份识别等;第二,采用内容识别技术;第三,保证移动设备中应用的安全;第四,实现云的安全。
为保证BYOD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赛门铁克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它通过收购奥德赛软件公司,获得了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在内容安全方面,赛门铁克拥有数据丢失防护(DLP)解决方案,最近又推出了DLP for Tablet解决方案,保证移动设备上的内容安全。2012年3月,赛门铁克收购了移动应用管理软件商Nukona公司。Nukona的管理软件能够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中的个人应用与商用应用分开,在设备用于娱乐时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吴锡源强调说:“企业应从整体去考虑安全问题,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赛门铁克能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