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21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141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1~11d后出现不同程度脑病.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各异,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神经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应警惕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应及时停药.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 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 药剂科,福州 3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21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141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1~11d后出现不同程度脑病.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各异,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神经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应警惕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应及时停药.
其他文献
介绍卜献春教授从气机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经验.卜教授以气血津液辨证理论为指导,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临床分为初、后两期论治.初期为实证,以气郁为主,兼夹痰、瘀、火,疏肝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化痰祛瘀、泻火散结;后期为虚实夹杂证,以气虚为主,兼见心肾阴虚,补气养阴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补养心肾.其根据临床症状准确辨证,灵活用药,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CE)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虚风燥型C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5.0%(13/3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PQ、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
腰痛是以患者自身感觉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的一类病症,目前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然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多集中在腰背部局部穴位,而忽视腹部及腹压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医经络理论以及现代解剖与腰痛相关阳性反应点的相关性,采用针刺、推拿腹部腧穴及腹部对应反应点调阴治阳来改善腹压,进而改善腰痛症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验案1则介绍如下.
介绍张菁主任医师辨治痛经的经验.张师临床辨治痛经时通过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详察病因,明辨虚实,并结合现代女性特点,尤为重视“肝郁”病机,强调肝、肾、脾三脏间的相互关系,治疗注重疏肝解郁,兼肝肾同调、补益脾肾.痛经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其采用分期论治的方法,行经期重在通调气血止痛以治标,非行经期则结合气血阴阳变化分期论治以治本,因势而治,用药随证变化.此外,张师认为此病的反复与情志变化、日常调护联系紧密,临床常结合情志疏导,并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疗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