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影像诊断模型的建立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周围型直径≤3 cm小细胞肺癌(SCLC)的影像诊断模型,提高对周围型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4年3月到2018年1月直径≤3 cm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周围型SCLC为实验组,以周围型NSCLC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吸烟史等)、CT征象的差异性,将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LC的诊断影响因素.使用多因素Logistic的β系数建立一个预测积分,结合年龄、肿瘤阴影消失率(TDR)和相对强化等连续性变量建立影像征象评分预测模型,并进行诊断模型价值分析.结果:通过建立诊断的影像评分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区分周围型SCLC和NSCLC.结论:利用建立的影像评分预测模型对于区分周围型SCLC和NSCLC诊断效能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抽搐、头痛、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水平的恢复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浓度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皮疹、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住院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AMI患者270例.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是否破裂分为心脏破裂组(n=34)和对照组(n=23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与传统泪道手术相比,泪道内窥镜手术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但我国的泪道内窥镜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泪道内窥镜在眼科疾病中的各种作用作一综述,指出了泪道内窥镜在泪道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期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使泪道疾病得到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管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对低位盆腔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8例低位盆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行中心静脉穿刺管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抗生素冲洗.对照组39例,行阴道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抗生素冲洗.分别观察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脓液引流量、手术疼痛评分、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堵管发生率、中转手术率、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脓液引流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