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百姓房舍的分配及相关问题之试析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五代一般百姓获得宅舍的途径与相关社会制度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初,在均田制下,百姓的宅基地主要来自官府授地.中晚唐五代敦煌文书中出现的"口分舍",很可能指百姓在归义军政权所授的园宅地上修建的屋舍,它可以父子相承.唐五代百姓向官府请赐的宅舍一般为绝户和逃户的宅舍.政府向百姓授园宅地、百姓获得宅舍及宅舍地的同时,也意味着百姓须向政府承担赋役.吐鲁番文书中百姓宅舍随舍行之役使,至中晚唐五代发展为政府要向百姓征收房屋税.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敦煌研究文献分布规律及检索特点,提出了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在文献信息处理方面的一般要求及工作细则.
前人在论述王梵志与寒山诗歌时,对翻著袜法未有提及,并以寒山体笼统地指称寒山整个诗歌的特色.其实,翻著袜法这一手法直接开启了唐代僧俗文人的创作,导引了宋代诗人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