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拉萨地区春油菜区域试验综合分析与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关键词 油菜;区域试验;产量;拉萨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2-00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2.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the Regional Trials of Rapeseed in Lhasa from 2019 to 2020
  NAN Zhi qiang,TANG Lin,YUAN Yu ting et al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Lhasa, Tibet 850032)
  Abstract To select new rapeseed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river valley farmlands in Tibet, we compared eight spring rapeseed varieties planted as regional trials, with Shanyou 2 and Zangyou 3 as the control. Results showed that 127025-1 had the best overall performance. Varieties with 5% yield increase included 158106-2, 127025-1 158112-3 and 1147.
  Key words Rapeseed;Regional trials;Yield;Lhasa
  油菜屬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越年生植物[1],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2]。油菜在西藏种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是适宜本地气候的主要经济作物[3-4]。西藏高原油菜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5]。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实行麦、油菜两熟栽培,可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壤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全年增产增收[5]。
  发展油菜生产对促进西藏农牧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3-5]。发展油菜生产有助于缓解西藏高原植物食用油的供求矛盾;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西藏每年有数亿吨油菜秸秆等纤维类生物质,具有重要的能源利用价值,可缓解农村高品位能源严重短缺现状[6-7]。
  通过油菜区域试验,不但可以鉴定和评价油菜良种,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油菜良种的区域适应性,加快其在适宜地区繁育推广,扩大油菜良种的覆盖面,是油菜品种选育和推广之间的必要试验程序[8]。为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的春油菜新品种,笔者对参加2019—2020年区域试验的春油菜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小区实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中筛选出推广潜力大、产量高、抗病性强的春油菜新品种(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三号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土质砂壤,土层较厚,肥力中等。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禾谷类作物。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自西藏3家育种单位提供的10个春油菜参试品种(系),含2个对照。其中7个甘蓝型品系分别为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158106-2、127025-1和158112-3,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094212和092914,山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1150和1147,甘蓝型对照为山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山油2号;1个白菜型品系为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143280-1,白菜型对照为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藏油3号。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6.7 m2,长方形,长6.67 m,宽4.00 m,10行区;甘蓝型春油菜310株/区,白菜型春油菜620株/区[9-10]。
  试验时间为2019—2020年,每年4—9月;播种时间为每年4月初统一播种;播种方式为人工开沟顺犁条播;田间管理遵循治虫不治病的原则,要求不能拌种、不能喷生产调节剂。田间管理施肥水平要接近当地大田生产水平[9]。
  成熟后田间取样、室内考种、称量实产,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于西藏种植的油菜新品种[1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油菜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 由表1可知,甘蓝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如下:①株高。株高变幅在145.21~156.86 cm,最矮的是1147,最高的是1150,除158112-3、094212和1150比对照高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低;②分枝部位。分枝部位变幅在60.69~73.86 cm,最低的是1147,最高的是094212,除127025-1和1147比对照低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高;③分枝数目。分枝数目变幅在3.64~4.89个,最少的是1150,比对照少0.69个,最多的是094212,比对照多0.56个,除158106-2、127025-1、158112-3和094212比对照高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低;④主序长度。主序长度变幅在52.57~67.02 cm,最短的是158106-2,最长的是1150,除127025-1、158112-3、094212、1147和1150比对照长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短;⑤主序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变幅在42.42~55.87个,最少的是092914,最多的是094212。除127025-1、158112-3、094212和1150比对照多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少;⑥角果密度。角果密度变幅在1.06~1.30个/ cm,最小的是092914,比对照少0.17个/ cm;最大的是158112-3,比对照多0.07个/ cm;除127025-1和158112-3比对照大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小。⑦角果长度。角果长度变幅在5.44~6.58 cm,最短的是1147,比对照短1.14 cm,最长的是对照山油2号。   白菜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经济性状分析如下:品系143280-1的角果密度和角果长度比对照藏油3号大(长),分枝数与对照藏油3号相当,其他農艺性状均比对照藏油3号低(少、短)。
  2.2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性状的比较
  由表2可知,甘蓝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产量性状分析如下:①单株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变幅在145.49~218.95个,最多的是127025-1,比对照多34.71个/株,最少的是092914,比对照少38.75个/株,除127025-1、158112-3和094212比对照多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少;②每果粒数。每果粒数变幅在21.63~25.80粒,127025-1最多,比对照多1.73粒,1150最少,比对照少2.44粒,除127025-1和158112-3比对照多以外,其余参试品系均比对照少;③千粒重。千粒重变幅在4.10~4.77 g,最高的是158106-2,比对照高0.55 g,最低的是092914,比对照低0.12 g,除127025-1、158112-3和092914外,其余品种(系)均比对照要高;④单株产量。单株产量变幅在11.23~17.31 g,最高的是127025-1,比对照高3.92 g,最低的是092914,比对照低2.16 g,除158106-2、092914和1150外,其余品种(系)单株产量均比对照高。
  白菜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产量性状分析如下:品系143280-1除每果粒数比对照藏油3号少以外,其余产量性状均比对照藏油3号多(重)。
  2.3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的比较
  由表3可知,甘蓝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生育期分析如下:生育期变幅在139.5~149.5 d,比对照早熟的有127025-1、092914、158106-2、158112-3和094212。最早熟的是127025-1,比对照早熟8.0 d;第2早熟的是092914,比对照早熟7.5 d;第3早熟的是158106-2,比对照早熟3.5 d;第4早熟的是158112-3,比对照早熟1.0 d;第5早熟的是094212,比对照早熟0.5 d。
  白菜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生育期分析如下:品系143280-1平均生育期115.0 d,比对照藏油3号早熟1.5 d。
  甘蓝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产量分析如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折合产量变幅在3 253.35~3 856.80 kg/hm2,除094212外,其他品系均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3.36%~17.20%。产量第1为127025-1,折合产量为3 856.80 kg/hm2,比对照增产17.20%;第2名是158112-3,折合产量为3 770.70 kg/hm2,比对照增产14.58%;第3名是158106-2,折合产量为3 506.40 kg/hm2,比对照增产6.55%;第4名是1147,折合产量3 461.40 kg/hm2,比对照增产5.18%;第5名是1150,折合产量3 408.90 kg/hm2,比对照增产3.59%;第6名是092914,折合产量3 401.40 kg/hm2,比对照增产3.36%;剩余1个品系表现为减产。
  白菜型春油菜参试品种(系)产量分析如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品系143280-1折合产量2 142.00 kg/hm2,比对照增产0.53%。
  使用DPS软件,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对小区产量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甘蓝型春油菜不同品种(系)在0.05水平差异显著,127025-1与除158112-3以外的其他品系达到显著差异;158112-3与除127025-1、158106-2以外的其他品系达到显著差异;127025-1、158112-3与山油2号、094212达到极显著差异。白菜型春油菜不同品(种)系差异不显著。
  3 结果与评价
  3.1 结果 对参加区域试验的10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小区产量进行综合分析,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折合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3.2 优良品系综合评价
  3.2.1 127025-1。全生育期139.5 d,比对照山油2号早熟8.0 d。子叶形状肾形,心叶紫色,叶色绿色。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和单株产量都较对照多(高)。单株角果数218.95个,每果粒数25.80个,单株产量17.31 g,千粒重4.11 g,折合产量3 856.80 kg/hm2,丰产性、稳产性最好。
  3.2.2 158112-3。全生育期146.5 d,比对照山油2号早熟1.0 d。子叶形状肾形,心叶紫色,叶色绿色。分枝数和角果密度都较对照多(大)。单株角果数199.48个,每果粒数24.52个,单株产量14.28 g,千粒重4.12 g,折合产量3 770.70 kg/hm2,丰产性、稳产性好。
  3.2.3 158106-2。全生育期144.0 d,比对照山油2号早熟3.5 d。子叶形状肾形,心叶浅紫色,叶色绿色。千粒重较对照大。单株角果数165.14个,每果粒数22.75个,单株产量12.29 g,千粒重4.77 g,折合产量3 506.40 kg/hm2,丰产性、稳产性好。
  3.2.4 1147。全生育期147.5 d,与对照山油2号成熟期一致。子叶形状肾形,心叶浅紫色,叶色绿色。角果长度较对照短,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都较对照大(高)。单株角果数167.44个,每果粒数23.72个,单株产量15.26 g,千粒重4.51 g,折合产量3 461.40 kg/hm2,丰产性好、稳产性一般。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赵彩霞.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西藏农业科技,2019,41(1):21-24.
  [3] 胡颂杰.西藏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栾运芳,王建林.西藏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王晋雄.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36-37.
  [6] 王建林.西藏高原油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7] 《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编写委员会.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8]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 白玲.西藏甘蓝型油菜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研究初报[J].西藏农业科技,2018,40(2):25-27.
  [10] 张海芳.西藏不同油菜品系区域试验研究[J].西藏科技,2016(2):10-11.
  [11] 唐琳.2011—2012年度拉萨地区油菜区域试验初报[J].西藏农业科技,2013,35(4):20-22.
其他文献
摘要 黄精(Polygonatum Mill)隶属于百合目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效果,属于药食同源类保健品。黄精中含有多种有益的营养成分,如甾体皂苷、三萜皂苷、高异黄酮、多糖和凝集素。综述了黄精的功能成分,分析黄精在抗衰老、抗疲劳、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黄精在人类健康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黄精;黄精多糖;药食同源;保健品;人类健康  中图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发病时患者会感到全身疲乏,伴有低热症状,皮肤出现灼热、刺痛感,部分患者会有明显神经痛,触碰时疼痛感强烈.患处出现潮红斑并发展成丘疹
摘要 立足豫西烟区汝阳县烟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近年汝阳烟叶发展规模、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基础保障3个方面面临的挑战。结合丘陵山区实际,围绕如何加快汝阳烟叶高质量发展进程制定有效措施。一是从建设“万担乡,千亩村”、打造烟-薯轮作产业融合模式、提升烟叶生产基础建设水平着手优化烤烟产业布局;二是从旱作栽培技术、内在质量提升和绿色防控技术着手促进生产技术融合;三是从烟叶均质化生产着手加强原料保障,进而巩固
摘要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漯玉16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其叶面积、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漯玉16的株高、穗位高和棒三葉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茎粗先减少后略有增加。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减小,秃尖长和空秆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降低。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有推后,生育期延长。综上所述,玉米新品种漯玉16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时,株高和穗位适中,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