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幼儿成长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明确规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2.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的先导,什么样的教师决定了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道、解惑、授业者,要完成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教育,要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必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了如指掌,了解其来源,挖掘其内容,探究其发展。
  3.民族进步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西洋文化强烈冲击着中国的文化市场。在西洋文化倾注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逐渐退位、淡化,西洋节日逐渐上演、盛行。为了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让中国心、民族魂深入人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培养的模式,总结形成节日教育的一般方法,建立具有特色的节日教育内容。②开展节日课题研究,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在节日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家庭与社会的亲情意识、传统美德意识、爱国爱民的思想意识,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递下去。③进一步加强园本课程开发和园所文化建设。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党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27条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28条指出:要利用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传统的道德意识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教育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节日文化进行研究,开发并利用好节日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实效,也是对国家教育法规要求的具体落实。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节日开展的教育内容为载体,研究如何促进幼儿传统节日意识有效形成,研究幼儿园如何成为幼儿了解节日文化的重要渠道,依托课题研究探讨形成的培养方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六个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重点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节日蕴含的节令风俗、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等。
  六、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2年5月~2012年8月)
  课题核心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就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讨论,初步完成课题设计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了解本园幼儿家长的文化背景、家教方式等相关的资料搜集与分析工作;开展园内教师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013年12月)
  ①创设适宜的节日文化环境,与幼儿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共融沟通关系;②设计满足幼儿德育发展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③续培训教师、家长;④断修正完善课题的实践内容、方法;⑤获取相关资料,进行中期汇报。
  (三)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①整理课题过程性资料、完成统计分析工作;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论文等;③ 举行课题成果鉴定会,请有关教育专家现场鉴定。
  七、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为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资料,筛选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分析文献,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
  行动研究法:确定适合幼儿园研究的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创设相应氛围、环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反思与总结并改进研究工作和教育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行动研究,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按照制订计划——实施行动——反思总结——调整方法的方式循环进行,不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总结出经验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规律,更完善地、更加理性地开展和改进自研究的相关活动。
  八、课题研究成效
  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不仅摸索到了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幼儿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幼儿了解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的德育经验,对幼儿的智力、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师从观念──行为,从行为──观念的转化和提高。
  (一)幼儿园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传统节日德育教学活动”
  ①传统节日是生活中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它们每一个都有着各自特殊的含义。我们选择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几个典型节日作为切入点,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学活动,形成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②从本园、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经验、园内外教育资源状况等,来挖掘节日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二)细化了“传统节日文化中德育教学”的实施途径
  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关注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我们通过反复学习、研讨与实践,努力营造节日文化的氛围并与主题环境相结合,让幼儿主动参与到节日文化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所在,从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创设宽松、接纳、积极发展的心理环境。努力创设有益于幼儿亲近的心理环境,强调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环境的特殊心理需求,使其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与幼儿产生互动作用,从而对其情感、意志、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三)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事物形象为支柱的。所以,在挖掘孩子在节日文化中的教育价值过程中,我们充分协调、整合节日文化教育资源,扩展教育空间,重视孩子在主题、一日生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活动中的体验;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多角度的培养,使幼儿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的内涵,主动融入到节日的文化意境中,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①将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纳入常态化教学中;②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的德育教育价值;③将节日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让节日贯穿多个区角游戏中;④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联系社区将节日教育活动推向社会;⑤进一步组织教师开展传统节日的研讨活动;⑥建立课题相关的园本教材,并在后期投入使用。
其他文献
每个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人口众多,有四千年以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传承不绝,而且广被四邻.作为炎黄子孙,是值得自豪的.尽管近代以来民
母亲仍在世,3个儿女便私下签订协议,商量在母亲百年之后,如何分割其名下房产.2012年3月40日,王桂(化名)向姐姐一次性支付了35万“继承买断金”,但她心中仍禁不住直打鼓:这样
本文分析了民生档案信息整合的问题,从四个大的方面对高校民生档案信息整合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在新的课改形式下,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更突显重要.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激发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的当下,人们更加关注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预警
编者按 :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是新世纪我们党的一次重要的盛会。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全面分析了进入 2 1世纪我们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着重研究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 ,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力学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作为基础开展的,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工程力学、建筑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本文将会简单分析我国高
摘 要:PBL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原理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没有的优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改变以往旧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尝试把PBL教学法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PBL  引言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
问:我的父母十多年前去世,我们5个兄弟姐妹为父母的房产打了一场官司。1997年,法院判决房产归5个子女继承,但是直到现在,房产证还是父母的名字。我想问,法院的判决书现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