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幼儿的年龄小缺乏认知能力,并且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所以在幼儿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开展科学合理的游戏教学,不但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学习知识,还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游戏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并且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游戏活动的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对某个课程设计多个教学方案,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针对班级和个人开展教学活动。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中输入幼儿的是实际情况,通过筛选来决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开展小建筑师活动中,要求幼儿用各种材料搭建出房子,然而幼儿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可以先从计算机中调出之前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可以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班级中缺乏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幼儿可以和其他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游戏。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思维在活动中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借助摄影的方式记录下幼儿情况,方便今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有的幼儿平时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泼开朗,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在幼儿园中开设课程游戏,其中一些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让幼儿感觉到安全感。如此就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信息通讯技术来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家长对幼儿的情况及时的掌握和了解,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游戏情境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对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同一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会让幼儿失去参与的兴趣,对学前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将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发挥出作用,就需要幼儿教师重视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并且为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设置多种游戏主题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新鲜,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促使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比如在幼儿园中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例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沙包、套环等等可以赋予新的游戏形式和情境,进而更好的引导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兴趣,并且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这里就以捉迷藏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把游戏情境设计为小红帽要去森林中采蘑菇然后送给外婆,在森林中藏着许许多多的蘑菇,小面就请小朋友一起帮助小红帽找一找吧。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其中一名幼儿扮演小红帽,其他的小朋友扮演蘑菇,之后隐藏起来。通过设计这样的游戏场景让幼儿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幼儿 们的兴趣,并赋予了游戏活动的新形式,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感觉到游戏形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参与效率。
  三、丰富学前教育的趣味性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年龄小,贪玩,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幼儿园学前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幼儿教师专注幼儿的这些特点,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此才能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學,如此才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数学中10以内的加减法中,大部分的幼儿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让幼儿不停的记忆,幼儿对这种教学方式感觉到厌烦,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1]幼儿对于数字没有概念,所以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玩手指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手指最灵活。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字7,就让小朋友们用手指表示出7,幼儿有多种想法,有的幼儿用4+3、2+5、1+6,这样多种多样的答案,需要幼儿们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此可以看出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们真正的理解“加法”。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
  游戏活动融入到学前教育中,不但有利于幼儿们的学习,还可以让幼儿主动的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在幼儿教育中传授幼儿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伴随着幼儿的终身良好习惯和道德素养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比如饭前洗手,不随意扔垃圾等,这些都是伴随幼儿一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2]让幼儿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思想健全的人格,较好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们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进而发挥出游戏活动的作用。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游戏中设计医生、护士、警察、教师、清洁工等等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幼儿自主挑选喜欢的角色,并将游戏的规则和各种道德行为相结合,在幼儿园中设计这样的社会情境,通过让幼儿们体验不同的角色,理解各种道德水准,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习惯。进而促使他们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为顺畅。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21(26):179-180.
  [2]凌建芳.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1(01):22.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品行、人格和思想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公平从宏观角度来看,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公平地接受教育,即孔子所言“有教无类”。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是指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体现在资源的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待遇等具体的方面。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更体现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几十名学生如何公平、平等地接受教育和关爱,也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这里教育公平不是用同样的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要受教环境。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注重学校内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应关注学生家庭教育的形式与实际情况。那么,实践教学中,如何通过将校内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并更多的关注和提升小学生家庭教育质量呢?带着这样的教学思考,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家庭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对分课堂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分课堂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  关键字:对分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分课堂的定义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
期刊
摘要:在目前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指引之下,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培养高中生更好的身体素质与综合素质能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丰富同学们的课堂活动内容,并且提高同学们对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能够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中生体育课堂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多元化的模式探究,希望能够运用到日常的体育教
期刊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全新的英语课程改革也更加重视了英语生活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英语课堂与生活联接的更加紧密,让课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贴近日常生活,并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深入思考、合作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革新,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课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新词术语不断涌现,诸如“菜鸟”、“粉丝”“快手”、“抖音”、“新冠病毒”,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新词,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鲜明折射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的不断涌现乃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催生的结果。  一、中国特色词语的界定及分类  关于新词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小古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奠定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基础,是初阶培养小学生学习古文、文言文,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哨。文章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古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许多小学生所接触的古文、文言文,都篇幅过长,或内容较为艰深难懂。这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枯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课前的听课力呢?巧妙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兴奋点移到上课中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内容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这些导入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游戏导入。即在讲课前设计一些与本课所讲内容有联系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对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提出了许多的政策,“减负”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实减负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也一直存在于教育的这个行业当中。不过,减负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小学还存在课业多、负担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越减越重的现象,给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阶段中减负工作所处于的现状以及应对的措施,通过对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方面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