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教学改革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中,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引入实际园林工程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实战训练平台,真正体验和感知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并实施企业化、全程化的课程考核与评价。
  【关键词】职业岗位技能 园林工程 概预算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158-03
  一、园林工程招投标與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办学理念。职业岗位技能是指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其核心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是指通过职业实践或反复练习而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合乎法则的操作能力。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按照我国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理实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真实的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教学实训比重,加强可视化教学成果交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极富专业特色、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性强的岗位核心课程,核心内容为园林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流程、合同管理、概预算和结算等。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特点,按照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等,计算出拟建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的数量及费用,并参照相关文件计算出单位工程造价,最后算出总工程造价。传统的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由于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国家、各省市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出台一些与造价有关的规范、意见,此类内容在教材中是无法找到的。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含有园林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不多,或只是部分定额的摘录,又因为地域的差异,多数编者都以自己所在地的地方计价政策为准,导致这类教材在异地使用不方便;同时由于地方计价政策会随国家计价政策随时调整,致使教材无法跟上这种变化较快的节奏。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传统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多半以简单的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为案例,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往往忽略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以致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不足,缺少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计算园路土方量时,因学生未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现场踏勘,对现场情况不了解,因此在计算园路面积时,对是否按净面积或包含路牙在内的面积计算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做绿化工程造价时,由于学生没有接触真正的市场,对苗木价格把握不准、询价不方便、设计变更理解不透、不能深刻体会概预算注意事项等,从而影响造价的最终结果。
  (二)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少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练习,缺少实践操作。因缺少情景教学,当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时,工作程序混乱,考虑不周全;因分组模拟招投标过程单一,学生除了对自己曾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较了解外,其他的一知半解;当操作概预算时,工作量计算经常漏项、重复计算;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良好的读图习惯没养成,造成读图顺序混乱、许多图纸设计内容看不明白;投标报价技巧和策略更是纸上谈兵。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人为地分割了“学、教、做”为一体的创新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主观能动性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对主要教学内容只停留在理解层面,不能真正达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考核,许多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闭卷或开卷的书面考试仍是考核的主要形式,方法单一,题型陈旧,评分标准不科学,忽视对实践动手操作过程的评价。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无法检测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三、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对其他课程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将实际园林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
  根据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性质及4个月授课时间的安排,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探索实践。在课程教学中,先集中精力进行约1个月的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是教师把重要的课程知识点以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论述题等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课本、网络及相关专业书籍来完成。从第二个月开始,引入真正的园林工程项目。学生以职业岗位工作人员身份参与项目立项估算、规划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设计工程变更、竣工结算六个阶段。具体如表1所示:
  一般的园林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需花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选择只在施工投标阶段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课程实训,学生以8人一小组为单位,以造价师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实训操练,主要工作内容为:获取招标信息、编写投标文件、参加工程开标等。让学生真正掌握工程投标工作流程,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又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性。具体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二)考核评价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鉴于实际工程项目进入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是建立一个企业化、全程化的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7S”考评模块、学习过程考评模块、综合应用能力考评模块,课程总评成绩=“7S”考评×30%+过程考评×40%+综合应用能力考评×30%。   1.职业素质“7S”考评模块
  启动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个人考核评价方案(如表3),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协作精神、安全常识等内容实施量化考核。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成为7S的践行者,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符合现代企业岗位素质要求,受就业市场欢迎的高素质职业人。
  2.学习过程考评模块
  参考企业生产过程考核指标,建立工程项目单项技能训练考评方案(表4),对学生的工作任务完成、操作步骤、分析问答、时间控制、项目扩展情况等进行考核与评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检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
  3.综合应用能力考评模块
  综合应用能力考评是对学生从接受任务到项目竣工验收整个过程的综合评价。教师作为项目完成情况的主要验收方,会根据任务要求和项目成果进行量化评分;组员相互评议可避免考评的主观性(表5)。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全程参与,了解并掌握了每一环节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这让学生的工作方法、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社会适应性等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将实际园林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工程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训练,在“找园林工程项目—编写投标文件—参加工程开标”整个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层层递进。通过实际项目实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全程化与企业化并行的课程考评体系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熟练、职业素质高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良.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李翠翠.高職理实一体课程“车间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2017(1)
  [3]李传磊,林冬青,沈年华.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J].现代园艺,2016(9)
  [4]郭丽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18)
  [5]黄琛斐.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山西建筑,2013(23)
  【作者简介】陈翠玉(1978—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建设,园林职业教育。
  (责编 丁 梦)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高中英语口语训练活动的开展,提出依据英语教材选择口语训练内容、创设轻松环境营造1:/语训练氛围、关注学生表现调控口语训练活动、点评学习行为强化口语训练效果等措
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及碾压工艺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探讨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通过对曾岔-长官庙地区长9储层的岩心、试油数据及测井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分析认为,长9储层以浅灰色、灰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
本文披露了牛腿皮被用于制作阿胶的事实,同时也叙述了明代以前牛皮本来就是制作阿胶的原料,只是到了明代才认为用驴皮最好。本文还简述了补血机理,并提出了在阿胶中加入卟啉铁的
目的 建立维耳康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定维耳康片中的丹参酮ⅡA、葛根素、当归和川芎的特征斑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甲醇.水(80:2
在新昌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中,大市聚区块处于黄泥土地层,经常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本文分析了影响软弱地基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针对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结合现代数据应用软件、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改革建议,以期推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数学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153-02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让教学过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