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生栽培如果不科学、不规范会导致花生空产量低、空壳率高、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加大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必须要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主要探讨花生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治的措施、技术。
关键词:高产栽培;病虫防治;措施;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1 花生的高产栽培
1.1 合理安排轮作
轮作,指的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生物学措施。花生种植要不断的更换土地,也就是轮作,不能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耕种,连续耕种花生的土地容易积累病原菌,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加重。还会引起缺乏营养元素,有害物质增多,增加了花生的染病几率,造成花生减产。如果连续在同一个地块上连续耕种1a会减产10%,连续耕种2a会减产20%~30%。
1.2 合理选择优良品种
依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原料深加工企业的要求,选择高产、质优、抗性好的花生品种。高产必须是相比较其他品种至少增产8%,要耐旱抗涝、抗病虫。质优必须是种子外观颜色正常、没有斑点,果皮色红、光滑。好的花生品种粗蛋白含量要高于23%,粗脂肪含量要高于46%,精度要高于98%,纯度要高于96%,含水量要低于10%,发芽率要高于95%。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排除容易变质的种子,以降低病虫害发病的可能性,提高花生的生命力和抵御病虫害。
1.3 播种和地膜覆盖
花生的播种时段在初春,夏季播种要在春季产收之后抢播。
地膜覆盖的功能是增加土壤的温度、维持土壤的含水量、分解肥力、防止旱涝、增产增收、早熟等,所以,花生种植栽培适合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花生是在地上种植栽培,地下结出果实,地膜宜用宽度为80cm、厚度为0.007mm或0.008mm的微膜。覆膜时,空地开沟要在80~85cm范围内,施肥沟深度为10cm,垄面的宽度为60cm,垄面两侧铲除一层浮土,把微膜罩在垄面上边,拉伸微膜,用土遮盖膜边。覆膜5d之后方可以播种。播种要在距膜边10cm的位置打孔插穴,垄面播种两排花生,每个孔穴播种两粒,并覆盖土3~4cm,盖紧孔穴。单株种植栽培的穴距在10cm范围。采用垄作栽培可以确保播种的质量和密度,每一行都在外侧,可起到边际增产增收的作用,也可以调节种植区域的湿度和温度。
1.4 种植期管理
1.4.1 前期
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段内,要及时打开膜口放苗、土壤覆盖引苗,膜口的直径在4.5~5.0cm范围,用土盖在膜口,厚度为3~4cm。膜口不能透气,作用是保墒、增温、避光、除草、引苗。出土的覆膜花生,要取出膜内的侧枝,以促进生长。
1.4.2 中期
开花、下针、结荚的阶段,这一阶段要及时清除杂草。
1.4.3 后期
果仁增大、籽粒饱满的充实阶段,这一阶段是勾兑药物促进枝叶光合作用,增加果仁的重量。
1.5 施肥浇水
施肥要科学合理,要做到施足、施早、施深,合理、经济的施肥。
浇水:据苗情酌情施肥浇水,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
1.6 收获和晾晒要及时
当花生的叶子出现枯黄或者掉落时,会有70%的果实已经可以收获了。收获的时间太早,果实不饱满甚至空壳,质量和产量将会受到影响;收获的时间太晚,花生的果实会自然脱落,并会使烂果、芽果、虫果增多。收获之后,晾晒必须要及时,晾晒时不能将果实都堆积自一起,要分散均匀,使得果仁含水量下降一成,以防止贮藏过程中的霉变。
2 花生的病虫防治
花生的病害主要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焦斑病、网斑病、茎腐病和菌核病。轮作可以有效预防几大斑病。深耕土地,合理的轮作,排涝及时可以预防菌核病。
花生的虫害包括:大黑、黑皱、黑绒鳃金龟甲、蛴螬、棕色蛴螬、云斑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吸取汁液的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地上害虫。
2.1 播种沟防治
5kg纯度为3%的毒死蜱,5kg纯度为5%的甲拌磷,主要防治害虫,如蓟马、蚜虫。
2.2 药剂拌种
用纯度为50%的多菌灵拌种0.3%。
2.3 播种之后出苗之前的除草
用90mL纯度为90%的乙草胺和60g纯度为10%苄嘧磺隆,勾兑60kg水喷洒。
2.4 预防几大斑病
用纯度为30%的头等功,纯度为80%大生,纯度为25%戊唑醇,纯度为5%的己唑醇,根据具体病害情况,间隔数天喷洒1次,情况严重可喷洒多次。
2.5 预防蛴螬
蛴螬多发生于6月,用1kg纯度为10%的辛硫磷,或者是5kg纯度为3%的毒死蜱进行喷洒。
3 结语
花生的高产栽培主要以地膜覆盖最为科学有效,并结合轮作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达到花生高产的目的。花生高产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选择优良的品种,精挑细选,去除不合格的种子,保留优良的种子,这对防治病虫害和提高花生产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花生高产的关键所在,像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虫害和几大斑病等病害都十分严重,且有着隐蔽性、普遍性、破坏性等特点,所以说比较难以防控。虫害过后会造成花生蛀果,病害过后会造成死茎、烂根、枯叶,特别是施肥过程中不注意科学配比和阴雨天气土壤湿度过大,由此一来,花生的减产量可以达到接近50%。为了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损失,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对于病虫害要提前进行相应的防范,及时喷洒药物,确保免遭病虫害的侵袭。出现病虫害后要及时作相应的处理,以减小危害的面积和降低危害的损失。从源头上遏制病虫害,才能保障花生的高产。
参考文献
[1] 李献恩,段东军,郭自温.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9(3):26-28.
[2] 王虎.麦套花生高产栽培要点[N].河北农民报,2010-1-1
[3] 黄从福,段解良,谈胜,刘兵,黄国库.花生高产栽培及配套的病虫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07(3):39-40.
作者简介:沈传青(1974-),女,本科,山东省青岛开发区红石崖办事处,现职称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高产栽培;病虫防治;措施;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1 花生的高产栽培
1.1 合理安排轮作
轮作,指的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生物学措施。花生种植要不断的更换土地,也就是轮作,不能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耕种,连续耕种花生的土地容易积累病原菌,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加重。还会引起缺乏营养元素,有害物质增多,增加了花生的染病几率,造成花生减产。如果连续在同一个地块上连续耕种1a会减产10%,连续耕种2a会减产20%~30%。
1.2 合理选择优良品种
依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原料深加工企业的要求,选择高产、质优、抗性好的花生品种。高产必须是相比较其他品种至少增产8%,要耐旱抗涝、抗病虫。质优必须是种子外观颜色正常、没有斑点,果皮色红、光滑。好的花生品种粗蛋白含量要高于23%,粗脂肪含量要高于46%,精度要高于98%,纯度要高于96%,含水量要低于10%,发芽率要高于95%。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排除容易变质的种子,以降低病虫害发病的可能性,提高花生的生命力和抵御病虫害。
1.3 播种和地膜覆盖
花生的播种时段在初春,夏季播种要在春季产收之后抢播。
地膜覆盖的功能是增加土壤的温度、维持土壤的含水量、分解肥力、防止旱涝、增产增收、早熟等,所以,花生种植栽培适合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花生是在地上种植栽培,地下结出果实,地膜宜用宽度为80cm、厚度为0.007mm或0.008mm的微膜。覆膜时,空地开沟要在80~85cm范围内,施肥沟深度为10cm,垄面的宽度为60cm,垄面两侧铲除一层浮土,把微膜罩在垄面上边,拉伸微膜,用土遮盖膜边。覆膜5d之后方可以播种。播种要在距膜边10cm的位置打孔插穴,垄面播种两排花生,每个孔穴播种两粒,并覆盖土3~4cm,盖紧孔穴。单株种植栽培的穴距在10cm范围。采用垄作栽培可以确保播种的质量和密度,每一行都在外侧,可起到边际增产增收的作用,也可以调节种植区域的湿度和温度。
1.4 种植期管理
1.4.1 前期
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段内,要及时打开膜口放苗、土壤覆盖引苗,膜口的直径在4.5~5.0cm范围,用土盖在膜口,厚度为3~4cm。膜口不能透气,作用是保墒、增温、避光、除草、引苗。出土的覆膜花生,要取出膜内的侧枝,以促进生长。
1.4.2 中期
开花、下针、结荚的阶段,这一阶段要及时清除杂草。
1.4.3 后期
果仁增大、籽粒饱满的充实阶段,这一阶段是勾兑药物促进枝叶光合作用,增加果仁的重量。
1.5 施肥浇水
施肥要科学合理,要做到施足、施早、施深,合理、经济的施肥。
浇水:据苗情酌情施肥浇水,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
1.6 收获和晾晒要及时
当花生的叶子出现枯黄或者掉落时,会有70%的果实已经可以收获了。收获的时间太早,果实不饱满甚至空壳,质量和产量将会受到影响;收获的时间太晚,花生的果实会自然脱落,并会使烂果、芽果、虫果增多。收获之后,晾晒必须要及时,晾晒时不能将果实都堆积自一起,要分散均匀,使得果仁含水量下降一成,以防止贮藏过程中的霉变。
2 花生的病虫防治
花生的病害主要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焦斑病、网斑病、茎腐病和菌核病。轮作可以有效预防几大斑病。深耕土地,合理的轮作,排涝及时可以预防菌核病。
花生的虫害包括:大黑、黑皱、黑绒鳃金龟甲、蛴螬、棕色蛴螬、云斑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吸取汁液的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地上害虫。
2.1 播种沟防治
5kg纯度为3%的毒死蜱,5kg纯度为5%的甲拌磷,主要防治害虫,如蓟马、蚜虫。
2.2 药剂拌种
用纯度为50%的多菌灵拌种0.3%。
2.3 播种之后出苗之前的除草
用90mL纯度为90%的乙草胺和60g纯度为10%苄嘧磺隆,勾兑60kg水喷洒。
2.4 预防几大斑病
用纯度为30%的头等功,纯度为80%大生,纯度为25%戊唑醇,纯度为5%的己唑醇,根据具体病害情况,间隔数天喷洒1次,情况严重可喷洒多次。
2.5 预防蛴螬
蛴螬多发生于6月,用1kg纯度为10%的辛硫磷,或者是5kg纯度为3%的毒死蜱进行喷洒。
3 结语
花生的高产栽培主要以地膜覆盖最为科学有效,并结合轮作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达到花生高产的目的。花生高产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选择优良的品种,精挑细选,去除不合格的种子,保留优良的种子,这对防治病虫害和提高花生产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花生高产的关键所在,像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虫害和几大斑病等病害都十分严重,且有着隐蔽性、普遍性、破坏性等特点,所以说比较难以防控。虫害过后会造成花生蛀果,病害过后会造成死茎、烂根、枯叶,特别是施肥过程中不注意科学配比和阴雨天气土壤湿度过大,由此一来,花生的减产量可以达到接近50%。为了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损失,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对于病虫害要提前进行相应的防范,及时喷洒药物,确保免遭病虫害的侵袭。出现病虫害后要及时作相应的处理,以减小危害的面积和降低危害的损失。从源头上遏制病虫害,才能保障花生的高产。
参考文献
[1] 李献恩,段东军,郭自温.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9(3):26-28.
[2] 王虎.麦套花生高产栽培要点[N].河北农民报,2010-1-1
[3] 黄从福,段解良,谈胜,刘兵,黄国库.花生高产栽培及配套的病虫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07(3):39-40.
作者简介:沈传青(1974-),女,本科,山东省青岛开发区红石崖办事处,现职称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