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33.91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课的功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拙法和体会。
  一、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和功效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1.归纳总结。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布惑置疑,再起波澜。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3.首尾呼应。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奇。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4.讨论比较。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分析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5.达标巩固。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6.设置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某些课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妙设歌诀。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7.冶情励志。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生物进化”时,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诚然,“画龙点睛”无定式,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收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性。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明确性。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言简意赅富启发性。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趣味性。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恰当紧凑。学生实践活动及内容要安排合理恰当,要求明确,作业数量恰当。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6.多样性。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2016年是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第一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向中高端转型,经济形势进入
摘要:本文从“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探讨出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来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并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学习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633.8    一、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之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
【中国分类法】G434    面对现代社会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加大了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合理性  物理是自然科学基础,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信息技术恰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互结合,制作出生动逼真的物理动画,模拟各种物理情境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首选手段。实践证明,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它能将文本、图形、声音、色彩、动画等综合信息性动、形象地传播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
ppp模式下私人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使市场实现了公平竞争,改变了政府垄断基础设施的局面。但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甚至引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重视教材;教学思维;重视实践;教学应用  【中国分类法】G633.6        在许多同学和老师看来,数学课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学科。但是我们一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一直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到最后学生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等,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通过相关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入手,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积极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感教育  【中国分类法】G633.6  
摘要:合作学习法是基于当前小数数学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它符合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的方针,是针对学生数学能力实际水平而提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养成团结合作、友好交流的学习氛围。而且,合作学习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还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资料,有利于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