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外科的快速发展

来源 :2009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来,退变性腰椎外科有了快速发展,成果层出不穷。腰椎间盘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变化,生理性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性能降低,但无疼痛。外伤、劳损和环境因素,可引起椎间盘退变加速,引起形态、功能和容积的改变,出现结构紊乱,甚至纤维环撕裂,产生疼痛。Crock(1970)首先将此种腰痛称之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cogenical low back pain),相继,国内也对此进行大量研究,改变了以往认为:髓核、软骨板和纤维环深层没有神经支配的观点。尽管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统一,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确立,是对腰痛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本文认为在治疗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其发病机制,对病变既有宏观认识,又要个体化,使骨科治疗具有微创性、有限性和有效性,务必不可过度治疗,更不能过度手术。目前兴起的椎间盘退变的生物修复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由于椎间盘再生能力有限,治疗手段是通过注射生长因子、转基因或细胞移植的方法促进基质再生。初步研究结果证实,这些方法有使椎间盘内的重要成分如蛋白多糖增加的能力,但生物学修复椎间盘退变,由实验室到临床应用,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批准壳寡糖、水飞蓟籽油、柳叶蜡梅、杜仲雄花、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为新食品原料。生产
建立了一种冷冻液液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乐中4-甲基咪唑的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以乙腈作为萃取溶剂,经涡旋后,在-23℃下冷冻净化;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用蒸馏水定容,然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