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的只能是“楣”等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的只能是“楣”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甚嚣尘上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甚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得它的来源的缘故。
  
  李白“受骗”
  
  唐朝汪伦是安徽泾川(今泾县)的一位豪士。他听说李白将要来泾川,便写信表示欢迎。信中说:“你不是喜欢游玩吗7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你不是喜欢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见信大喜,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泾川。
  汪伦住在一个很小的桃花潭村,他一见李白就赶忙说:“我信中说的‘桃花’,是潭水名,并不是真有桃花;我信中说的‘万家’,是酒店主人姓万,并不是真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哈哈大笑,心中很喜欢汪伦同自己一样的豪放性格,就答应留下玩了几日,两人都写了不少诗。临别时,汪伦赠送了李白八匹好马、十匹锦缎,并亲自到岸边“踏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后来就写了那首广为传诵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神童解缙
  
  明代的解缙,是江西人,他从小就性情刚直,才思敏捷。
  一次在宴会上,一个权臣当众讥笑他,出了上联要他对下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他应口就对: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哄堂大笑,羞得那个官老爷啼笑皆非。
  相传他的家门前有座竹山,属乡绅所有。春节时他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乡绅说他好大口气,叫人把竹都砍掉,他只在联下各加一字: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更气,叫人把竹子连根挖掉,他又在联下加了一个字: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把乡绅气得一点办法都没有。
  又有一次,解缙在路上遇着一个秀才摇头晃脑在吟诗: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解缙听罢哈哈大笑说:“先生何其苦也!我送先生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秀才听了,明知在挖苦自己,却又无可奈何。
其他文献
凡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布朗运动”。首先观察到这种物理现象的就是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布朗。然而,他本人却对此发现作出了似是而非的解释。  1872年,他在显微镜下放了一滴掺有花粉的水,对这滴水进行观察时,花粉微粒的奇异状态,使他惊讶得目瞪口呆。他看到,那些花粉微粒在水中极为活跃,它们一个个互不相关地到处跳来跳去,升起,沉下去,又升起,不停地运动,一刻也不静止。花粉的微粒越小,运动就越活跃;温度越高,微
有这么一个朋友,总在随时提醒我,不要被困难吓倒,不要被成功冲昏头脑。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阻碍,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完整的。  她总是出现在我的睡梦中。在梦里,她是美丽的,使人心旷神怡,我认为谁也比不上她万分之一的美。因为她,我每天才能快乐地活着。  天上一眨一眨的星星,是她的眼睛,她总是用她的眼睛在天上看着我。一次的考试失意,自己一人独步在小径上,突如其来的一场雨,淋湿了我的全身
X  2002年元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面,阿黛儿·瓦达克正和家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他们从海滩拣了一些漂亮的贝壳,然后开车回家。突然,悲剧发生了。毫无预兆的,阿黛儿发现自己的大腿冒出了火焰,这突如其来的火致使她腰部到膝盖严重烧伤。然而,她的医生至今无法查明起火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贝壳上沾的钠引起了火灾。但更多的人认为,阿黛儿是从神秘的人体自燃事件中死里逃生的幸运儿。  那么,人体自燃到底是怎么一回
有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和事业都很有意思。  他的名字叫做Steve Paul Jobs。“Jobs”是一个姓氏,而英语“job”是“职业,工作”的意思,“jobs”是“job”的复数,可以说就是“一大堆工作”。而后来这个叫Jobs的人被人们称为“神经高度紧张的工作狂”,好像他就是为了那些工作而存在。  他的事业可以说很辉煌,但是一定离不了一个词——apple,就是“苹果”。据说,这个后来成为一个大
易安居士在落红之下低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宁静而淡泊的风景。东坡居士在波涛翻涌的赤壁下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激动人心的壮美风景。许许多多靓丽的自然风景组成了我们完美的大家同,许许多多和谐的风景组成了我们多彩的生活。    风景一:爱心    我背着书包走在大街上,眼睛扫视着过路的每一个人。一对母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母亲衣着朴素,牵着年幼的儿子站在超市前的一个“为失
灵巧的“鼻子”  这是伦敦的设计师在浴缸里用触屏手机时萌发的创意。很多人喜欢玩手机,但经常会遇到“手不够用”的情况,比如在浴缸里搓澡的时候,用沾水的手來触碰手机触摸屏总是让人觉得不安全。聪明的设计师想到了用一个长长的“鼻子”來代替手的主意,这个“鼻子”能够很好地配合人的头部和眼睛,可以让你得心应手地操作触摸屏。而且,戴上“鼻子”似乎显得人更可爱,不是吗?    脑电波阅读器  用脑电波交流?这是在
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  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  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根根银发。  因为有您,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因为有您,世界才会如此文明。    我们歌唱九月,  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九月,  因为这有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举起。    九月的乐章已经奏响,  请接受我们九月的献礼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  在
语境解读是通过对相关语境因素全部或部分的考察、分析,实现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方法。语境解读是散文解读的重要手段,散文解读需要正确运用语境解读。一、语境解读:散文解读的重要手段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语篇。语篇是在特定语境下根据特定语境需要完成特定交际任务的言语作品,语篇的意义来源于语境,通过语境得以实现,而最终也是为了将作者的写作语境固定下来。其具体表现为语篇形成前的相关背景、语篇的上下文语境,
为什么能用鸽子送信    一只信鸽,即使你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的地方,它也能把信带回家。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上几匝线圈,以小电池供电,鸽子头部就会产生一个均匀的附加磁场。当电流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在阴天放飞的鸽就会向四面八方乱飞。这表明:鸽子是靠地磁导航的。那么鸽子又是如何靠地磁导航呢?  有人把鸽子看作是电阻为1000欧的半导体,它在地球磁场中振翅飞行时,翅膀切割磁力线,因而在两翅之间产生感生电
在一次省级教学展示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以训练学生思辨能力为目的的作文指导课。由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重点内容比较突出,指导方法较为具体,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辨题、析题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和思辨的光辉,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给听课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青年教师上课伊始,出示了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斜杠”源自英文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