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自主体验 自由成长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1.在情境中领悟音乐内涵。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而情境教学在唤起学生情感,促进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踏雪寻梅》的歌词高雅且富有意境,在设计这一课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创设美好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理解歌词,从画—诗—歌顺序入手,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想象、听赏、学唱、表现,最终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出这首意境高雅的歌曲。
  2.在体验中掌握音乐技能。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的节奏或旋律的能力,他们能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在一次试教的过程中,一位学生给了我灵感,他在模拟毛驴行走的节奏时,小手在上课的小木盒上随意的敲击,这不就是我们木琴演奏时的基本手势嘛!我把他的手势加以变化,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为后面的二声部人声伴奏和木琴演奏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解决了歌曲演唱中的一字多音、强弱处理等诸多难点。
  3.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一首经久不衰的老歌,如何在“同题异构”中上出新意,上出特色呢?我想起了小木琴,它的声音有种空灵的美,正好与《踏雪寻梅》这首歌曲高雅的意境相吻合,而木琴的音条是可以随意拆装的,只保留演奏所需的三根音条,可降低学生们演奏时的难度,木琴的音高有利于学生巩固二声部演唱的音准,木琴的音色也有利于引导二声部演唱的声音。小木琴帮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了这首音乐作品的演唱和表现,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
  2.通过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解决歌曲演唱中的强弱、连、断音、附点等多种音乐记号的处理,使学生逐渐将感性与理性统一,更好地表现歌曲。
  3.编配简单的伴奏音型,用人声、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转眼已入深秋,冬天的脚步慢慢近了。谁来说一说,在你的记忆里,冬天是什么样的?
  生:白雪皑皑!
  生:只有梅花还在顽强的开着。
  ……
  师:说的真美,那我们一起提前走进这美丽的冬景吧。(播放图片)
  师:欣赏完这美丽的景色,谁能用一句话或者一首诗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想到了王安石的《梅花》。
  师: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绽放的梅,给我们带来了冬天的乐趣。这淡淡的梅香不仅吸引着我们,还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刘雪庵先生也被这美好的意境深深地吸引了,写下了这首《踏雪寻梅》!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唤起学生关于冬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的出示,创设了歌曲的美好情境,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二、解读歌词,体会意境
  1.范读歌词。
  师:有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吗?(解释: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师:雪后放晴,空气清新,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梅香,人们禁不住走出家门,骑上毛驴去踏雪寻梅。
  师:你们知道这响叮当是哪里发出来的声音?
  生:驴脖子上的铃铛声。
  (播放音效)
  师:谁来模仿一下小毛驴走路的声音?
  (学生嘴巴模仿)
  师:我们加上动作来辅助声音,跟老师来学一学,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轻敲凳子,打出节奏)
  2.学生先观察,跟着教师一起在凳子上敲击节奏。
  师:小毛驴走过来,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声音是由远及近的。
  3.师生合作。
  (教师负责铃铛声)
  【《踏雪寻梅》歌词高雅富有意境,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读这样的歌词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供瓶养、雪霁、坝桥、书声琴韵等,营造氛围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解读歌词。在这个环节中,模仿驴蹄和铃铛的节奏,是为下一步的歌曲学习,二声部演唱,木琴演奏的学习打基础。】
  三、自主体验,学唱歌曲
  师:著名音乐家黄自先生看到这首意境高雅的词,特意为它谱了曲,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你感受到了什么?
  1.出示歌谱,聆听歌曲。
  师:找一找歌曲中哪一句最活泼、最能表现骑驴时怡然自得的情趣?
  生:响叮当……
  师:骑驴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所以发出了不同音高的铃铛声?(出示这一句的歌谱)
  师:唱谱(跟柯尔文手势),注意八度跳跃,坐直,气息支撑。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铃铛声?
  生:轻巧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瞧,歌谱中的一个个跳音记号,就是提醒同学们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2.学生跟琴唱。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这叮当声是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的声音?那我们把刚才小驴蹄的节奏加进去,在腿上轻轻地敲,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合作完成。
  3.师生配合演唱。
  师:四个响叮当交给你们,其他部分交给老师演唱,记得要有轻巧、弹性的声音。(跟琴)
  4.试着跟琴完整学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把歌词带进去,完整地跟琴演唱,注意休止处。(点出休止符)
  师:仔细观察,老师在歌曲的哪个乐句上加了动作,是怎么做的?(放伴奏,教师范唱,点出力度记号)
  生:老师在“骑驴”、“好花”的地方做了动作。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吗?
  师:同学们,一起跟老师来学一学。
  5.完整跟琴演唱。
  师:一起完整地跟琴演唱,别忘了我们刚才学习的动作。(动作辅助声音,解决难点)
  6.带着饱满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针对歌曲中的重、难点展开教学,例如:第五乐句的响叮当,因为是四小节,节奏相同,学生在演唱中会产生惯性效应,八分休止休止不全,出现抢节奏的现象,我将前面驴蹄的节奏加入此处,解决这一难点。歌曲中还有一些弱起、强弱,连断等重难点,我都将采用骑驴、手臂打开等形象的动作引导学生通过动作体验,掌握歌曲。】
  四、表现歌曲,丰富意境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歌声美,情绪好。现在让我们的嗓子休息片刻,用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这个节奏之前出现过吗?有什么不同?
  1.木琴演奏。
  生:就是前面练习过的小驴蹄的节奏。
  师:那有什么不同呢?
  生:在之前的节奏上加了音高。
  师: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加上拟声词来演唱。
  师:你能给它加上一个拟声词吗?
  生:咚咚咚咚。
  师:我们来试一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声音好像有些重了。
  师:那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生:我觉得是“叮当叮当”,因为本身歌曲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唱一唱。
  3.二声部合作。
  师:我们分组来合作,一组同学唱歌曲,另一组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叮当叮当”来伴奏,每组请一名同学上来敲木琴。
  (教师指挥,人声伴奏先进入,歌曲后进入)
  师:同学们,初次合作,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觉得很默契。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尤其要表扬同学们听着别人的声部,还可以把自己的声部完成得很好,了不起!
  师:两组同学交换再试一试。
  4.分组讨论,设计小型乐器伴奏。
  师: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你手里的打击乐器加在歌曲的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生1:我们组觉得碰铃加在“四个响叮当”处比较合适。
  生2:我们组觉得双响筒应该出现在歌曲的前四句。
  生3:我们组觉得串铃在“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的地方比较好。
  师:你们的想法很特别,有新意,那我们合作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加入打击乐演奏)
  5.最后完整地配乐演绎歌曲。
  【我将表现歌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加入二声部,用木琴演奏驴蹄节奏,并请学生配上拟声词,要求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分组合作演唱。紧接着请学生选择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分组讨论在合适的乐句处编配伴奏,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在课堂里,无论歌唱还是演奏,合作都是一种最自然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前面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再次分组讨论创编、表演、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群体性和合作精神,充分享受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本来只是增强体质、辅助抑制肿瘤的药品,却摇身一变,成为“抗肿瘤良药”“抗癌之王”,药品的疗效被吹得神乎其神。记者近日在一些大医院附近,收集到一些特殊的“报纸”,乍看上去,这些“报纸”和普通的新闻报纸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印刷品却是在登载一些药厂、药店为推销所谓抗肿瘤药品所做的野广告,药品生产商和销售商为骗取病人的钱财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忽悠人的招数。    招数一:挂“羊头”卖“狗肉”    这些登
获奖理由  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让我们意识到科学也可以是好玩的,而在有趣的科普背后,是为国人科学精神补课,是改善国人与知识的关系的努力,是对愚昧这一千年顽症的医治,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在中国科普领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对谈及三年前自己在网上盛传的征婚启事兴趣寡淡,“太久远了”。包括谈及果壳网的前身——科学松鼠会,同样是“太久远了”。在他看来,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写作者的俱乐部,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章开沅依然难以摆脱各种“第一”的名头。  几年前,面对众多报道中“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的称誉,他专门投书媒体,请求为自己摘帽,“深恶以大言欺世。但世风日趋浮躁,动辄以‘第一’相夸”。  先后4次请辞“资深教授”的他,4月16日终于卸下了这个一年可享受10万元津贴的头衔。这一次,他又被戴上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的“桂冠”。  改革再出发之年,章开沅主动提出“自我革命”,面对今天
我们为什么喜欢度假?很大原因是因为这种抽离,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目前的境况,感受与别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式归隐的隐逸、自然度假的幽静、极致简洁的通透、现代休闲的创意等等。  还有一点,我们更愿意亲近自然,这大概是因为我们认为绿色天然就是度假的“保护色”。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度假旅游始于公元初,罗马军团每每进驻一个地方,都要在温泉地带建立一个公共的浴室澡堂和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你甚至可以在英国的巴斯(Bath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在高中教学中,英语作为一门特别重要的课程,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最近几年,词块理论逐渐成为语言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英语写作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高考英语写作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下面就多年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
平心而论,说《红色》树立国剧新标杆有些夸张,但它确实称得上业界良心。红色,是战争、热血的颜色,交代了背景;红色,是热烈、繁华的颜色,腾起十里洋场的气焰;红色,还是女主角田丹的丹,色盲男主角唯一能“看”得见的红,犹如晦暗中一轮美梦。层层濡染之下,《红色》就算非绝色,此中风骨亦非红尘俗物。  这匹红色剧中的黑马,说是抗日剧,没有手撕鬼子的快意恩仇。说是悬疑剧,不够狠也不够硬。算文艺片吧,闷骚不过三秒马
我们应提倡“忠孝”两全   ——编者的话  这是一篇自述式的文章。作者谈风先生,系新华社著名记者,曾在多个新华分社担任社长等领导职务,今年已76岁了。他一生都在为事业奔波,真可谓走南闯北,舍母别妻,足涉万里。中国人把孝道作为人生头等大事,提倡“忠孝”两全。谈风先生一心为工作,可谓“忠”,但却不能为母尽孝,因此,在他离休之后,清闲下来了,就每每想起没有尽到对母亲的孝道,禁不住泪流满面,追悔莫及。他把
2014年初秋的一个中午,没有午休,《诗刊》编辑刘年在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的办公室里恹恹欲睡。“一点多,往往是最疲倦的时候。”他这样回忆那个后来才显得不同寻常的下午。  他偶然看到诗人余秀华的博客,读了几行诗歌之后,他发现自己睡意全无,她的诗歌“像一剂强心针,让我精神陡增”。他一直读着,停下来已是下午六点。  他的稿签是用诗体写的:“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对黔南地区师范院校的49名教育硕士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1.教育硕士的英语语言能力自评水平较高;2.教育硕士英语语言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作者提出提高教育硕士的英语语言能力的相应方法与策略,以期对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硕士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硕士;英语语言能力  【作者简介】吴迪(1982.1
获奖理由  通过“无尽之旅”活动,传达出了福特翼虎所倡导的品牌精神:走出户外跟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一同探索。2014的“无尽之旅”共有6,700位“虎友”参与,约2,600多个家庭加入到了“人文”“探索”“竞技”“公益捐赠”等丰富的主题活动中。    他在电话那头停顿了10秒才想起来,在此之前有多少年没有和这帮朋友一起旅行了。在湖南一家国企做管理工作的黄先生,在参加“无尽之旅”的前一刻还在忙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