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双碰”标准的出台、C-NCAP的推出以及媒体大众对车辆安全的空前重视,“安全”已经成为2006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在这样的环境下,各车厂对车辆安全的宣传也明显加大力度,各自出招,将自己产品的优势展现出来。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都无疑是一件幸事。
车对车碰撞意义深远
为了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标准。通常的试验方式是“车对障碍物”碰撞,也就是车辆以一定速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从而获取相关的试验数据,对车辆安全性进行判断和研究。
车对车发生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式,相对于车对障碍物碰撞试验而言,车对车碰撞试验能够更真实地反应实际情况,由此在车对车碰撞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在车辆安全性研究方面更具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此外,车对车碰撞试验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常规碰撞试验中使用的障碍物与实际的车辆相比,对碰撞能量产生的分散效果并不相同:车与车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的分散情况要比车与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更复杂,对方车辆结构和零件硬度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局部区域的集中冲击力如果不能被有效分散,乘员舱的变形将加大,乘员受到的冲击也会变大。通过对比发现,车与车碰撞对乘员的冲击及车辆变形量比车与障碍物碰撞更加严重,并且两车在碰撞时的相对速度高达100公里/小时,因此车与车碰撞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更加严格,更能考验车辆的安全性水平。
中国首次车对车公开碰撞
8月24日,广州本田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举行了雅阁对奥德赛车对车碰撞试验,这也是国内首次公开进行的车对车碰撞试验。对于此次试验,广本邀请了国家行业领导。国内汽车安全专家及全国各媒体代表,在众目睽睽下,广州本田生产的06款雅阁和新奥德赛两车各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50%的偏置率进行了车对车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
碰撞试验前,两车分别位于试验轨道的两端,然后分别由牵引拉索牵引相向驶出,从静止加速至50公里/小时,在预定位置两车的驾驶侧以50%的重叠率发生碰撞。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两车分别向两侧弹开。巨大的冲撞力令车头惨不忍睹,散落的撞击碎片及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气囊的填充气体),足以证明刚刚撞击的惨烈。
近距离接触刚刚撞击完的试验车,眼球自然被吸引到受损严重的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碰撞侧变形严重,并且变形区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不规则的凹凸及断裂,特别是撞击时对方车辆纵梁的位置,明显断裂凹陷进去。再看看两车的乘员舱,表象上,两车的A柱都未发生变形,前车门边缘与后车门边缘在8柱上的缝隙很均匀,随后,检验中心的专家顺利打开了两车车门,这说明乘员舱保护得非常好,没有发生明显变形。
车对车碰撞试验:挑战的勇气源于技术的实力
作为中国首家举行车对车碰撞试验的汽车企业,广州本田挑战高峰的勇气来源于一直以来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不懈的追求和广州本田引进的本田公司世界最高水平的车辆安全技术。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辆安全技术就是G-CON(G-Force ControlTechnology)技术,即通过对碰撞发生时产生的车辆冲击力(G)进行控制(Control),达到降低乘员与行人伤害的目的。
G-CON技术是以现实世界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依据而开发的新时代车辆安全技术。在碰撞发生时,它独创的技术通过车体对碰撞能量的充分吸收及合理分散,最大程度地减小了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力(G);同时配以坚固的乘员舱,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将人员伤害降至最小,最终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
车对车碰撞意义深远
为了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标准。通常的试验方式是“车对障碍物”碰撞,也就是车辆以一定速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从而获取相关的试验数据,对车辆安全性进行判断和研究。
车对车发生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式,相对于车对障碍物碰撞试验而言,车对车碰撞试验能够更真实地反应实际情况,由此在车对车碰撞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在车辆安全性研究方面更具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此外,车对车碰撞试验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常规碰撞试验中使用的障碍物与实际的车辆相比,对碰撞能量产生的分散效果并不相同:车与车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的分散情况要比车与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更复杂,对方车辆结构和零件硬度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局部区域的集中冲击力如果不能被有效分散,乘员舱的变形将加大,乘员受到的冲击也会变大。通过对比发现,车与车碰撞对乘员的冲击及车辆变形量比车与障碍物碰撞更加严重,并且两车在碰撞时的相对速度高达100公里/小时,因此车与车碰撞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更加严格,更能考验车辆的安全性水平。

中国首次车对车公开碰撞
8月24日,广州本田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举行了雅阁对奥德赛车对车碰撞试验,这也是国内首次公开进行的车对车碰撞试验。对于此次试验,广本邀请了国家行业领导。国内汽车安全专家及全国各媒体代表,在众目睽睽下,广州本田生产的06款雅阁和新奥德赛两车各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50%的偏置率进行了车对车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
碰撞试验前,两车分别位于试验轨道的两端,然后分别由牵引拉索牵引相向驶出,从静止加速至50公里/小时,在预定位置两车的驾驶侧以50%的重叠率发生碰撞。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两车分别向两侧弹开。巨大的冲撞力令车头惨不忍睹,散落的撞击碎片及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气囊的填充气体),足以证明刚刚撞击的惨烈。
近距离接触刚刚撞击完的试验车,眼球自然被吸引到受损严重的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碰撞侧变形严重,并且变形区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不规则的凹凸及断裂,特别是撞击时对方车辆纵梁的位置,明显断裂凹陷进去。再看看两车的乘员舱,表象上,两车的A柱都未发生变形,前车门边缘与后车门边缘在8柱上的缝隙很均匀,随后,检验中心的专家顺利打开了两车车门,这说明乘员舱保护得非常好,没有发生明显变形。
车对车碰撞试验:挑战的勇气源于技术的实力
作为中国首家举行车对车碰撞试验的汽车企业,广州本田挑战高峰的勇气来源于一直以来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不懈的追求和广州本田引进的本田公司世界最高水平的车辆安全技术。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辆安全技术就是G-CON(G-Force ControlTechnology)技术,即通过对碰撞发生时产生的车辆冲击力(G)进行控制(Control),达到降低乘员与行人伤害的目的。
G-CON技术是以现实世界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依据而开发的新时代车辆安全技术。在碰撞发生时,它独创的技术通过车体对碰撞能量的充分吸收及合理分散,最大程度地减小了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力(G);同时配以坚固的乘员舱,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将人员伤害降至最小,最终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