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的淡化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淡化语法教学,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习观,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走得太远,将语法教学原本提倡的“淡”换成了“弃”,走向了一个极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法教学,怎样给语法教学定位,作者结合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教活语法 淡化语法
  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学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开始从强化走向淡化,逐步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这一提法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了,它在近些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如何把握语法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今,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语法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
  一、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一)语文教材的编写轻视语法教学。
  教材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关于语法项目的编排情况。一般情况是,教科书不专门讲语法知识,而是在辅助教材或综合练习里涉及一些语法内容。
  (二)语文教师误解新课标精神,漠视必要的语法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涉及的语法知识作了一些删减,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压缩了语法知识的比重。客观来讲,新课标对语法知识的处理立足于多年来对语法教学的不断反思上,目的是避免语法教学繁琐细致,而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遗憾的是,受“考什么教什么”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不少老师在对新课标和教材编排体例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误以为语法教学无足轻重,有的“因地制宜”,对于语法教学内容,有时间就“点缀”,教学时间不够就急于应付、草草了事;有的在教学中实行“语法零教学”①,干脆不教语法,理由是语文能力不是靠学语法提高的,而且绝大部分不在考试之列。这种教学中各行其是的状况,使语法教学陷入混乱。
  (三)学生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不容乐观。
  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时过二十年,尽管语文新课改取得了成绩,但是不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难以具体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学生语文能力仍在滑坡,语文水平仍在下降。
  (四)语法教学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在每一课结束后都有相应的研讨与练习,而在这些研讨与练习中大部分是文学内容,是对感情及个别字词的解释,极少涉及语法内容。语法的作用好像只用于试卷中修改病句的考查,课后练习中也只象征性地出几道病句修改题,并不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少老师认为语法学习无用,语法考试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总之,反思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对语法知识的作用,语法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极左极右、忽冷忽热、摇摆不定的问题。这一切恰好说明,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需要改进,需要摆正位置、精选内容、优化教法。
  二、教学方法探索
  (一)在阅读教学中讲语法。
  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语法来说,它同样是最典范的例子。如果结合文本来讲解语法,在文本中发现并带领学生发现有效的语法点,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更有针对性,那么,学生不再单纯地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语法服务于文本的阅读,就能学以致用了。
  (二)在作文教学中讲语法。
  吕叔湘②先生曾强调,在初中“以结合作文评改示范讲为主,作文评改示范最有用”,这是经过充分考虑提出的,对我们很有启发。胡明扬明确指出:“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最能体现语法对中学语文教学实用性价值的环节当数作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水平,会典型地反映在习作中,也就是说,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组词造句,联结句子为句群、段落、篇章,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作文中会反映得比较充分,而语法正好是管语言的规律的使用“对不对”的问题。作文语病包含了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法信息。
  总之,作文评改是学生欢迎的课,在这种课里讲语法是有的放矢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消除语法教学的枯燥感,也许这是语法教学的一个突破点。
  (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讲语法。
  前面说的是读写训练,都可以容纳语法,口语交际训练也可以容纳。比如,要训练学生出口成章,就要他明白句子如何衔接连贯成为一个个句群。几句话要组织成一个句群,就要围绕一个意思说,在说甲意思时,不要出现说乙意思的句子,而且在口语表达中,要学会恰当使用关联词,处理好分句间起承转合的关系,严密而又高效地组织句子,表情达意。
  (四)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讲语法。
  语法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不能孤立地教,呆板地教,要力求教活。语法教学也需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名词的特点,一位教师一口气说上“三个脑袋、八条腿、四根尾巴、七张嘴”,学生很快悟出,名词受数量词的修饰。讲动词的作用,这位教师在黑板上写“王老师馒头”,学生哄堂大笑,这位教师接着说:“王老师啃馒头,王老师买馒头,王老师做馒头。”笑声中,大家加深了理解。
  以上,在读、写、听、说几个方面,我对中学语法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和教学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当务之急是要对语法教学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然后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工夫,找准突破口,可以运用随机教学的方法,注重渗透,力求教活,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法知识。如果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了词、短语、句子的组合规律,进而学会分析它们的结构,那么对很多语言现象的解读就能豁然开朗。这样,语法课完全可以上得生动活泼、有趣有用,学生也一定会学得有滋有味,有规可循,语法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卓有成效。
  注释:
  ①陶伯英.语法的应用——结合作文评改讲语法.课程·教材·教法,1999(4):21-25.
  ②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40.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叔湘全集(第七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实现自身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载体。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办学水平相对较低、师资力量缺乏等,要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科学构建与创新高品位大学文化,加强对文化育人工作的研究和建设。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文化育人 必要性  一、引言  新建院校受先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与重点高校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只有以“文化育人
摘 要: 语文教学要倡导走出灌注、走出课堂、走出年龄,诱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及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语文教学应当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策略,努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综合型人才  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是以社会全面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它
摘 要: 诗歌鉴赏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图、声、情引导学生诵读、感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魅力,演练结合,达到对诗歌的再创造等途径,培养高职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 高职生 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方法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说,诗歌鉴
目的:查明CYP2C19和CYP3A4在体内CIT氮位去甲基代谢中所起的作用.结论:我们的实验表明有,CYP2C19酶是CIT体内氮位去甲代谢的主要酶,CYP2C19对西酞普兰代谢的影响存在基因剂量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以上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还有
摘 要: 阅读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某些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面对未来的挑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儿:“故宫北海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前一句说的是“景儿”,后一句说的是“市”。这个“市”是市场的市,用现在的话说是繁华的商业街。  “东四西单鼓楼前”说的是京城的东四、西单、鼓楼这三个地名。这三个地方,现在也是北京的繁华商业街。  根据这三条街历史发展的“商脉”来看,“鼓楼前”应该是起于元代的繁华商业街;“东四”应该是起于明代的商业街;而“西单”能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则是在清末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