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35
资料与方法
2003年8月~2008年8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209例,男89例,女120例,年龄60~90岁。其中行内固定术18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因不能耐受麻醉刺激进行保守治疗4例。予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所有病例出院后经2年随诊,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术前康复护理:核心是提高患肢肌力同时减少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重点是消除病人对手术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顾虑,使病人认识到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心理准备:老年人意外受伤,体质较差,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因些心理负担重,常表现为抑郁、焦虑、悲观、恐惧等,对预后缺乏信心。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给予耐心开导。③饮食的护理:指导患者多含纤维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如海带、紫菜、荠菜、蜂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④体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正确体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指导与协助患者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置患肢于软枕或抬高床尾,并穿防旋鞋。忌外旋、内收以免重复受伤而加重骨折移位,不侧卧,尽量避免搬动髋部,若要搬动需平托髋部与肢体。在放松牵引,检查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有无压创时,或送患者做检查时,均应妥善牵引以固定患肢,以防骨折或移位加重。
术后一般护理:术后除进行常规的护理与观察外还须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要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压迫,要保持负压吸引器的负压,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小时拔除。
并发症的护理:①呼吸道的护理:对吸烟者术前应向患者讲明戒烟的重要性,嘱其严格戒烟。术后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如果痰多而稠,不易咳出者,须用靡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进行超声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防止呼吸道感染。②泌尿系的护理:长期卧床,尤其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必须加强尿道的护理,每日协助患者会阴擦洗2次,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使用0.02%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早晚各1次,250ml/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并指导患者多饮水。③褥疮的护理:老年患者因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加上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必须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协助患者翻身2次/小时,并进行皮肤按摩。④血栓形成:骨折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小,易发生肺栓塞、静脉栓塞、动脉栓塞,其中以下肢深静脉栓塞较常见。尤其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发生率较大,术后给患肢穿高弹力袜,妥善固定、制动患肢,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预防血栓的发生。⑤其他并发症的护理:对伴有心脏病、肾病的患者应密切检测血压、脉搏、心率、尿量及尿比重。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輸液量,有糖尿病史者监测血糖和尿糖。
康复护理:术后回病房给患者平卧,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①教会家属采取正确的体位及翻身、搬动病人的方法,患肢下垫软枕,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②术后第2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利用肌肉收缩的泵击作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也可进行向心性按摩。③3天后适度进行关节功能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者应禁止下肢屈曲、内收、内旋动作,以免发生脱位。④无并发症的患者,术后10天后可扶双拐逐渐战立行走。⑤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避免增加关节负荷量。洗澡用淋浴,如厕用坐式。3个月以后可以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供血不足,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1年以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不能行重力劳动。如关节部出现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完全康复后每年度复诊1次。
资料与方法
2003年8月~2008年8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209例,男89例,女120例,年龄60~90岁。其中行内固定术18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因不能耐受麻醉刺激进行保守治疗4例。予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所有病例出院后经2年随诊,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术前康复护理:核心是提高患肢肌力同时减少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重点是消除病人对手术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顾虑,使病人认识到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心理准备:老年人意外受伤,体质较差,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因些心理负担重,常表现为抑郁、焦虑、悲观、恐惧等,对预后缺乏信心。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给予耐心开导。③饮食的护理:指导患者多含纤维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如海带、紫菜、荠菜、蜂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④体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正确体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指导与协助患者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置患肢于软枕或抬高床尾,并穿防旋鞋。忌外旋、内收以免重复受伤而加重骨折移位,不侧卧,尽量避免搬动髋部,若要搬动需平托髋部与肢体。在放松牵引,检查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有无压创时,或送患者做检查时,均应妥善牵引以固定患肢,以防骨折或移位加重。
术后一般护理:术后除进行常规的护理与观察外还须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要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压迫,要保持负压吸引器的负压,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小时拔除。
并发症的护理:①呼吸道的护理:对吸烟者术前应向患者讲明戒烟的重要性,嘱其严格戒烟。术后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如果痰多而稠,不易咳出者,须用靡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进行超声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防止呼吸道感染。②泌尿系的护理:长期卧床,尤其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必须加强尿道的护理,每日协助患者会阴擦洗2次,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使用0.02%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早晚各1次,250ml/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并指导患者多饮水。③褥疮的护理:老年患者因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加上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必须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协助患者翻身2次/小时,并进行皮肤按摩。④血栓形成:骨折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小,易发生肺栓塞、静脉栓塞、动脉栓塞,其中以下肢深静脉栓塞较常见。尤其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发生率较大,术后给患肢穿高弹力袜,妥善固定、制动患肢,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预防血栓的发生。⑤其他并发症的护理:对伴有心脏病、肾病的患者应密切检测血压、脉搏、心率、尿量及尿比重。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輸液量,有糖尿病史者监测血糖和尿糖。
康复护理:术后回病房给患者平卧,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①教会家属采取正确的体位及翻身、搬动病人的方法,患肢下垫软枕,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②术后第2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利用肌肉收缩的泵击作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也可进行向心性按摩。③3天后适度进行关节功能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者应禁止下肢屈曲、内收、内旋动作,以免发生脱位。④无并发症的患者,术后10天后可扶双拐逐渐战立行走。⑤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避免增加关节负荷量。洗澡用淋浴,如厕用坐式。3个月以后可以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供血不足,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1年以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不能行重力劳动。如关节部出现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完全康复后每年度复诊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