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ong1973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式作文教学,多以完成文章为目的,忽略了文章生成前作者的感情激荡过程。经常是学生冥思苦想,难以下笔,下课时间快到了,便敷衍成章。这种“逼”出来的文章,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更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的激发只能说是有害无益。问题的出现,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对写作规律探索不够。事实上,写作是一种认知活动,文章的写作过程,并非完全是文章的生成过程。文章的生成过程常常先于文章的写作过程而发生。文章生成前的情感激发,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向。
  激情就是写作的动力。作文激情的产生,是接受了外界刺激的结果。“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的刺激,李白也很难写出优秀的诗歌;鲁迅的照片中,很少有不夹着香烟的,没有烟的刺激,也许我们就得不到那么多丰厚的文学遗产了。即使像李白、鲁迅那样的文学天才,还要用喝酒、抽烟来刺激文思,而我们的学生却被要求端坐在教室,紧握钢笔绞尽脑汁去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不是太不近情理了!一个人只有在“情动于中”的时候,才可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虽然让学生喝酒、抽烟很不妥,但搞一些活动,做一些游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多下工夫,还是可行的。因此,教师的作文教学,除了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取生活素材,教授他们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巧,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调动各种可能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
  为此,尝试以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创造情境,因势利导
  
  多选取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都能有话想说,不说不快,创造激烈讨论的情境,然后因势利导,让他们说出心中之所想,最终写出口中之所言。具体操作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题目或材料。题目或材料选择当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要注意坚持两个原则:一要可写,二要可辩。所谓“可写”就是使命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谓“可辩”就是使命题多角度、多侧面,尽量使其“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辩出“远近高低各不同”来。
  其次要组织热烈的讨论和争辩。教师要积极发挥“挑拨离间”的作用,对学生a口头阐述的观点,让学生b口头评论,再问学生c“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经学生讨论后,再对a说:“你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吗?你难道没有自己的见解吗?”也许被批评的a同学本来就有点不服气,也许他本来没觉得怎么样,但教师这么一“挑拨”,他的“不平之气”立即冒了出来,继而就会形成“不平则鸣”的效果。班级里只要有两三个对立的意见,登时会影响一大片。从开始的举手发言,到后来的抢着站起来表达见解;从先听别人说再开口,到因急于表达而打断别人的话;从只有一两个同学讨论,到全班哄然而起,响成一片。这个时候,创造性的火花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迸发,激情讨论的高潮由此而来。这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时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辩论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审题立意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参与者在辩论的过程中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完善了自己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不妥之处。偶尔有个别的一言不发者,也可以冷静取舍,从他人的辩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使自己的写作思路逐渐通畅。
  
  引入游戏,调动情绪
  
  游戏是人生的某种状态。小到过家家,大到奥运会,游戏能使严肃的事情变得轻松,使紧张的氛围趋于缓解。把游戏的观念纳入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教育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积极理念。
  首先是表演类。排演课本剧就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本剧的排演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深刻,更能切身感受到所探究话题的意义。有了亲身的参与,写作时也会有话可说,文字的把握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作文课还可模拟记者招待会、模拟法庭等,这样可以很好地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精神放松,情绪高昂,无所顾忌,思维活跃,生成一种文字创作的快乐情绪和紧张愉快的竞争机制。
  其次是竞赛类。作文课上的竞赛,可以是速度竞赛,可以是形式竞赛,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集体为单位。运用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与旧的作文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写作前的情感激发法来进行作文教学,由于注重了学生情感的激发,大大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写作欲望更是与日俱增,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为一举多得之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法库县防旱减灾能力,做好水旱灾害防范与处置工作,针对法库县旱灾发生规律及特点,结合实际抗旱能力,制定了法库县农村抗旱规划。从工程和非工程两方面分析了抗
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对秋甘蓝斜纹夜蛾开展了大面积诱杀试验,并就配套应用技术及其田间控害效果进行了评估。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在外围、中围和内围以及上风口、下风口
番木瓜曲叶病毒病在广西南宁市郊区发生严重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经2002—2004年调查,重病果园发病率高达47.23%~100%,染病番木瓜矮缩,叶片向下卷曲,叶背部叶脉增生,叶柄扭曲,早期染病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