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病毒G蛋白偶联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序列分析及其链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G蛋白偶联趋化因子受体(GpCR)基因在羊痘病毒种属鉴别中的作用,本实验对3株绵羊痘病毒(SPV)和2株山羊痘病毒(GPV)弱毒疫苗株的GpCR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21个羊痘病毒属成员相关序列进行了比对.核酸同源性分析表明SPV不同毒株之间同源性达到99.5%~99.8%;GPV之间同源性达到98.8%~99.8%;GenBank上公布的疙瘩皮肤病病毒(LSDV)之间同源性达到100%.而GPV、SPV和皮肤疙瘩病毒两两比对的同源性仅达到94.2%~95.9%.对GpCR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以看出GPV、SPV和LSDV分别位于不同的进化分枝上,而GPV与LSDV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GpCR基因在鉴别GPV属和流行病学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三江平原是东方白鹳的主要繁殖区,但由于湿地开发、人为干扰使得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不断缩小,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减少.2004-2007年通过在三江平原开展大规模的东方
目的 了解叶酸的光降解和皮肤颜色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和分析叶酸和维生素B2的光降解过程;用Sigmaplot软件描绘紫外线在不同地区对不同肤色的皮肤的穿透程度.结果
1975-2009年应城市保丰港螺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表明,传播阻断地区钉螺监测是一项长期工作,应长抓不懈。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Bolonggang Harbor in Yi
以大白菜抗病品种秦白2号和感病品种06J31为材料,研究其接种黑腐病菌种YL-17后保护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不同抗性的材料总体上表现为超氧阴离
目的 探索微生态环境因素与钉螺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选择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区的草滩为现场,系统抽样查螺并测量部分框的植被盖度、土壤温度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罗氏沼虾胚胎内总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
为研究WSSV的结构蛋白VP39相关蛋白的基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全长cDNA文库.将构建好的VP39基因的重组载体pGBKT7-VP39转化
目的 分析3.0 T MRI上深筋膜形态改变对于鉴别下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0例患者共41个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的3.0 T MRI表现.将肿瘤按主体与深筋膜
为了更好地掌握液-液水力旋流器内油水流动和分离特性与结构的关系,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有限体积法(FVM),对其轻相分离过程进行了非稳态的数值计算,得到了轻相(油)在旋流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