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来,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尤其是近些年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更是彰显了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接触互联网,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环境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初中化学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知识信息来源更加丰富,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魅力,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为此,本文将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教师需要及时变革教学观念,强化自身信息意识;进行任务驱动,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开展化学教学。
  1. 及时变革教学观念,强化自身信息意识
  从以往初中教师所惯常采取的授课模式来看,绝大多数初中任课教师所遵循的教学授课进路为: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习得知识的复习;其次,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与讲解;最后,知识巩固与教学评价。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国外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引入,国内教育界自此开始着手对以往所遵循的教学授课路径的反思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诸多的教学改革。然而遗憾的是,多数教改活动依然建立在教师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尽管教师中心主义能够使教师在充分掌控课堂的情况下,实现对教学重点知识与教学难点知识讲解进度的合理分配,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教师中心主义的授课模式之下,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其学习主体地位并未得到重视和凸显。自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被引入于中学课堂之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类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效用给予了高度地认可和评价,可以说,依托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使任课教师能够轻易地将以往不易向学生展示的知识内容展示给学生,进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一过程之中,依然遵循着教师中心主义的导向,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具备的全部技术优势未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彰显。面对这一境况,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如何能够借助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凸显创设契机。
  2. 进行任务驱动,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开展化学教学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对化学授课过程加以审视能够发现,化学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化学教师应当将自身定位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辅助者身份,帮助班级学生能够依托合作学习等高效方式实现对化学知识的研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之中的身份应当为化学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结合这一要素,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任务驱动学习模式,以便使学生在对问题的主动探究过程之中,实现对相关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保护水资源”时,为班级学生创设了下述问题:
  (1)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是否会导致水质恶化?
  (2) 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在海洋上生成“赤潮”和淡水中生成“水华”的报道。你知道产生“赤潮”或“水华”的原因吗?
  在问题提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自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答案的搜集,并以小组为单位向教师提交书面结论,书面结论可以直接发至班级微信群之中。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利用网络,并结合问题中的关键词,对前述问题进行搜集,并在教师的组织之下,在班级微信群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便是问題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所在。
  二、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领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不同形式的现代教育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前沿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广阔的教育教学平台,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那么借力于“互联网 ”,在传统教育的“校园秀场”外,“网络秀场”蓬勃发展,“校园”与“网络”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更值得期待的“校-网创生秀场”。因此,要使“互联网 ”真正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引擎,必须发挥“校园秀场”和“网络秀场”的各自优势,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工夫。对于“互联网 ”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面对“互联网 ”,借由网络引擎注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稳固价值坚守,警惕“技术至上”和“行政律令至上”,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无视现实条件。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
  三、 结语
  以上,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进行了研究。在新时期,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契机,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优势,将其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并不断反思,不断发现,切实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现代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陈吉哲.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沙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龚国祥.网络环境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孔得伟.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治疗护理的阴道炎患者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
摘要:当前教育界最热门的关键词:核心素养。目前,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新课程标准体系正逐渐取代以知识结构为重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本文就高考物理备考中一些具体做法来浅谈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物理;复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
伴随着近些年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各种失败案例的发生,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材料力学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水平水电工程强度的合格与否,或者是怎样选择更合适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相应的法律制定及执行部门必须对法律进行不断的完善。本文将简单分析我国刑法立法效益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刑法立法;效益;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现阶段,从《刑法》的具体实施状况及效果上看,无论是立法质量、
作者简介:公旭明(1976-),男,汉族,山西临汾人,佛山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摘要】近年来,法的作用日益为人所重视,法治的进程得到大大推进,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对法律的认识、执行尚没有取得较为普遍的更高程度的统一,各种对法的怀疑乃至否定的提法层出不穷,其中无法可依论调的甚嚣尘上是其中集大成者,对其加以厘清和驳斥对于推进前述统一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关键词】宪法;法治;行政机
渤海浩瀚,海河蜿蜒,盘山俊秀,人杰地灵。位于天津市的环湖医院,在渤海、海河温润气息的浸染下,秉着“关爱生命”的核心价值观,肩负“培育卓越人才、发展高新技术、引领前瞻研究、提
【摘要】犯意是先于犯罪行为存在的,在犯意支配下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只有认定了犯意个数,才能认定犯罪行为的个数,进而区别一罪与数罪。  【关键词】犯意;个数;认定  目前,理论上对犯罪行为的研究较多,而对犯罪故意(以下称犯意)的研究较少。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办案人员注重通过分析行为定罪,而不去仔细认定犯意,体现了客观归罪的思想残余。而犯意是故意犯罪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只有准确地认定了犯意及个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