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学也是最主要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一直很不乐观,尤其是在很多农村地区,音乐教学活动更是不容乐观,这样就给音乐课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隐患。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仅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学科是让学生在快乐中陶冶情操并且提高综合素质的体现,使得学生不断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分析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处于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忽略了教学形式,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音乐学科在实施过程中的不重视。在很多农村的小学,音乐学科的开课率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甚至在很多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学生多年来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音乐学科又怎么谈的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给予一定的教学策略。
(2)音乐教学的设施简陋
要想顺利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必要的音乐教学工具,音乐器材、音乐图书声像资料还是必须要有的。然而在很多农村的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再加之教育部门对于音乐学科的不重视,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设施出现了普遍短缺的现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无法进行。
(3)音乐教师短缺,教师素质较低
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无法进行和开展,只能采取减少课时的方法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这些仅有的几个音乐教师,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根本就不是音乐专业教师,而只是由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者是一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的业余教师,这样,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往往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教师资源既短缺,教师素质又低下的狀况下,教师因素已经成为了音乐学科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4)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会降低,这对音乐的学习效果不能提高也是很关键的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耳濡目染,认为考大学才是上学的根本目的,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够脱离农村这个环境,这样很多学生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重点考试的科目上,而对音乐这样的非考试科目,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解决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教学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历练,人的音乐情感是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不断完善提高的。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调整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环境心情把音乐教学也融入进去,还可以根据各种学习活动或者各种节日去适应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师生思维同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样也与所学音乐作品紧密连接,启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2)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音乐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
(3)小学音乐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想要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情境和活动,要求音乐教师对活动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小学生自身参与到历史教育教学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还要根据学生可接受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音乐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有趣以及生动的活动。除此之外,例如:还可以实施表演、组织伴奏、思考意境、谈感受和体会,以及实施课外研究性学习等等活动,来有效增加小学生参与到小学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开阔小学生思维空间,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发展以及彰显自身的个性。
四、结束语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改变音乐课堂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喜欢音乐课。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个农村学生爱上音乐,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走进音乐课堂,聆听学生发自心底的呼唤,在快乐的音乐海洋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默.探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15(04):123-124.
[2]孙作东,王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3):16-18.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学科是让学生在快乐中陶冶情操并且提高综合素质的体现,使得学生不断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分析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处于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忽略了教学形式,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音乐学科在实施过程中的不重视。在很多农村的小学,音乐学科的开课率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甚至在很多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学生多年来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音乐学科又怎么谈的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给予一定的教学策略。
(2)音乐教学的设施简陋
要想顺利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必要的音乐教学工具,音乐器材、音乐图书声像资料还是必须要有的。然而在很多农村的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再加之教育部门对于音乐学科的不重视,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设施出现了普遍短缺的现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无法进行。
(3)音乐教师短缺,教师素质较低
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无法进行和开展,只能采取减少课时的方法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这些仅有的几个音乐教师,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根本就不是音乐专业教师,而只是由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者是一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的业余教师,这样,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往往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教师资源既短缺,教师素质又低下的狀况下,教师因素已经成为了音乐学科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4)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会降低,这对音乐的学习效果不能提高也是很关键的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耳濡目染,认为考大学才是上学的根本目的,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够脱离农村这个环境,这样很多学生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重点考试的科目上,而对音乐这样的非考试科目,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解决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教学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历练,人的音乐情感是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不断完善提高的。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调整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环境心情把音乐教学也融入进去,还可以根据各种学习活动或者各种节日去适应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师生思维同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样也与所学音乐作品紧密连接,启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2)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音乐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
(3)小学音乐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想要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情境和活动,要求音乐教师对活动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小学生自身参与到历史教育教学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还要根据学生可接受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音乐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有趣以及生动的活动。除此之外,例如:还可以实施表演、组织伴奏、思考意境、谈感受和体会,以及实施课外研究性学习等等活动,来有效增加小学生参与到小学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开阔小学生思维空间,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发展以及彰显自身的个性。
四、结束语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改变音乐课堂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喜欢音乐课。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个农村学生爱上音乐,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走进音乐课堂,聆听学生发自心底的呼唤,在快乐的音乐海洋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默.探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15(04):123-124.
[2]孙作东,王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