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腮胡老师的才能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珊娜的椅子上贴着一个黄色的标签。维茨克、雷奥和威廉这些班上个子高的同学的椅子则会贴红色的标签。
  可是,眼下,班里又多了四张崭新的椅子。它们都贴着红色的标签。络腮胡老师说,这是给班上个子长高了的同学坐的。
  “如果总是坐在很矮的椅子上的话,对脊柱不好。”他说,“所以我们要看一看哪些小朋友的个子长高了,可以坐上这种红色的椅子。”
  莫腾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的脊柱很不舒服!”
  络腮胡老师笑了起来,“那你就不应该像现在这样缩成一团,应该坐直了才对。我们要比的是谁的个子最高,而不是谁的后背最疼。”
  “我已经跟维茨克差不多高了。”丽斯洛特说。
  “可是,我的个子比你还要高!”伯里斯喊道。
  “我要把你们按照个子的高矮排成一排。”老师说,“把鞋子全都脱掉,否则不够公平。”所有人都脱掉了鞋子。络腮胡老师让孩子们排成了一排。
  珊娜的心里很清楚,她的个子在班上并不算高。可是,她的心里依旧充满了期待,想要知道自己会排在队伍的哪一部分。
  不用说,站在最右边的是维茨克、雷奥和威廉。排在他们后面的是玛格丽特、卡斯布、伯里斯和丽斯洛特。珊娜差不多排在队伍的中部。排在队伍末尾的是克拉洁。
  “哈哈,克拉洁是最矮的!”伯里斯喊道。
  “我一点儿也不矮!”克拉洁立刻嚷嚷起来,“只不过我的骨头比较短而已。”
  “哎哎哎,”络腮胡老师劝解道,“不管高矮都没有关系。”说着他瞪了伯里斯一眼,“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嘲笑别人。就算你个子高,也不代表你就比个子矮的厉害。”
  “没错,”克拉洁说,“我轻轻松松就可以把腿架到脖子上,你却不行。”
  “就是这样。”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等一下,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倒是很想亲眼看看呢。”络腮胡老师说。克拉洁骄傲地点了点头。
  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然后,老師用一种怪异的嗓音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乡亲们,欢迎来到我们的天才秀!高也好,矮也好,胖也好,瘦也好,黑也好,白也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项才能,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第一位天才:克拉洁!”
  在掌声中,克拉洁走到教室前面。她两眼盯着地面,略微有些害羞。
  “让所有人看看你有什么才能吧,克拉洁。”老师说。
  克拉洁就地坐下,先把一条腿举过头顶,架在脖子上,然后是另一条腿。那是一个奇怪的场景:她就像是没有了双腿,只能用屁股走路似的。其他人全都看得目瞪口呆。她赢得了所有人的热烈掌声,当然也包括伯里斯。
  “你应该去参加马戏团!”丽斯洛特喊道。
  “你太厉害了,简直不可思议,克拉洁。”络腮胡老师说。“或许还有别的小朋友也很有才。”他环顾着教室,“谁敢上来?”
  珊娜也有一项才能,可是,她不敢第二个上台。幸好卡斯布举起了手。
  “到前面来吧,卡斯布。你会做什么?”
  卡斯布一句话也不多说,立刻大显身手。他把舌头从嘴里伸出来,越伸越长,越伸越长,一直伸到鼻尖。他的眼睛都快要对上了。
  大家甚至忘了为卡斯布鼓掌,因为他们都把舌头伸了出来,想要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当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便明白卡斯布有多厉害了。
  这下,珊娜也举手了。她走到教室前面。这是她在家经常做的一件事,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在班里做一回。
  “我必须靠着墙才行。”珊娜说。
  黑板旁边有一面合适的墙,她以最优美的姿势靠着墙,倒立起来。她听见赞叹声,知道大家觉得这已经很厉害了,可是紧接着,她把手撑在地上,腿悬在空中,朝着和墙相反的方向缓慢地走了几步。
  用手走了五六步之后,她终于放下了双腿,重新站了起来。其他小朋友们都觉得她特别厉害,他们使劲儿地为她鼓掌。排在珊娜后面的是伊帆。他可以用脚颠球,而且连续十四下。接着轮到戴蒙了,他的手指可以发出响亮的咔咔声。玛格丽特能用一只手侧空翻,威廉能说二十个谜语,而萝莎可以把荷兰所有的省份全都背出来——虽然她把林堡省漏了,不过,那也没什么关系。
  “你呢,老师?”玛格丽特问,“你也有特殊的才能吗?”
  络腮胡老师没有料到这个问题。
  “嗯……”
  “你的络腮胡能呼扇呼扇的吗?”雷奥问。
  老师笑了,“不能,我做不到。我倒是会一样东西,只不过,它并不是非常特殊。”
  “那是什么?你一定要展示一下!我们全都已经展示过了。”孩子们说。
  “好吧,”络腮胡老师说。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仔细看。”
  他把耳朵的顶部对折,然后塞到耳朵眼儿里。等他松开手之后,耳朵依旧保持这个模样没有变!这个样子看上去滑稽极了,就像是他的脑袋一边长了一个小纸团。全班都笑了起来。不过,当老师挤了一下眼睛,耳朵就突然弹起,变回原来的样子时,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哈哈哈,这真的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搞笑的事情了,”雷奥说,“再做一次。”
  络腮胡老师又做了几回。每当他的耳朵突然弹起,全班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幸好我还有别的才能。”过了一会儿,老师说。
  “真的吗?什么才能?”一个声音问道。
  “读表看时间!”络腮胡老师说,“现在的时间是三点半。你们该把外套穿上,准备放学了。”
其他文献
拚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  “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拼”字。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时,通“翻”。在这首诗里读【pàn】,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杜甫  醅【pēi】,意为没滤过的酒,读一声不读二声!浪  
期刊
诸位小朋友:  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多结交一些好朋友的,我现在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可爱的好朋友——中国的古诗。  我们先说这位朋友的面貌,这位名叫“中国古诗”的朋友,可以变化出种种不同的化身,这些化身当然有许多不同的面貌。今天,我先把其中的一对兄弟介绍给你们。他们都是由四个句子组成的诗歌。哥哥个子长得矮,只有五个字一句;弟弟却是七个字一句。哥哥的名字叫五言绝句,小名是五绝;弟弟的名字叫七言绝句,小
期刊
在寒冷的南极,居住着一群企鹅,它们世世代代一直在那里安静的生活。  一只小企鹅在冰面上踯躅前行,它低垂着脑袋在想些什么?  以前的它,有一个幸福的家,早上爸爸去海里觅食,妈妈陪它在冰面上玩耍;到了晚上它们就站在家门口迎接爸爸回来。每次看见爸爸满载而归,拖着满肚子的食物兴冲冲地向它们跑来,一家人开心极了。  慢慢地,天气越来越暖和,小企鹅的家不断下沉,门前的小河越来越宽,爸爸外出觅食的时间越来越长,
期刊
思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语文统编新教材。新教材对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強调“整本书读写教学”和“儿童阅读指导”的专业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思辨式阅读专栏”即由此诞生。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因此,每一期“思辨式阅读专栏”,我们都会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三本
期刊
我是一粒有魔法的种子  在黑暗的泥土里沉睡  只要水精灵轻声吟唱  我就会推开泥土门窗  去找亲爱的妈妈——太阳  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破土而出  探出头来的我 发现世界如此美妙!  我是一粒有志气的种子  分分秒秒时刻向上  直到听见云朵嬉笑  看见妈妈温暖的脸庞  终于——努力的我拉住了妈妈  紧紧地抱着她……  那一刻,我不知说什么好  只听见妈妈幸福的笑声  在耳边萦绕——  寶贝!妈妈为你骄
期刊
不论采取哪一种意涵的儿童哲学,其儿童哲学计划的目标并非要造就儿童成为一名哲学家或决策者,所以并不会像大学中的哲学系那样尝试教导儿童关于哲学史的知识,或是教导哲学专门术语,而是希望透过这些思考方案鼓励儿童去验证自己的观点,帮助鼓励儿童去发现和使用推理的规则,使儿童成为更富思考、更深思熟虑、更能反省、更明辨事理、更具判断力的个体;使儿童——未来的公民——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成为一个良好的思考者,能够为自己
期刊
共同设定大家需要遵守的规则是为了避免冲突,而大家共同参与到规则的制定环节会事半功倍。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如果没有规则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如何去解决那些已经发生的冲突?如何避免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并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通常我们又是如何应对那些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冲突呢?  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或是过于严厉,或是过于骄纵;或是过紧,或是过松——要么使用权威,要么放纵。若是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
期刊
我是一粒沙,生活在美丽的海边,有成千上万的兄弟姐妹陪在我身边。总有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我的身上留下他們童年的脚印,也有孩子把我们堆成精致的沙堡,等待大海的精灵上来入住。因为有了这些陪伴,让我从此不再是一粒普通的沙。  我是一粒沙,一粒住在沙漠里的沙。我守护着沙漠里唯一的一朵小黄花,让它成为沙漠里的一抹亮色。我虽然非常渺小,但我并不平凡,我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另外一个生命。沙漠里白天热,晚上冷,但我依然顽
期刊
作为一个性格腼腆的人,我人生最初的玩伴和人没关系,没什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和玩具没关系,而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  幼时的第一个玩伴是一只母鸡。这段记忆来自家人的描述,根据他们的叙述,我自行拼凑出我与母鸡和谐共处的图景。在那个画面中,我一岁左右开始自己吃饭,颤巍巍地捏着勺子往嘴里送饭,但勺子往往歪了斜了,喂进嘴里的饭大半都流了出来,衣襟上一片白花花的米粒。即便这样,我还是把自己喂飽了。  饱了
期刊
公平的管教不等于管教方式相同  对不同的孩子,管教方式会是相同的吗?并不总是那样。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公平吗?其实他们并不會觉得公平,并且会格外留心这些。但有可能这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他们是如此不同。管教的差异取决于年龄、能力、敏感度及气质方面的差异。兄弟姐妹们会责备父母:“你们对她总是比对我宽松多了。”我建议父母公开解释他们的理由,以使管教方式上的差异看上去并不是偏心:“你真的觉得用相同的方式对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