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刺激政策重点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观察几个重要的领先指标可以发现,目前明显回升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财政支出,这两个指标完全是可以通过政策调控的。而其他市场自发的指标,包括房屋新开工面积、沿海港口吞吐量、钢铁产量、企业产前资金占用量等,并没有回升,只是回落幅度缩小,有的指标的跌幅甚至还在扩大。
  
  因此,目前经济出现的好转迹象,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还没有出现市场内在的趋势性好转。如果企业自发投资的热情还不高,纯粹靠政府投资带动回升,很难形成稳定的趋势。
  
  经济触底过程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经济波动,稳定性仍嫌不足。例如,钢材产量和钢材价格今年曾经有所回升,但最近又出现下跌。发电量也不稳定。此外,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见底与否是需要事后确认的。本轮调整即使见底,也是U型趋势。当经济进入底部,也就进入了“去产能化”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去产能化”使得严重过剩的产能在未来逐步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淘汰落后产能就可以完成的。
  
  问题在于,当前中国的过剩产能并非都是落后的。最近几年,中国新建了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有些甚至是中国经济中科技水平最高的一部分产能,它们大多为出口服务,而现在这些产能恰恰是闲置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对中国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最大,在本轮全球经济调整中,恰恰是发达国家的需求大幅萎缩,因而这些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闲置反而是比较严重的。
  
  如果对中国货币供应量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明显加快持续三个月以后,再过十个月,工业生产才出现稳定态势。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贷款增速从2008年11月开始加速增长,到今年1月已经连续快速增长三个月。所以,工业生产要出现稳定好转的趋势性变化,很可能要到今年四季度。
  
  当前,政府需要做好进一步刺激经济的预案,但未必应该马上出台。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紧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让政策尽快见效。如果到6月发现政策落实效果没有达到之前设计的目标,则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刺激经济的措施。
  
  相对于消费而言,企业自主投资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下一步经济刺激政策的重点。■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本文据作者在“《财经》论坛:寻找中国经济新引擎”上的发言整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六心”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于“六心”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
國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持物价稳定工作,作出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在上涨,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现少数企业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现象;有的企业故意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推动物价上涨。  会议决定要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
6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总行1号楼1层电视电话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央行部分参与竞聘副司局级的干部正在这里候场,等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这是央行首次副司局级别公开竞聘的面试现场。”接近央行人士介绍,本次面试之后,综合考评的胜出者,将有机会公开竞聘央行的副司局级职位。  今年5月,司局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密集的调整:杜金富升任央行副行长已通过央行內部公示期;原国际司司长谢多转任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