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阳中街恒隆广场的建筑意境营造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建筑意境的角度对沈阳中街恒隆广场的建筑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沈阳中街 恒隆广场 建筑意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空间意境
  1.1建筑空间意境
   “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 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 描写表现 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运用建筑语汇在建筑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就称之为建筑意境。这种精神境界应具有理性美的内涵,给观赏者以美的刺激和美的享受。
  中国古代,无论建筑空间本身还是建筑环境,亦或是城镇布局,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情感,空间创造也是将人的意愿反应于空间的意象之中。
  1.2建筑空间意境的内涵
   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西方由古希腊开始的写实美学原则不同, 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原则下的艺术创造,对于物象的表达不拘泥于实物,而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和想象。这就是所谓的“意”。而“境”也不仅限于西方传统艺术所恪守的现实境界,而是包含创作者由心灵再创造的,同时使审美主体的身心超然于物,进入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运用到建筑空间领域,强调的是精神感知和心理需求,在人与建筑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各种精神因素。
  2.沈阳中街恒隆广场的意境营造
  2.1项目概况
   沈阳恒隆广场位于繁华的沈阳中街商业区,由香港恒隆集团投资修建。这里毗邻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受到沈阳故宫的启发,建筑的挑檐和屋顶优雅的曲线,屋檐微微上翘的态势,远处看去屋顶间错落有致的起伏和交叠,都令人感到东方传统建筑独特的韵律和美感,同时也联想到了仿佛如同群鸟飞翔时划过空中的弧线,契合了自然的动态、动势。这体现了一种自然地理的意境营造,与周围环境产生了协调统一的关系。
  2.2建筑构思的意境营造
   恒隆广场的整体设计采用的是错落式的方盒进行空间穿插,主体是坐落在一个稳定的方形基础之上的,各部分空间如同一支花朵上的花瓣一般有序地“生长”出来,屋顶部分则根绝周围的沈阳故宫,形成了如古建筑般富有韵律的起伏和交叠,同时延续了大气而优美的屋檐曲线,与其旁边的沈阳故宫相呼应,形成了传统意味的律动感,这就形成了现代建筑体现出古建筑的意境。
   建筑内部有一个大面积的方形中庭空间以及两个小面积的长条形中庭空间,三个中庭之间相互独立但又通过走廊连接。大面积的中庭使室内空间能够接受充足的天然光照射,实现内外交融自然采光,天棚的格栅式设计对阳光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防止眩光的产生。这样的设计也更能体现目前的节能环保意识。
  2.3细部设计的意境
   体验者的主观感受和建筑的细节特征息息相关,细节最容易融入某种生活观念和地域人文,也能够更加具体和形象地表达空间的情感,继而和材质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共同作用,形成空间的整体气氛,加强场所特征。
   ①建筑立面
   建筑的立面的设计是大面积的玻璃幕,并附有金属的格栅,其灵感同样来源于传统建筑丰富的窗格图案。这也能够体现于古建筑相呼应,细部上体现古建筑意境。无论从哪个角度,建筑夜间视觉效果的主导则是内透光线,这样夜间的光照效果也直接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座建筑的夜间表情。
   ②光影
   光和影对烘托空间气氛、表达空间意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光影可以使空间中物象与物象之间联系、重叠,甚至还可以由此产生新的幻境,使空间独特的韵味更加突出。
   恒隆广场由于天棚是格栅式设计对阳光气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还能防止眩光的产生,同时又产生了光影的效果,如同描绘的画面一样,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又如朦胧的月光下更能烘托出静谧、浪漫的气氛。光影对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与其他元素共同作用,相互映衬,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和无穷的变换。
  3.空间情景的营造
  3.1空间内容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也是体现建筑意境的最好的感受场所。空间是一种超越了可描述概念的意境,空间感觉是一种精神的构筑,是对外部世界的投影。
  3.2公共空间
  恒隆广场的公共空间位于商场的1~2层。1层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活动和为商场提供促销,公共空间四周为购物区,将公共空间设置在首层的中央是想增加空间的整体性,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空间网络过于复杂而给人迷宫一样的感觉。
  4.結语
  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意境被看做是最高求,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当今世界建筑多元文化的影响,意境成为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意境也是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空间创作手法联系的纽带。
  空间意境是将人类的体验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是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与人类情感相关的表现形式。建筑空间物质形态的完成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人在其中的感受、生活、使用才是最终目的,所以空间中的人是中心和焦点。所以空间意境的创作要针对特定地域、特定人群,使用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设计手法,这是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多需要深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李蓉蓉.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R].金田,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奥地利“蓝天组”所设计的一些经典案例做简要的介绍和建筑设计的分析,论述具有解构主义形式特征的建筑设计理念,对作品结构设计做简要分析,并进而深入探讨“蓝天组”的建筑创作思想以及建筑风格的价值取向,及对当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蓝天组;解构主义建筑;建构观;UFA电影院; 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蓝天组事务所简介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停滞期,中国的现代建筑理论并不贫乏,我国的建筑创作理念一直在实践中不断的进步。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西方建筑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
摘要: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破坏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如何降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筑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降低人类活动对客观生态环境的影响,现已成为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关注焦点,为了滿足自身的发展,应努力寻找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摘 要:把民用建筑的多层框架作为描述的对象,谈论该结构的诸多影响因素。并且会在文章中说明柱子和梁的面积,钢筋以及裂缝宽度的改方式,将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建筑的稳定性相结合,以上是文章要进行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稳定;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对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梁、柱的截面尺寸选择是重点。我们不但要满足国家的基本规定,还应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引起了了人们广泛关注,也也使得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低碳环保的规划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也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章通过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地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含义,以及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从中针对低碳城市规划中注意问题及方法進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从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民众对医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章主要在分析了现代医院建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大型医院建筑设计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大型医院建筑;发展趋势;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医疗设施的需求增大,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对医疗建筑工程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医院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