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内幕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于清光绪三十年到三十一年间担任中国驻美公使。一次,就中国的庚子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他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讨论。谈话间,海约翰感叹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到。他分析这句话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于是,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以前的谈判策略,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美应退还那些不实赔款。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1905年5月13日,清政府外务部接到梁诚的一封呈函:“在交涉过程中,美方探寻一旦把款退还中国,中国将作何用?”这说明索回赔款似有可能。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领袖。
  3月6日,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也向罗斯福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留学。
  他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并称:“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下,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赞助中国教育的咨文。其间,经过梁诚的不懈努力,美国会终于同意把处置赔款全权交给罗斯福。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度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明。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就在梁诚离任回国当天,他向清廷最高当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了奏折,告知大功告成。
其他文献
溥仪一生的经历可谓丰富、复杂、传奇、多舛,其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身份,让他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面临命运的转折,其思想也因时因地而转变。而抑留苏联的这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