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课堂学习投入低,学业成绩不理想,没有自信心。语文教师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学科的教学质量很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包括制度文化——激长;课程文化——特长;课堂文化——合长;教师文化——采长;学生文化——争长,以文化建设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学校文化是驱动学校持续能动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蓝海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科特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学科特色文化,就是把握学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在继承优秀学科特色和发掘学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未来发展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再造的需求,将学科持续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在一个核心点或某一条主线上,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这一文化主题就是学科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以此出发,统领和建构与之匹配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和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文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二、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
  (一)制度文化——激长
  科组制度文化是科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我校语文学科以“扬长”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语文学科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激长、绩效激长、培训激长、目标激长、内在激长、形象激长、兴趣激长、参与激长、榜样激长,以激励师生、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引导师生的行为。
  (二)课程文化——特长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语文学科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以丰富的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作为载体,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
  (三)课堂文化——合长
  ①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学生才能放松地得到发展。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实践,构建了语文“三道菜”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展示,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启智,在合作中进步。
  (四)教师文化——采长
  教师文化是学科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语文科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帮助语文学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指导课例,对教师进行了《扬长课堂》《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师》等系列培训;科组长还开展了小组建设、“三道菜”教学模式等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感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文化——争长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语文科组构建学生文化:人人勤奋学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人人争取有进步,人人争取有长处;在博览群书中争长,在课堂中争长,在实践活动中争长,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争长。争礼之长,争智之长,争艺之长。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积极参与,展示大方得体,阳光自信。
  三、学科特色文化初见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自信大方,善于表达,乐于展示,善于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科特色文化建设的激情高涨,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打造了区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片教学研究会成员1人,2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
  结合学校语文学科的传统特色,以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促进学科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长红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家庭环境特征与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190例PIU青少年和386例频数(性别、年龄)匹配的医院对照进行一般情况
社会的进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日常教育教学内容相整合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力求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要使二者有机结合,教师必须根据教材、课文的特点选择是否该使用信息技术等手
目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期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人数;探索可行的艾滋病病人转介机制及门诊合并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制度。方法:对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在门
现在的孩子生活安逸,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惊慌失措。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孩子被拐卖的;有在突发事件中丧生的;还有在遇到危险时,不知道如何自救的。因此,要避免类似伤害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要给学生们打预防针,实施应急教育。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应急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也能被学生们所接受。那么,在体育课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各种体育活动、比赛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育人过程的胜败得失,学校体育工作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而传统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平等参与的权利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只有在分析弊端的基础上,创新性的组织学校体育节,才能寻找到一种新的学校运动会的组织模式。     一、对传统的学校运动会的弊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