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fant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因语用失误导致的交际不适甚至交际冲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务活动的最终成败。分析涉日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中的语用失误,可以减少中日商务活动中不必要的误解,实现有效的商务沟通。
  跨文化商务交际语用失误中国日本从中国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到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商务大市场,由于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各国在经贸领域由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只有深入了解对方国家商务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把握经贸外语中不同于汉语的表达方式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冲突”,实现有效的商务沟通。故而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珍妮·托马斯(Jenny Thomas)在《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提出。托马斯认为“所谓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的差错”。我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人,何自然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形成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研究语用的不得体对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商务交际都具有现实意义。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理解使用该语言的本族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并能在用该语言表达思想时,也符合其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才能减少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成功率。
  二、中日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随着日本在中国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中日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两国在经贸领域由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本文以中日之间的商务交际为例考察和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词汇语用失误
  将母语的语言习惯或词汇意义直接套用到外语中,是比较常见的词汇语用失误现象。
  在某公司宴会结束时,中方代表说「では、今日はこのへんで終わりましょう」(今天宴会到此结束)。话音一落,日方代表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終わりましょう」虽然表示“结束”,但是会使人联想到业务交往的“终止”。按照日本人的文化习惯,在商务宴会或会谈结束时会使用「では、今日はこのへんでお開きにしましょう」。「お開きにしましょう」的字面意思是“开始”,在宴会结束时,使用此词代表“结束”,隐喻双方的商务合作从此“开始”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二)待遇表达语用失误
  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上下关系、内外关系、立场关系等因素,说话者往往根据己方与对方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被称作“待遇表达”。在待遇表达方式中体现日本商务文化特质的敬语表达方式在商务交际的语言表达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
  中国代表看到日本代表手里的行李比较多,出于好意想帮对方分担部分行李,于是说:「お荷物を持って差し上げましょうか」(我帮您拿行李好吗?)中方使用了“尊他语”的「~差し上げましょう」,在语法上没有错误,但这类表达方式隐含有“施恩”之意,会使行为接受者觉得对方施恩于己,从而引起接受者的不快。在这样的商务场合,应使用自谦语的表达方式「お持ちいたしましょうか」(我帮您拿好吗?)。在商务沟通中,如果待遇表达语用失误,轻则给对方留下不懂礼貌的印象,重则让对方产生误解。
  (三)委婉表达语用失误
  语言学家把委婉表达看成是一种修辞或一种文化现象,从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委婉表达是日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日常交流中被称为语言的润滑剂。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说话对象,委婉表达也是不同的。即根据语境的不同,委婉表达要做相应的变化。
  在商务宴会上,日方看到中方某代表的酒杯空了,客气的问是否需要斟酒,中方代表回答说:「いいです」(好)。结果对方寒暄了几句就转身离开了。「いい」作为形容词直译成“好”,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委婉的拒绝,意思是“不用”。而这种情况下中方代表如果接受日方的好意,正确的回答应该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非常感谢)。
  日本因单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其国民相近的思想情感,并且由于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日本人对他人的感受过分敏感,尽量不在言语上给对方带来不快,这正是日语委婉表达方式产生的心理根源。作为外国人,只有理解了这样的文化特征,才能在交流中避免语用失误。
  三、减少和避免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对策
  (一)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认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进行商务交际时,针对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交际方式及不同的语用策略。理解双方国家不同文化模式及沟通方式是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基础。要保障商务谈判成功,外语学习者不仅应该关注语言的差异性,还应该注意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听专题讲座或报告,通过观看视频,或通过短期实地访问和考查,使相关从业人员直观的接触最地道的外语和外国文化信息,切实体会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理解外语的文化内涵,力争用准确而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避免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现象。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导致商务活动失败。
  (二)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语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往来,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差异会带来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从而可能带来商务交际的失误,所以,跨文化商务交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对涉外企业商务人员非常重要。培养涉外企业商务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正确采取恰当的跨文化商务往来外语语用策略,克服跨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知己知彼,入乡随俗,深入了解,求同存异,就可以提高涉外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可以为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实现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的成功。
  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由于各国的语言文化差异会带来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从而可能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误。通过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等,能减少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的发生,这对于我国涉外企业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美]Sana Reynolds,Deborah Valentina.張微译.跨文化沟通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小泉保.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孟瑾.日语语用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艺倩.试论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与对策[J].中外教育研究,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序号:480)主要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自卑是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代青年的代表,在学生成长中需要始终保持心理健康,才能促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音乐专业大学生承载着国家音乐事业的未来。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自卑心理,加强针对性引导和调适,对于他们增强自信、敢于担当和贡献才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乐专业 大学生 自卑心理 调适方法  自卑心理通常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
词汇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介绍笔者主编的《看频率,记单词-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词汇集》,说明如何应用语料库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有效地词汇教学,使之顺利通过。  语料库词汇教学A、B级词汇集A、B级考试一、背景说明  高职学生要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考试(以下简称A、B级考试),A、B级考试通过率可以作为各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包括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类型、程度、生成原因等,探讨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影响和影响程度。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概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征及规律,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力量比重,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信仰教育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大学时期是大学生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工学结合实习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着。本文就实习前后如何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思想教育一、引言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的、体现高校内涵与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齐齐哈尔医学院《齐医报》为例,分析了校报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如何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引领、传播等作用,进而促进校园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  高校校报校园文化办学实践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象生动
【摘要】以隐性思想教育理论为学术背景,从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出发,探索隐性思想教育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冲突解决途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冲突 隐性思想教育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研究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新生存在着心理;中突。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对新的校园生活的不适应,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
有的论者把刘兰芝被遣的原因问题归结成是对作品非主题性内容的探究,认为该问题是无关宏旨的小问题。不过,笔者却认为刘兰芝被遣的原因直接关系到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对作品主题的把握,这是一个不能小觑的大问题。  被遣小问题大问题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过
探讨了高职院校怎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育人质量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结合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的做法,总结了学院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的取得的成效和做法。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育人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
教师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一手托着国家的未来,一手牵着千家万户的全部希望。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来?是否都信心十足?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课时能量化、教学资料能考核,然而教师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要素,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敬业、乐业精神。做好教学工作并非易事,做好高职教学工作难度更大,因为高职学生不仅需要知识和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2013级大一新生抽样调查,得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的放矢,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使高职生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教育对策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马加爵事件到大学生宿舍投毒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各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