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BV RNA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HBV RNA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第0、7、14、30天以及第2、3、6、9、12个月来本院进行随访,TaqMan探针法定量检测HBV RN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 DNA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和HBeAg检测,采用酶法进行ALT及AST检测。结果:血清HBV RNA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后下降速度趋缓,从9个月后变化不大。血清HBV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中医病证特点。[方法]对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入院后临床症状及舌象等,并与本土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天津地区输入性病例性别分布均衡,平均年龄较小;发病国家以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为主;与本土病例相比,输入性病例恶寒多而发热少,咳嗽多而乏力少,鼻塞、咽干、咽痛、嗅觉减退和味觉减退比例明显高于本土病例,纳呆、腹泻及腻苔明显少于本土病例。[结论]初步把握了天津地区境外输入性病例中医
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可用于临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因此,近年来,宫颈癌DNA甲基化标志物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由
[目的]探究并分析王琦院士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2016年9月—2019年6月期间王琦院士门诊收治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