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想学物理,从而学好物理。为此,笔者就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教师要全身心地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境界。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巧设问题情境,调控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学习。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好奇、好动、喜欢实验又是初中生的心理共性。“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实验教学是激起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圆满完成,学生可以透彻地理解概念,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人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三、联系生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密切相关,例如交通安全、货物运输、节能、提速、水力发电、家用电器、医疗保健及衣、食、住、行都与物理知识相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不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物理知识,而且还要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加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周围,就在身边。利用生动、愉快的现实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借以引入,建立物理概念,阐述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或提示物理原理等。联系常见的物理现象,用已有的知识,科学地加以解释,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而不厌,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例如,在探究晶体的熔化的实验中,在实际操作中,所需时间太长,实验也难成功,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既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又能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习,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成立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组织他们观察自然现象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对学习物理知识就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感受生活,接触实际。如学习了“电功”、“电功率”以后,让学生测定家庭用电器日耗电量,看电表是否“快”了;学了“密度”后,建议学生验一验妈妈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又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方针。
  总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探究物理现象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或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他文献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会遇到那么几个不尽如人意的比较难教的学生,他们由于种种心理、生理的障碍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或有不少不良行为,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对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也是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然而由于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的原因,在学习历史中产生了一些误区,即出现了“五个等同”的误区。    一、把死记硬背等同于记忆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只要考前背一背,就会取得好成绩,于是,一些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初,就没有投入很大精力,到阶段性考试时,往往采取短期的突击。诚然
地质方法描述成藏要素组合关系由于受到钻、测井资料空间分布局限性的影响,导致描述结果与实际地质特征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用地震资料丰富的空间信息参与描述则能有效提高油气
在文言文复习、考试当中,学生常常碰到一些课文中学过的字词句,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1翻译题第(2)小题中的“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中的“君”“兄”的用法就在《鸿门宴》中的“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里学过。可好多学生不懂如何翻译,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学过。这就说明学生对学过的文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是:“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
古往今来,诗歌的创作者能灵活自如地将天地万物驱遣于笔端,无不得益于他们“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这其中有两个必不可少,一是“联想”,一是“想像”。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冲破教学参考书的束缚,让“联想”“想像”的翅翼翱翔得更自由一些。    一、形象描述,激发联想和想像    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尽管很丰富,但他们的知识阅历毕竟有限,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中各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