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耕措施对土壤水分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不同中耕措施对土壤水分与大豆产量的影响,综合考虑中耕的深松深度,深松与培土时间、深松和培土次数,设置提前培土、提前深松、常规深松和常规培土4种不同中耕措施处理,研究不同中耕措施对土壤状况、水分含量及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深松较培土降低了土壤容重,降幅为3.1% ~6.4%.深松提高了水分入渗率,进而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与贮水量,提前深松、常规深松处理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土处理的含水量,在苗期0~~5 cm土层中较常规培土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0.8%和19.1%,结荚期与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依旧显著高于常规培土处理.提前深松和常规深松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土处理,在结荚期差异最大,分别较常规培土处理显著提高21.5%和16.3%.提前中耕或者深松均提高了叶面积指数,结荚期的提前培土、提前深松和常规深松处理较常规培土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28.5%、32.2%和22.7%.大豆前中期的株高表现为提前深松较常规培土处理显著提高,而后期差异不大.提前深松通过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含水量与贮水量,促使大豆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增加,使得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更高,进而提高了大豆产量,最终提前深松的产量较常规培土处理提高8.7%.研究结果表明提前深松有助于该地区大豆产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还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确实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一些效果
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的缓存替换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几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缓存替换策略可归结为最近最少使用、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以及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唯一能够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因此,DC已经成为免疫治疗一个有吸引力的操作靶点.近年来,基因修饰DC疫苗的出现增强了其抗肿瘤作用,因而对基因修饰的DC为基础疫苗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很有意义。
一直以来,金融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享受着令其它行业和普通员工无法望其项背的高薪待遇。过高的年薪引发的薪酬差距颇受社会关心,其合理性也饱受质疑。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出台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大豆品系15草产量、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品系15在通辽产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品系15的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行距(A)和株距(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