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玉米作物暴雨致灾风险阈值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天津市静海区2009—2017年5~9月的全区自动站数据和2013—2017年的各乡镇因暴雨受损的玉米减产率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对静海区暴雨灾害风险以及玉米因暴雨致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研究发现,静海区暴雨灾害风险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加的分布,静海区玉米作物暴雨致灾风险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分布。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玉米作物暴雨致灾风险12,h降水量阈值,量化不同暴雨灾害风险阈值所对应的玉米受灾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1938年春,著名作家郁达夫受聘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三厅设计委员(少将军衔),在抗日硝烟中全家迁至武汉,之后他成为郭沫若厅长的助手和顾问。7月,日寇西侵,武汉岌岌可危。郁达夫一家7口于同月20日在万般无奈之中避难湖南汉寿。  汉寿虽是个小地方,但充满了抗日救亡的气氛。突然见到从大城市来了这样一位大文学家,一时轰动全县。尽管郁达夫是暂时避难,可也不容他更多的休息,演讲、写抗日论文、教书、吟诗词、作楹
漫画家詹同,广东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曾莅京华客沪上,清末民初的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他的祖父。  詹同早年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时,就以“海风”为笔名,在天津《家庭周刊》上发表了十几幅画稿,其中有一幅《没有脸的财神爷》的漫画寓意深刻,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挖苦了反动的贪官污吏要钱不要脸,在当时影响颇大,然而,谁能想到这些政治漫画竟是出自一位中学生的手笔呢!  一天,《家庭周刊》的主编专程从天津赶到北
前一时期,随着电影大片《梅兰芳》的上演,媒体借影片中梅兰芳与孟小冬从结合到分手的有关情爱情节,对“梅孟情”连篇累牍炒作,并且乐此不疲,许多有识之士感到厌烦,认为关注梅大师,不能只炒他与孟小冬的一段并不美好的感情,而应多宣传梅兰芳与孟小冬的艺术。对此,我深有同感。  当初,梅兰芳先生在已有两位配偶的情况下,又钟情于年轻漂亮的孟小冬,这是人性使然,大师亦是凡人,有七情六欲,可以理解,且当时处于民国年代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在微博上产生大量的包含个人情感的文本信息,而这些带有个人情感的文本信息对网络舆论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