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天下之大本也。江苏要强,农业必须强;江苏要美,农村必须美;江苏要富,农民必须富;江苏要现代化,农业必须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我省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认真落实好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带好头、领好向”的要求,做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构体系——让农业产业更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核心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结构,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压舱石”,以市场需求为“导航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生命线”,做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业服务业,加快农业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新的增长点。
  强动力——让农村改革更深化。农村发展的活力来自改革的动力。深化农村改革要围绕“确权、赋能、搞活”六个字展开。确权,要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和宅基地、农村集体资产等确权登记工作;赋能,要在确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流转收益、抵押担保等权能;搞活,要在明晰产权、赋予权能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统城乡——让城乡发展更繁荣。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覆盖,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优环境——让美丽乡村更靓丽。“美丽乡村”是生产力、竞争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要进一步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从治脏、治乱、治堵、治散、治差入手,坚持建管并重,制定村庄环境管护制度,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经费,形成长效机制,做到环境干净美、达标美、景观美、生态美、文明美,让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吸得上清新空气,记得住乡愁,享受到优美宜居的环境。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宏伟目标鼓舞着我们,“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在新起点上有新突破,在新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努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责任编辑:赵扬波
其他文献
党内政治生活环境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好坏不仅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从政取向,而且关系到全党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深入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做法新经验,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及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称,包含了
2015年,我所在的丹麦公司为了测试一个云通讯系统,要求我接触一家开在公司空置老厂房里的初创企业。企业创始人是个宅家工程师,工作经历不多,长年沉迷航空模型,就是那种一米多长、价值十几万带微型喷气航空发动机的铁皮飞机。这个企业是如何诞生的呢?原来2012年欧盟出台了新规定,5年后道路建造中不允许明火加热沥青。这急坏了不少施工企业。这位工程师将自己最熟悉的微型喷气航空发动机改造成一种涡轮机,体积比电热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突出“两聚一高”主题,紧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把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对未来五年江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明确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奋进的行动纲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