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课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節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
  三、“合作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为了实现美术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互助精神,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根据“合作互动”,通过彼此的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合作互动”,抓住发展的难点,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智慧的应用,轻松解决问题。最后,操作。“合作互动”,美术作品,不同于其他课程,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是不同的,同一主题的表现是不同的,因此,从封闭走向开放,一起做合作者,一个作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质量。学习、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学生的合作和互动合作,分工,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共同促进彼此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应体现科学和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团队平等,相互包容,相互信任和合作精神。教师应该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如电视,访问,游戏,故事,音乐欣赏,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
  四、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
  为了更好的加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尝试通过撕裂,拼凑,粘贴形式建模;文化形象的记忆与学生能力的操作性能。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采用了教师示范,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实践等形式。通过教学实践,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教师的教学是灵活的,简单的,传统和创新并存,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②针对性要强。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使用大方的表演,感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践安排适当,使学生能顺利积累艺术创作经验,培养意识,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惯。③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尝试。老师不只是教学技能,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创设情境,提供思路和条件,使学生体验到的感情的行为。提高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动性。④注重美术教学的艺术直觉。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课件,学生作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一目了然,简明扼要,主题明确的特点。反思: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工作评估,人性化、科学化的评价不够强大。是整个教学的薄弱环节,更值得未来的探索和研究。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单一的技能,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技能。
其他文献
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特别是在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认识。作业的布置对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并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弥补教师教学的不足有一定的意义。但整个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反馈
【摘 要】 大家都知道做老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老师难。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到,要想始终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就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下是我本人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英语教师 潮流 与时俱进  首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知识,更新旧知识。  随着社
【摘 要】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并提出了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做好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控制,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 要】钢筋混凝土 建筑物 裂缝成因 措施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
结构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学生对生命体活动过程认知的基础。生物体在结构上有复杂多样、层次分明的特点,不同物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这就
通常采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大小和差异识别裂缝,因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裂缝识别的分辨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从时频分析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原理出发,采用时频分析方法挖掘双侧向测井
<正>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初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改革与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初中生物教师面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