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析获奖书法作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凤鸣盛世”
  
  这件作品主要是学习了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风格。作为8岁的孩子,能将这四个字写成现在的样子,已经实属不易了。首先说,四个字的大章法布置得还算均匀,应当说是最大的优点。其次,每个字的笔画粗细也较为均匀,这是第二个优点。这也许是它能被推荐的主要优点所在。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的作品,要求到此,也已经很不少了。
  当然,作为一件真正好的作品,仅仅具有这些,似乎还有些不够。至少,仅仅有大章法还不够,那么,下面,我们就其再小一些的章法来看一看。
  不看则已,一看毛病还真不少。其一,笔画的排布不够均匀。例如,“凤”字中的凡字框,“凡”字中的一横,虽与下面被包围的“鸟”部离得近,但与字框部分又较为远了一些,这是初学者的通病。
  “鸣”字中的4点。由下至上一路斜行,也是没有道理的,这只能说明书写者对于间架结构,尚无基本的把握,尤其不懂得4点与上面部分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
  再说说“盛”字,“成”部的“丁”在楷书中虽然改变了形状,但将该部位写得那样空旷,实在是不懂得布白的基本常识,至少教他的老师,就没有间架布白的基本训练,否则,就不会让孩子出现如此的欠缺和不足了。
  在4个字中,只有“世”字的毛病似乎还少一些。如果中间的一竖,能距两侧竖的远近再合适一些,则此字便无瑕可指了。
  对于上述问题,8岁的孩子真的不懂。在此想问的是,那老师又懂得多少呢?“教不严,师之情”,所以,问题虽然在孩子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了,但是,根子在老师那里。故而这更大程度地反应了老师在这方面的无知与不懂。这也正是目前我国汉字书写教育缺失的关键所在。
  
  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从这张隶书作品来看,书写者多少还是临过一些碑帖,有汉碑的影子。从大的布局结构来看,也属于有一定的操控性和对大章法的把握性。从运用隶书的笔法而言,也能够表现出汉碑的基本味道来。从单字结体的疏密的均匀程度而言,也有分寸,知道每个字的重心都集中于左上的位置,对此,许多练习隶书的学生,都难以达到如此水平。总之,这是一件有所取法的作品,特别是对于一个才8岁的孩子来说,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同样,值得基本肯定。
  不过,此间作品除上述优点之外,还有些需要引起注意,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
  “物华天宝”中的“物”字,“牛”字旁的左弯,加之右部的“勿”,两个都朝左下方向伸展,有一顺之嫌。
  “华”字的几横之间,未能保持应当有的平行与等距的起码要求,故而显得有些散乱。
  “天”字的两横粗细太悬殊,撇画得过于弯长,捺画也毫不逊让,只是此字有过于开张之嫌。
  “宝”字处理得较为美观,除了“尔”的右点与前两画有游离得危险之外,其余还都处理的较好。
  “人杰地灵”中,“杰”字的“人”旁,也没必要朝左弯出。隶书并非都得不朝左就朝右地伸展而出。
  “地”字的“也”部三竖画部分,宜匀,否则显得松散。
  “灵”字展底横,要蚕头燕尾,而“雨”字头的首横,就没必要非那么来处理了。
  尽管此篇作品有这么多值得注意的细微之处,但它仍不失为一件不错的作品,如果的确是出于一位8岁孩子之手的话。
  


  


  
  评 “奥运精神无国界,超越自我有中华”
  
  这件作品从大章法来看,效果也不错,每个字的个头抓的也挺匀,其运笔也挺娴熟的。也有一定的临碑基础。不过,作为12岁的孩子来说,写成这样,有如此之基础,切勿骄傲,而应当更多地临写汉碑,否则,有缺乏营养之危机。
  作品中有几个字值得引起注意。例如“国”字,其中的“或”字,就失之于过于松懈。“自”字也有此病。
  (注明:根据内容需要,作品落款被处理)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传统成本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需求,管理范围也逐渐才能够内部扩展到外部,从生产扩展到研发、维护阶段.基于此,本文就基于信息化的
长期积累损伤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因。反复弯腰、扭转动作以及伏案工作最易引起腰椎间盘破坏。  通过对腰椎间盘测压发现,站立位脊柱负荷如果以100计算,在坐位时脊柱负荷增加到150,而站立前屈位为210,坐位前屈达270。当站立持重20千克时,腰椎负荷为210千克,弯腰持同一重量,腰段脊柱负荷增加到340千克。由此可见,前屈位活动或负重是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损伤的不良姿势。  取重物时,不少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