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m1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iam1蛋白在98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Tiam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P<0.001)、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0.027)、组织病理学分级(P=0.020)及复发(P=0.003)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am1高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01)和5年总生存率(P<0.001)均明显低于Tiam1低表达组;而且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iam1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发现Tiam1高表达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Tiam1低表达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及Tiam1表达水平(P=0.020)为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iam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喉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Tiam1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喉癌的复发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其他文献
基于对桥梁加固技术现状的初步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桥梁加固技术措施,对于不断提高桥梁加固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某石化公司乙烯装置采用的空冷设备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只能使用喷淋水来加强换热,导致操作上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通过加装喷雾回收装置改造旧空冷设备,实现了
成功品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其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容易被利益冲昏头脑而失去根本,滋生官僚作风,高高在上漠视消费者。
口服胶原蛋白肽有促进胶原蛋白代谢、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健康效应。循证营养学是利用现有的、系统评述的最佳证据来进行营养政策的制定和营养行动的实施。目的:
<正>人工授精是使用器械采集公畜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经过检查和处理后的精液输入到母畜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我国马的人工授精始于1935年
<正>动物皮肤真菌病呈世界性流行,病情顽固且复杂、难以根治,并可传染给人[1]。目前,传统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和容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2],中药表现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