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拥有技能而自信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1:我的郁闷生活
  我是一名职中生,很不想承认自己的这一身份。小学时我的成绩还不错,老师、父母都觉得我是上大学的料。可到了初中,精力没少花但成绩却开始下滑了,我很痛苦,也很焦虑。中考填志愿时,父母怕我考不上高中没学上,在第二志愿中给我填了我们当地的一所职业中学。没想到,我以10分之差彻底与高中无缘,进了这所职中。其实,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硬件设施还是可以的,但我总不甘心,觉得很丢人。初中同学聚会,看着大部分就读高中的同学,我很羡慕他们,同时也感到自卑,所以现在类似的聚会我经常找借口推掉。现在,我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完了,不会考上好大学,不会有一份比较有社会地位的工作,顶多就是一名工人。真的很郁闷,我讨厌现在的学校、同学,甚至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我觉得羞辱。
  
  案例2:做一位有价值的职中生
  职中之前的生活,我过得是比较压抑的,因为成绩不好。周围优秀的同学很多,我很少得到别人的关注。中考后我进入了隔壁县城的一所职业中学,我渐渐发现,我的生活开始逐渐变得丰富而有活力。首先,刚入学时,被班主任看中担任班级的团支书,尝试组织了几次团活动,效果还不错,这让我渐渐发现了身上潜藏的组织、领导才能。此外,我还发现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真的还可以,老师上课讲的那些机械原理,课外的操作实践,我都能较为轻松地搞定,这使得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如果说以前我总看到自己的劣势的话,现在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了,也逐渐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人越来越自信了,这种感觉真好!
  
  案例3:因拥有技能而自信
  记得刚进入职中那会儿,我自暴自弃,真有股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上课睡觉,实践课跑出去打游戏,没事就找同学的茬。因为以我平时的成绩,考入高中肯定是没问题的,没想到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不过,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改变我一生的老师。他问我,职中生除了中考成绩比不上其他高中生外,哪点比他们差呢?通过学习拥有一项可以维持生存的技能,早早经济独立,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你是跟以前的同学比较现在,还是比较未来?一定要说失败,只能说中考失败了,可中考已经过去了,失败也已经过去了,自暴自弃是对自己很不负责的表现。跟老师一次次的交流,让我因失败而晕乎的大脑逐渐清醒。对啊,我学习一项可以养活自己的技能,这应该是件好事啊!职业不分贵贱,一名优秀的钳工和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一样,都是有价值的。只要我努力了,便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成才的路并非只有一条。
  
  想一想
  1.上面的案例有没有让你想到什么呢?不管是什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案例中三位主人公的遭遇有哪些不同?不同的原因你找到了吗?可以写在下面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进入职业中学。这不免让职中学生面临很多社会压力,有一部分学生会自暴自弃、自卑,觉得没有前途。在这些反应中,数自卑最为常见,因职中学生的身份、因未来可能的蓝领生活、因周围充斥着的高中生、因亲戚投来的不屑的眼光……
  那么怎样去逐渐脱离自卑、做到自信自强呢?亲爱的同学,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相信只要不放弃自己,通过努力,即使只是做蓝领,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正如案例3中,那位老师所说的,拥有一项可以谋生的技能是件多么值得自豪、骄傲的事情啊!想想看,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时,你却可以通过双手养活自己,这不值得称赞吗?人的每一段经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有时,阻碍你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并非职中学生的身份或职中的学习生活,而是你对人生的态度。当你把职中学生的身份定义为一种屈辱的话,你的3年(或5年)职中生活将备受煎熬,尽管你试图甩掉职中生的影子,但越是想甩,它反而像血吸虫一样粘得更紧。当你把职中生活看成是你整个人生的一段旅途并接纳的话,那么在别人看来丢人的职中生标签你已经不会在乎。因为你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你有能力把握前进的方向,从而逐渐向自己的理想奔进,现在的经历顶多让自己绕了一下弯路而已。人的前进之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总是像盘山公路一样螺旋式前进。
  亲爱的同学,请记住:自信源于你对自己的态度!
  
  想一想
  1.上面的话语有没有让你想到什么呢?不管是什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是一位即将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你准备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呢?
  A.无所谓B.边走边看
  C.充满信心D.还是觉得丢人E.心态平和地尽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F.其他
其他文献
昨天下午,为了给媒体发一张重要图片,我在我的办公室,和我的领导的办公室之间的一段长度约为50米的走廊里,来回奔跑。突然,“砰”的一声,没有任何防备,我重重地仰面摔倒在刚刚清洁过、水渍未干的地砖上。当时走廊里没有一个人,只有对面办公室的一个女同事,目睹了我狼狈的“跌姿”。等到有人闻声走出来,我已经很淑女地爬了起来,以优雅的准猫步,走进了我自己的办公室。  由此,我得出了关于跌跤的如下思考:  1.你
摘 要:分析了“课课练”的实践意义、运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根据农村中小学生体质的练习探索,提出了基础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灵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肺活量训练、教学技术升级七点实践策略,以期为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提供一些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堂;“课课练”;农村中小学生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课课练”可以很好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006年年底,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先是在11月,北京市有关部门在检测来自河北、湖北等地的红心鸭蛋样本中,发现多个样本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稍后,在另一个大城市上海,有关部门在检测了来自超市、批发市场和部分餐饮单位的30件多宝鱼样品后,发现它们的药物残留全部超标,不得不下令停止销售。人们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上半年,上海还发生过另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瘦肉精事件。那么,除了北京,
摘 要: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就是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生成课程应运而生。教师应该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生成课程的开展,以实现幼儿经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生成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日生活中的生成课程该如何组织与实施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开启,古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较以往增多,逐渐占领语文学习的高地。编者的意图是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吟咏古诗文,涵养高洁志趣,提升精神品质,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为古诗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而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助于深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一步“行走”是古诗文阅读的延伸。核心素养背景下,就古诗文
摘 要:音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唱为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过,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如课堂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低等,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当前小学合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加强小学合唱教学审美情趣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合唱;审美
摘 要: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主要推广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将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从而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英语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技能,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英语的使用语境,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生活化教学,则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可
摘 要: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为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教学主体合理化转移,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多样化的语文课堂。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教学分层设计,从而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优势与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应用   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启蒙、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摘 要:德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新时代的班主任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推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着重分析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期望能够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打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结,以便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策略  
①It is thoughtful of Andy to play his CDs for us.  ②It is clever of Amy to make the birthday cards.   同学们明白上述两个句子的意思吗?这可是在牛津9A Unit1中所学过的句型哟!这两个句子均使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句型:“It is adj. of... to-infinitive”。下面就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