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护理干预结核病患者从医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至2013年在我院筛查确诊结核病患者7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并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观察患者从医行为,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后,从医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较显著提高。结论:将健康管理纳入对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中,针对患者从医性,开展全方位宣教、指导、督查工作,在落实结核患者管理要求及促进康复,防止复发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效果,同时也使专科护理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关键词:健康管理;从医性;护理干预;结核患者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同时,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流动人口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及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等新的挑战。由于许多肺结核患者缺乏结核病预防和治疗常识,往往造成治疗中断或病情复发,因此,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落实结核病防控策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全程规律服药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为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设有预防保健科、传染科共同实施开展结核病发现、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工作。为确保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督导治疗管理,我科将健康管理纳入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从医性,开展全方位宣教、指导、督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院预防保健科筛查确诊结核病患者共计715例。男性474例,女性241例,年龄跨度13-79岁。其中Ⅳ级结核性胸膜炎59例、涂阳患者265例、涂阴患者391例。
2 方法
经我院筛查确诊后患者由专职护理人员立即予以造册登记,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并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实验组除常规措施外,因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开展追踪分析,观察患者从医行为。
3 健康管理措施
3.1统一实施专职人员培训 对从事健康管理人员进行相应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首接负责制;个性化健康宣教计划的制定;系统化健康管理的措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及注意事项。使受训人员掌握现代健康教育最新知识,更新服务理念,明确干预目的,避免操作偏差,准确贯彻全程健康管理要求。
3.2统一规范健康宣教方式 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民族、文化层次、宗教风俗,采取口头宣教、文字宣传(含板报、健康处方、药物服用提醒卡、PPT多媒体资料等)、社区活动(义诊服务、集体授课、健康讲堂等)及电话随访等方式相结合,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对其及亲属予以健康教育和指导。宣教方法可穿插实施,但不可随意删减,必要时应根据个性化宣教计划予以调整,力求患者及家属明确“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是全程、规律、适量、早期、联合用药”, 达到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
3.3统一制定健康管理内容
3.3.1协助掌握疾病基本知识,做好心理辅导 鉴于多数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缺如,对国家相应减免政策不了解,存在盲区、误区。产生恐惧、焦虑、自卑心理,甚至出现隐瞒病史不愿就医治疗、不敢就医治疗、不能持续就医治疗。段琼红等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态度与本病的流行程度密切相关。我科健康管理措施首先对其知识匮乏及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①满足患者及家人心理需求,做好患者隐私保护,缓解其心理社会应激,调节情绪增强适应能力,尽快完成角色转换。②讲解结核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标准化治疗方案和转归,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③介绍国家结核病防控的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打消患者及亲属求医顾虑,积极参与、接受诊治。④宣传结核患者科学系统健康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亲属理解、信任和配合,为增强从医性奠定基础。
3.3.2指导患者坚持规则用药,避免中断治疗 研究表明对初治结核患者只要结核杆菌对药物敏感,遵照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90%~100%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2】,但化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到肺结核治疗的转归。服药依从性差不仅仅会影响疗效,而且还促使病情加重,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因此,须在健康管理内容中特别强调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指导和护理干预。我科针对不同患者结合常规健康宣教知识,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讲解药物作用原理、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规则服药的重要性、长期用药的自我管理方式及自行停药或擅自加减药物的危害。同时,为督导患者能够在家庭或社区中继续完成相应治疗,专职护理人员通过发放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建立治疗记录登记,提供结核健康教育手册和药物服用说明卡、定期不间断电话随访,与患者及家属共同面对疾病,提高遵医行为,达成规律全程治疗。
3.3.3敦促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有效促进康复 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加强结核患者日常管理,采纳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康复及预防传染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疗法是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生活习惯、有效社会支持是促进结核病康复的坚实基础。护理指导者应反复教育、督导患者及家属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做到适时运动、劳逸结合;强调戒烟戒酒,保持积极心态;正确实施消毒隔离措施,避免病菌传播;增强从医行为,做好复查工作,防止疾病复发。
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后,从医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较显著提高。两组对比结果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从医性及满意度比较
讨论
从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通过对结核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只有在治疗中形成医疗意向才能具有良好的从医行为,而良好的从医行为是保障结核病患者接受规范、长期、全程治疗的重要保障。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进行计划、预防和控制,旨在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来满足需求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3】。是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人群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管理社区结核病人,保证结核病人后续治疗效果,增加社区居民预防结核病意识和知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尚处在初期阶段,特别是对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作用还有待系统完善。我科通过尝试,将健康管理纳入对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中,针对患者从医性,开展全方位宣教、指导、督查工作,逐步积累资料,总结分析,改进方法,在落实结核患者管理要求及促进康复,防止复发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提高病患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专科护理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荣惠.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4):1021-1022
【2】高秀明,郑海英.耐多药结核病3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
【3】宋艳丽,谢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1042-1043
关键词:健康管理;从医性;护理干预;结核患者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同时,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流动人口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及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等新的挑战。由于许多肺结核患者缺乏结核病预防和治疗常识,往往造成治疗中断或病情复发,因此,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落实结核病防控策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全程规律服药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为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设有预防保健科、传染科共同实施开展结核病发现、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工作。为确保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督导治疗管理,我科将健康管理纳入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从医性,开展全方位宣教、指导、督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院预防保健科筛查确诊结核病患者共计715例。男性474例,女性241例,年龄跨度13-79岁。其中Ⅳ级结核性胸膜炎59例、涂阳患者265例、涂阴患者391例。
2 方法
经我院筛查确诊后患者由专职护理人员立即予以造册登记,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并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实验组除常规措施外,因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开展追踪分析,观察患者从医行为。
3 健康管理措施
3.1统一实施专职人员培训 对从事健康管理人员进行相应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首接负责制;个性化健康宣教计划的制定;系统化健康管理的措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及注意事项。使受训人员掌握现代健康教育最新知识,更新服务理念,明确干预目的,避免操作偏差,准确贯彻全程健康管理要求。
3.2统一规范健康宣教方式 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民族、文化层次、宗教风俗,采取口头宣教、文字宣传(含板报、健康处方、药物服用提醒卡、PPT多媒体资料等)、社区活动(义诊服务、集体授课、健康讲堂等)及电话随访等方式相结合,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对其及亲属予以健康教育和指导。宣教方法可穿插实施,但不可随意删减,必要时应根据个性化宣教计划予以调整,力求患者及家属明确“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是全程、规律、适量、早期、联合用药”, 达到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
3.3统一制定健康管理内容
3.3.1协助掌握疾病基本知识,做好心理辅导 鉴于多数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缺如,对国家相应减免政策不了解,存在盲区、误区。产生恐惧、焦虑、自卑心理,甚至出现隐瞒病史不愿就医治疗、不敢就医治疗、不能持续就医治疗。段琼红等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态度与本病的流行程度密切相关。我科健康管理措施首先对其知识匮乏及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①满足患者及家人心理需求,做好患者隐私保护,缓解其心理社会应激,调节情绪增强适应能力,尽快完成角色转换。②讲解结核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标准化治疗方案和转归,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③介绍国家结核病防控的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打消患者及亲属求医顾虑,积极参与、接受诊治。④宣传结核患者科学系统健康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亲属理解、信任和配合,为增强从医性奠定基础。
3.3.2指导患者坚持规则用药,避免中断治疗 研究表明对初治结核患者只要结核杆菌对药物敏感,遵照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90%~100%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2】,但化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到肺结核治疗的转归。服药依从性差不仅仅会影响疗效,而且还促使病情加重,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因此,须在健康管理内容中特别强调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指导和护理干预。我科针对不同患者结合常规健康宣教知识,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讲解药物作用原理、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规则服药的重要性、长期用药的自我管理方式及自行停药或擅自加减药物的危害。同时,为督导患者能够在家庭或社区中继续完成相应治疗,专职护理人员通过发放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建立治疗记录登记,提供结核健康教育手册和药物服用说明卡、定期不间断电话随访,与患者及家属共同面对疾病,提高遵医行为,达成规律全程治疗。
3.3.3敦促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有效促进康复 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加强结核患者日常管理,采纳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康复及预防传染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疗法是结核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生活习惯、有效社会支持是促进结核病康复的坚实基础。护理指导者应反复教育、督导患者及家属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做到适时运动、劳逸结合;强调戒烟戒酒,保持积极心态;正确实施消毒隔离措施,避免病菌传播;增强从医行为,做好复查工作,防止疾病复发。
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及系统化健康管理后,从医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较显著提高。两组对比结果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从医性及满意度比较
讨论
从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通过对结核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只有在治疗中形成医疗意向才能具有良好的从医行为,而良好的从医行为是保障结核病患者接受规范、长期、全程治疗的重要保障。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进行计划、预防和控制,旨在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来满足需求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3】。是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人群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管理社区结核病人,保证结核病人后续治疗效果,增加社区居民预防结核病意识和知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尚处在初期阶段,特别是对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作用还有待系统完善。我科通过尝试,将健康管理纳入对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中,针对患者从医性,开展全方位宣教、指导、督查工作,逐步积累资料,总结分析,改进方法,在落实结核患者管理要求及促进康复,防止复发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提高病患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专科护理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荣惠.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4):1021-1022
【2】高秀明,郑海英.耐多药结核病3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
【3】宋艳丽,谢颖.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1042-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