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等级指标的探讨

来源 :中国沙漠 |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xianyutao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级评价指标研究就是对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分等定级,进行质与量的界定,为科学治理、评价、合理利用和监测提供标准,同时,也是建立防沙治沙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植被覆盖率为主导因素,以主要建群种的生活型、结构配置、生物结皮和土壤发育等作为辅助性指标,分别制定了我国不同气候区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指标。体现了指标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对评价我国防沙治沙成果和监测沙漠化土地动态具有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短期应用氯吡格雷是否有抑制ADP诱导血小板释放可溶性CD40配体(sCD4
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指出了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3个突出问题,即信息环境问题、信息人才问题和信息鸿沟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目的探讨婴幼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人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婴幼儿供肾成人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免疫抑制剂应用和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
在对库姆塔格沙漠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天然梭梭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结构、分布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自然生存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南缘地带为梭梭群落的分布定居区。由于生境及地貌类型的不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随着植被类型由东部山前荒漠草原向西部典型荒漠植被类型过渡,梭梭群落相对数量及相对盖度增大,由伴生种转化为建群种。水分是影响梭梭种群自然生长及更新的主导因素,成龄梭梭的生长差异性表
利用1961—2002青海河湟谷地11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区气候要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河湟谷地各季节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比60年代偏高了0.4~0.8℃,冬季增温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90年代比60年代偏少17.2mm。地表蒸发量80~90年代比60~70年增多。90年代青海河湟谷地秋季和春季降水量减少,使得秋季和春季干旱发生的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