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戏祥符调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承和发展的历程中,能够为各阶层观者所接受,既有草台班子走街串巷,把戏送到市井百姓和乡野村夫的家门口;又有名角大家在富丽堂皇的大剧院演出,台下观者不乏达官贵人、各界名流。经过一代代戏剧家的完善,豫剧最终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剧种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原文化的名片,是河南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说豫剧,就不能不提祥符调。资料显示,祥符调在北宋时期成形,元明时期不断发展,到清代形成比较完善的、风格明显的剧种。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标准的中州正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在豫剧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开封是祥符调的摇篮
   祥符调雏形成型于北宋时期,有政治和地域的因素。
   开封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是河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北宋时期,都城开封形成了中国较早的城市模式,这时期的开封,商业发达,市民阶层迅速崛起,与城市功能相配套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也应运而生。祥符调也就在这个时期有了最初的形态。
   “祥符”,源自公元1008年。这一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作为首都东京附属城郭的开封县,改名为祥符县。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作为供人们娱乐生活需要的“瓦肆勾栏”便应运而生,大的勾栏可容数千观众。祥符调的滥觞,即是诞生于瓦肆勾栏之间的唱腔唱调,那时候的戏,被后世称为梆子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中元节,勾栏瓦肆乐人从七月初八到七月十五连续上演《目连救母》杂剧八天,而且“观者倍增”。由此可见这剧目是多么吸引人。当时上演的剧目,就是祥符调的雏形。
   文脉绵延千年不断
   河南大学地方戏曲研究所所长张大新研究祥符调音韵时发现,到元代的1324年,一位叫周德清的文人,根据中原语音的特点,编纂《中原音韵》一书,全书共分十九个韵部。这部书成为戏曲作家作曲押韵、审音辨字的书,算是我国最早的北方曲韵韵书。朝代更迭,但是文化的脉络一直未断,这个时期的开封文人根据这本书,制定了当地戏曲的曲韵与曲谱,并以“祥符”二字显示地域特征。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利用戏曲文化的特点,通过戏曲表演进行教忠劝孝,戏剧文化气息浓郁。古都开封是宋、金杂剧的发祥地,这时迅速恢复了戏剧中心的地位。历史记载,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赴其封地开封时,皇上“亲拨二十七户”乐人,“随驾伺候奏乐”。后世称周宪王的皇孙朱有燉袭爵驻汴,他是个著名的杂剧作家,“暇则制乐府,被新声,梁园仕女弦歌之”。周宪王一生致力于戏曲,在他的不懈推动下,戏曲一路走红,开封也成为全国的戏曲中心。
   今年八十六岁高龄的开封市剧作家杜政远对祥符调有深入研究。他在研究文献时发现,清朝乾隆年间,河南籍作家李绿园创作了长篇小说《歧路灯》,书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开封,其中提到当时民间异常活跃的“土梆戏”。而在乾隆年间的《杞县志》中,也记载着在民众中盛行的这种“土梆戏”。另外,在《清稗类钞》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经过戏曲史学家考证,这种“土梆戏”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戏曲门类的祥符调豫剧,也叫河南梆子。
   杜政远认为,祥符调在开封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开封有历史留下的灿烂而厚重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脉络一直未断。元代有不少开封籍的杂剧作家,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中年就是在开封一带度过的。“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的关汉卿,许多剧本都是以汴梁为背景。在《绯衣梦》一剧中,他特意赞美了汴梁的美景。明代更不用说,周宪王的皇孙朱有燉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至今,图书馆里还留有他的杂剧三十一种。清代,随着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南曲、北曲都云集开封,争奇斗艳。其中,有一些声腔与当地的戏曲声腔融合在一起,便嬗变出一个新的剧种:土梆戏。由于土梆戏是诞生在祥符的地面上,人们便亲切地称它为祥符调。
   生生不息的艺苑奇葩
   杜政远说,祥符调有明显的艺术特色。首先,它最具民间特色,是豫剧中最早的唱腔,听起来婉转、流畅、匀称、自然;其次,又因为它诞生于民间,以民间小调为基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易学易唱,容易流行、传播,很快便崛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跻身戏曲艺术之林。
   很快,祥符调便发展成一定规模,出现了专门教授祥符调的科班来培养戏曲演员。豫剧老艺人中流行一句行话:“祥符调,不用问,不是蒋门是许门。”这是指祥符调作为独立剧种崛起之后,到乾隆末年便分成蒋门、许门两大科班。蒋门科班在开封南的朱仙镇,许门科班在开封北的清河集(今屬封丘县)。蒋门、许门都培养出了很多弟子,实力很雄厚,活动范围也十分广泛,有“内十”“外八”之说。“内十”是指距离开封比较近的十个地方,“外八”指距离开封相对较远的八个地方。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蒋门、许门所在地均被水淹。朱仙镇周围一片汪洋,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当时的掌门人蒋扎子被迫率领科班向东迁徙。许门在清河集也难以维持,但其掌门人许老六仍坚持在开封一带活动,靠微薄的收入维持戏班的生存,生活极其艰难,但是也没有中断科班,为祥符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蒋门科班背井离乡后,首先将祥符调传到商丘,他们结合当地的方言发音和群众的欣赏习惯,对祥符调稍作调整,形成了豫剧一个新的流派——豫东调;经鲁西南曹县一带传至豫北,又形成了另一流派——高调;传至漯河、周口、许昌一带,形成了豫南流派——沙河调;传到洛阳、密县附近的,和当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调。这些,便是豫剧后来的主要地域流派。
   由此可见,祥符调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它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派生出新的豫剧流派。祥符调是豫剧中最早形成的艺术流派,这一事实,已被众多戏剧史学家和研究者认定。
其他文献
文章以基金会中心网2017年12月31日按照货币资金排名前100家基金会为研究对象,逐一收集并整理、比较了各家基金会官方网站披露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以此了解当前我国
<正>为了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积极引导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化之路,努力创造"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的学校发展新局面。2014—2015学年,安徽省五河县教体局
分析了以齿轮传动为主体的平转浸出器传动方式,采用齿轮变位的方法优化齿轮传动系统。依据设备设计制造实践经验,保证传动系统生产制造安装精度。设计完成的变位齿轮平转浸出
山东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近日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 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该名女生突然昏厥,尽管在医院抢救两天多,仍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该案进行侦破。(8月24日 《齐鲁晚报》)  对于18岁的徐玉玉来说,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却在花一样的年纪猝然凋零。逝者已逝,我们不能再对这位单纯善良的女孩苛责些什么,
"说教式"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本文基于《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分析,以本校地信20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本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三段式教学法",即:理论教学、实验演练、校外实践三个阶段并加以实践。通过2012级学生在三个阶段学习的表现与往届2008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研
我国在考虑具体国情下秉持原则导向和国际趋同的理念,于2017年7月5日正式发布《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文章对比了新收入准则"资产负债观"和现
种子破碎率将直接影响种子净度、发芽率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种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探讨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降低种子破碎率的措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并不高,尤其是物流成本,一般在期间费用中直接抵减,忽略了物流成本的结构特点,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性不高。基于此,文章以中小制造业企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