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公民的需求及文明程度与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社区或小区建设也在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规范,但是在消防安全现状却不容乐观。
【关键词】社区 消防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6-0308-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当前,社区的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益齐全,社区居民数量日益增多,搞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搞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1 社区消防安全现状
(1)社区功能齐全,行业增多,火灾危险性增大。当前社区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随着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店、小工厂、小作坊不断涌现,社区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供人居住向经营、生活娱乐、人文景观等方面转化,社区内的各种行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应有尽有,相当齐全,从而使社区的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大,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
(2)社区消防安全通道经常被堵塞或占用。社区对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有的社区为便于管理,禁止机动车辆随意进入,便在社区入口安上铁栅栏、石礅等,只能让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得进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进行扑救,延误救火时机。此外社区内一些小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修车摊等也见缝插针,占用着消防通道。
(3)社区内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状况差。社区内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疏散楼梯,加上有的居民经常将家中的自行车、破旧家具、纸箱等堆放在楼梯间和通道上,甚至在通道上搭盖厨房、储藏室等占用了疏散楼梯,如果底层住户发生火灾,楼上各层人员将难以从疏散楼梯顺利疏散。再者居民为了家中防盗,在门窗上均安装了比较坚固的防盗门和铁栏杆,这样既不利于安全疏散,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4)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家庭火灾隐患增多。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有的居民不知道消防队是干什么的,火警电话是多少,更不会使用任何灭火器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大功率电器增加,而普通家庭的电器线路敷设很少采取穿管保护措施,家庭装修大量采用三合板、高分子材料等可燃材料,居民家庭现在普遍使用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但对它们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经常存在不正确使用和违章操作等现象,致使火灾隐患大量增加,家庭火灾起数上升。
(5)社区内消防设施器材严重损坏和不足。有的社区由于规模小、开发早,未设置任何消防设施和器材。有些小区即使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由于开发公司或物业管理部门对此疏于管理,不按照要求维修、检测、保养,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盗窃等原因,使住宅楼内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大部分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一旦家庭起火,做不到对初起火灾进行有效扑救,极易使小火酿成大灾。
2 采取的对策
(1)成立社区消防工作组织:成立由居委会、警务室、物业管理单位、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的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对居民家庭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工作,并确定一名社区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义务消防队,主要由社区保安组成,可购置简单的消防器材如:轻便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可快速及时处理初期火灾;确定1—2名义务宣传员,负责社区和家庭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2)消防部门要主动出击,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积极性。消防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深入到社区、指导社区开展“平安社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消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社区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要帮助社区成立义务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工作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现在的社区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部门要帮助社区制定定期检查巡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和消防安全奖惩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
(4)加大消防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社区民警、义务消防员的消防工作能力。各级消防部门,特别是基层消防科要加强对社区民警、义务消防员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培训,适时进行灭火演练,保证社区民警熟悉消防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社区消防工作。义务消防员要做到"一熟三会",即熟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会使用简单的灭火器、会扑救一般家庭火灾。
(5)定期开展查隐患、保平安活动,确保社区消防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在基层消防科的指导下,志愿消防队伍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检查家庭住户的用火、用电、用气情况,电气线路的维修和家庭装修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通过重点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组织的联检互查,不断查改本单位和部门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致灾因素。二是开展清理消防通道保畅通活动。通过拆除或改造影响居民安全疏散的防盗窗,清除居民楼梯内的堆积物品,清除地面垃圾、高空障碍等阻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保持安全疏散和消防车道畅通无阻。三是实施家家户户配置灭火器工程。家家户户配置灭火器是一项影响深远、难度较大的工程,采用政府补贴一点,生产单位让利一点,居民和社区投资一点的办法,将灭火器配置工程实施起来,增强家庭抵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0
[2] 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2001.9
[3]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2003.9
【关键词】社区 消防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6-0308-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当前,社区的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益齐全,社区居民数量日益增多,搞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搞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1 社区消防安全现状
(1)社区功能齐全,行业增多,火灾危险性增大。当前社区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随着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店、小工厂、小作坊不断涌现,社区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供人居住向经营、生活娱乐、人文景观等方面转化,社区内的各种行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应有尽有,相当齐全,从而使社区的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大,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
(2)社区消防安全通道经常被堵塞或占用。社区对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有的社区为便于管理,禁止机动车辆随意进入,便在社区入口安上铁栅栏、石礅等,只能让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得进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进行扑救,延误救火时机。此外社区内一些小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修车摊等也见缝插针,占用着消防通道。
(3)社区内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状况差。社区内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疏散楼梯,加上有的居民经常将家中的自行车、破旧家具、纸箱等堆放在楼梯间和通道上,甚至在通道上搭盖厨房、储藏室等占用了疏散楼梯,如果底层住户发生火灾,楼上各层人员将难以从疏散楼梯顺利疏散。再者居民为了家中防盗,在门窗上均安装了比较坚固的防盗门和铁栏杆,这样既不利于安全疏散,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4)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家庭火灾隐患增多。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有的居民不知道消防队是干什么的,火警电话是多少,更不会使用任何灭火器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大功率电器增加,而普通家庭的电器线路敷设很少采取穿管保护措施,家庭装修大量采用三合板、高分子材料等可燃材料,居民家庭现在普遍使用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但对它们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经常存在不正确使用和违章操作等现象,致使火灾隐患大量增加,家庭火灾起数上升。
(5)社区内消防设施器材严重损坏和不足。有的社区由于规模小、开发早,未设置任何消防设施和器材。有些小区即使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由于开发公司或物业管理部门对此疏于管理,不按照要求维修、检测、保养,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盗窃等原因,使住宅楼内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大部分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一旦家庭起火,做不到对初起火灾进行有效扑救,极易使小火酿成大灾。
2 采取的对策
(1)成立社区消防工作组织:成立由居委会、警务室、物业管理单位、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的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对居民家庭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工作,并确定一名社区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义务消防队,主要由社区保安组成,可购置简单的消防器材如:轻便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可快速及时处理初期火灾;确定1—2名义务宣传员,负责社区和家庭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2)消防部门要主动出击,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积极性。消防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深入到社区、指导社区开展“平安社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消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社区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要帮助社区成立义务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工作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现在的社区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部门要帮助社区制定定期检查巡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和消防安全奖惩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
(4)加大消防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社区民警、义务消防员的消防工作能力。各级消防部门,特别是基层消防科要加强对社区民警、义务消防员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培训,适时进行灭火演练,保证社区民警熟悉消防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社区消防工作。义务消防员要做到"一熟三会",即熟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会使用简单的灭火器、会扑救一般家庭火灾。
(5)定期开展查隐患、保平安活动,确保社区消防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在基层消防科的指导下,志愿消防队伍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检查家庭住户的用火、用电、用气情况,电气线路的维修和家庭装修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通过重点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组织的联检互查,不断查改本单位和部门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致灾因素。二是开展清理消防通道保畅通活动。通过拆除或改造影响居民安全疏散的防盗窗,清除居民楼梯内的堆积物品,清除地面垃圾、高空障碍等阻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保持安全疏散和消防车道畅通无阻。三是实施家家户户配置灭火器工程。家家户户配置灭火器是一项影响深远、难度较大的工程,采用政府补贴一点,生产单位让利一点,居民和社区投资一点的办法,将灭火器配置工程实施起来,增强家庭抵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0
[2] 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2001.9
[3]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