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多肽介导TGF-β/samds对心梗后心肌缺血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鹿茸多肽(velvet antler peptide, VAP)对冠状动脉左前降肢结扎后心肌梗死缺血及纤维化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阐明VAP介导TGF-β/samds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MI group)、卡托普利阳性药对照组(KTPL group, 30 mg/kg)、鹿茸多肽低、中、高剂量组(VAP group, 100、200、300 mg/kg)。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肢结扎法复制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制备模型3 d后大鼠经口服(灌胃)给药,灌胃1 mL/d,连续28 d。末次给药2 h后,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无菌采血并离心取血清。心电图分析其心肌损伤程度。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切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ollagen Ⅰ、CollagenⅢ、TGF-β1、Smad7、Smad4、Smad2/3、p-Smad2/3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心电图分析表明,通过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形成的变化提示心肌损伤。HE染色发现,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横向条纹消失,细胞肿胀破裂、坏死,细胞核变形移位;与MI组相比,KTPL组和VAP组大鼠心肌病理学形态明显改善。ELASA法检测,与SHAM组相比,MI组大鼠的CK-MB、cTnT和cTnI含量被明显诱导(P<0.01);与MI组相比,KTPL组和VA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K-MB、cTnT和cTnI含量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与SHAM组相比,MI组大鼠通过上调TGF-β1、Smad7、Smad4、Smad2/3、p-Smad2/3、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蛋白表达水平及下调Smad7表达水平导致心肌损伤(P<0.01);与MI组比较,KTPL组和VAP组大鼠显著下调TGF-β1、Smad2/3、p-Smad2/3、Smad4、Collagen I、Collagen Ⅲ蛋白表达水平及升高Smad7蛋白表达量,改善纤维化(P<0.01)。结论 心肌缺血梗死大鼠能激活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过卡托普利及鹿茸多肽给药后可抑制TGF-β1、smads蛋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鹿茸多肽(VAP)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保护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及纤维化损伤。
其他文献
行政协议兼具行政性与合同性,在行政协议解除制度中具体体现为直接适用行政优益权模式和参照适用民事法律规范解除权模式。行政优益权应当具有地方行政程序规定、办法或者特定领域单行立法的明确上位法基础,并且遵守行政协议解除程序和正当程序原则。《行政协议规定》第27条第2款规定了参照民事法律规范的要件,不过仍然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应当如何选择民事法律规范并进行修正;第二,法院在审理行政协议解除案件时应当从
线条是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造型元素,因为线条的简洁、方便、随性、直接而使用甚广,可称为第一形式语言。因其本身具有抽象意味,在中西绘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无论是西方的写生模仿还是东方的以神写形,线条这一造型元素也应当首当其冲,功不可没。中国古代艺术的“线条艺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感性,象征性和民族性。在当今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大环境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继承这么简单,离经而不叛道的做法才是当今艺术
活性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较窄的孔隙分布和可再生吸附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其在环保、电极材料、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至今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性能和结构因制备方法不同的差异很大。但是近年来尚未有文献系统的报道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前驱体的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其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技术、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
低光照图像增强目的是从低光照条件下恢复细节完整的图像,并逐渐成为计算机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图像成像的质量对于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等场景至关重要, 且在相关行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研究低光照图像增强,首先对传统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进行详细的分类阐述与分析,接着列举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方法,对所用到的各种网络以及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将所提到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对比。随后又对数据
本文意在研究行政协议发生纠纷时如何通过和解机制予以解决,以和解机制的法律属性为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行政协议纠纷的和解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行政协议纠纷的传统与现行解决模式、局限性及其理论与实践的构建,形成以和解机制为主,裁判方式为辅的救济模式,以搭建良性有效的行政协议纠纷和解机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传统行政协议纠纷解决模式与现行行政协议纠纷解决模式分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