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一个群体住宿的特殊公共场所,频繁发生的失窃案件有其不 同的特点和多种原因。打造全方位的立体安全防护网络,营造平安住宿环境,必须不断分析 客观形势,实施多方协作、相互融通、齐抓共管的公寓安全管理模式,采取切实措施,强化 并落实各方安全责任。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公寓 防盗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2-107-02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的时间在公寓里面度过,公寓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 ,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由于整个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复杂、 住宿学生集中且思想多元、公寓日常管理不严等原因,学生公寓也成为校园内最易发生失窃 被盗案件的主要场所。公寓失窃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及学校稳定,日益 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学生公寓失窃案件的特点
  
   作为学生在校集中住宿的场所,学生公寓失窃案件与一般小区或其他公共场所相比,具 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1.时间集中。由于一般短假或夜间,学生没有上课的时段,每个学生公寓基本有 人住守,小偷不敢轻易下手。学校寒暑假等长假期间,学生贵重物品携带回家或集中保管存 放,盗窃收益不大,一般也不会发生失窃。学生公寓失窃一般发生学生在学校正常学习和生 活期间,而且多发生于上午或下午第一、二节课,学生集中上课时间。另外,老生离校和新 生入学期间,由于人员进出频繁,闲杂人员易趁机混入公寓伺机盗窃。
   2.连续作案。由于目前学生公寓普遍采取按院系、分年级统一集中住宿,一层楼多个宿 舍学生往往同时集中上课,多个宿舍连续失窃的案件呈现多发态势,特别是建筑结构复杂、 弯道死角较多的大型联体公寓更易发生此类案件,引起的震动和不良影响也更为严重。
   3.手段多样。盗窃分子摸清学生住宿的时间规律,采取毒辣手段,撬开门锁或翻窗入室 实施大胆盗窃时有发生;采取“钓鱼”,将晾在走廊、阳台等处的衣物盗走,也是常见的失 窃方式。另外,主人不在或主人虽在公寓但稍有不备,小偷乘虚而入,顺手牵羊偷走手机、 相机等小件贵重物品,在公寓失窃案件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还有偷配钥匙,预谋行窃的。
   4.责任难分。由于学生公寓住宿人数众多,学生之间和门卫值班人员短期内无法全部认 识住宿学生,部分外来小偷以找人、卖东西等名义或直接冒充本栋住宿学生混入宿舍行窃。 同时,由于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部分学生一时见利忘义、铤而走险实施作案。因 此,公寓失窃后,由于内盗外盗责任主体不易区分,无法明确责任。
  
  二、当前高校学生公寓失窃多发的原因分析
  
   学生公寓失窃案件不断呈现多发、易发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和不断开放的校园,是学生公寓失窃的大环境。当前,社会治安 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暴力犯罪、盗窃、抢劫、经济犯罪等,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和生活安全感。以上犯罪案件中又以盗窃案件为多,占了80%以上。一段时期以来,高校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内部治安相对单纯安定。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校园日益呈现社会化格局,内部治安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 响。校园的日益对外开放,高校与社会的接触更加频繁,大量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流动人口 素质参差不齐,鱼目混珠,防不胜防。
   2.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不足,为盗窃分子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大 学生长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了解不够,缺乏许多基本的自我安 全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贵重物品保管不当,随意丢放而脱离自己的视线,因此 常被顺手牵羊者轻易得手。对陌生人缺乏警惕,甚至部分学生不遵守管理规定,私自留宿外 来人员、为他人配制本宿舍钥匙等,离开宿舍不及时锁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上这些,为 盗窃分子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也是造成学生公寓容易失窃的主观原因。
   3.公寓硬件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安防设备。考虑防火安全或建筑美观等原因,学生公 寓通道出口多、建筑结构复杂,巡视死角多,小偷易于藏匿或逃脱,部分门窗及外走廊缺乏 防护设施,盗窃分子攀爬容易。另外,由于住宿人数众多,人员进出缺乏門禁系统,外来人 员不易分辨,同时,由于没有内部监控设施,外盗作案、内盗也会同时混水摸鱼。
   4.管理不严,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目前,大部分公寓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年龄 结构偏大,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对进出的可疑人员不能 及时发现,对宿舍检查巡视不深入、不细致,导致人员、物品进出管理和安全巡视制度的落 实大打折扣。
   5.个别学生侥幸盗窃,甚至走上不归路。随着复杂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 大,大学生个体构成也出现多元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学生存在道德、经济、心理状况等 各方面的不平衡,部分学生缺乏法制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个人价值观一时产生偏差实施盗 窃,甚至凭着侥幸心理走上长期盗窃的不归路。
  
  三、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防盗的对策
  
   1.构建“五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安全防范机制。公寓安全防盗是全校的大事,单靠少 数部门的有限力量根本无法保证安全,甚至在发生问题时出现相互抱怨和推委。做好工 作的前提是后勤、学工、保卫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及住宿学生的相互理解与融通协作,共同 构建后勤、学工、院系、保卫、学生“五位一体”、群策群防、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 防范机制,做到事务管理、思想教育和自我成材的有机结合,克服管理与教育脱节、各方信 息不畅通的现象,增强公寓安全管理的生命力。后勤部门重点保证公寓人员进出管理及内部 巡视检查,主动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反馈矛盾和问题,争取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学工部门及各院系重在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文明有序住宿, 协助做好各项应急处理;保卫部门则要加强校园整体治安及对公寓的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 全责任;学生自治组织要与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营造民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氛围,调动学 生参与公寓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2.严格人员进出管理,防止外盗、震慑内盗。公寓失窃案件中外盗与内盗相互交织、责 任难分。外盗得到有效防止后,内窃人员也不敢轻易混水摸鱼。目前,公寓防盗重点在防止 外盗的的基础上,震慑和减少内盗。一方面,加固寝室门锁,落实防踹、防撬、防插“三防 ”要求,提醒学生加强警惕,同时,减少公寓公共进出口,在公寓楼外围增设防爬装置,另 一方面,公寓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尤其是在学生集中上课的关键时段,要加大 内部巡查范围和频次,杜绝闲杂人员进出。条件好的高校,可以人防、技防结合,引进刷卡 或指纹门禁系统,或者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帮助管理人员有效掌握人员进出和公寓内部公共 区域人员活动情况。
   3.优化公寓管理人员队伍,强化安全值班管理。目前高校公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年纪偏 大、体力较差、文化素质低的现象,人员进出管理和内部巡视检查制度往往落实不是十分到 位,更无法承担对部分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学生平等交流的能力。同时,由于公寓管理 人员上岗及吃住睡全在值班室,工作时间与私务时间难以区分,容易造成人员脱岗管理断档 现象。加强公寓安全管理,一方面必须优化公寓管理人员队伍,充实体力好、文化较高、责 任心强的年轻同志,同时,要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快速掌握住宿学生情况 、多方有效沟通能力、安全管理技能和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改变 值班人员上岗方式,明确各人上岗时间区段,对部分大型公寓适当增加流动岗人员,同时, 大楼内部卫生保洁人员也可以承担兼职安全巡视员职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全面落实“ 谁在岗、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
   4.调整住宿安排,实行年级“插花”住宿。目前,学生在公寓内的住宿都是按院系分班 级集中住宿,学生集中上课时间,往往会出现整层公寓空无一人的现象,盗窃发生时无人知 晓,而且常常是连续多个宿舍同时被窃。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可以在安排住宿时,同一 院系住不同楼层、不同班级间隔住宿,一方面,有利于不同院系、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日常 学生、生活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基本可以保证每层公寓不同区域时刻有人,增加盗窃分 子作案時间难度,更可以避免多个宿舍连续被盗的发生。
   5.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大学生是公寓住宿的主人,也是失窃案件的 直接受害者。由于学生群体住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公寓防盗主导力量的大学生,缺乏 基本的安全防范责任意识,往往忽视自身的作用和责任。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增 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防范能力,安全防盗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着“教 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公寓管理和学工部门应尽力履行告知责任,在公寓公共场所, 张贴安全标语和警示标牌,将安全知识、管理制度向学生进行友善提醒,把对学生的安全教 育制度化、日常化,帮助学生居安思危,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让坏人 有机可乘,尽量避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有针对性 地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保护自己的同时,不去侵犯 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危害社会,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面临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公寓防盗工作不能一劳永逸, 只有不断分析客观形势和不断变化的不安全因素,积极摸索内在规律,实施多方协作、齐抓 共管的公寓安全管理模式,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才能打造全方位的立体安全防护网络 ,才能切实保障学生住宿安全。
  
  参考文献:
  1.宋江浩.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高教高职研究,2007(34)
  2.章学军.高校内盗案件及其对策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5(2)
  3.刘仁忠,蔡贤浩.关于高校校园治安问题的调研报告. 湖北社会科学,2006(12)
  4.沈惠章,李赛杰. 新形势下高校治安问题探析.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3)
   5.刘仁忠,李文渊,蔡贤浩.高校多发性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学习月刊,2006(11)上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责编:纪毅)
其他文献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普通衣食,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开拓创新,年轻有为,激情澎湃。他是一个大学老师,三尺讲台,挥洒汗水;他又是一个建筑钢结构抗震研究专家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提出了图书馆信息服
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碧翠欲滴的城市绿地,纵横通达的城区道路,恢宏大气的空间格局……这一切,都记录着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镌刻着城市规划者们的闪光足迹,凝结着他们
【目的】比较梗阻性黄疸手术后不同脂肪乳剂剂量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成:①不含脂肪乳剂组14例;②低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③高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术
吴大鸣,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1982年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北京化工大学工作,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多年来从事聚合物成型原理及装备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作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