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的大街上,很安静。除了女巫格塔轻盈的脚步声,就只听见路边草丛里的虫子唧唧唔唔地轻声说话。
女巫格塔背上搭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包。里面是她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一个白白胖胖,刚刚从被窝里捞出来,还带着热乎乎棉被味的小女孩。
格塔昨天刚从女巫学校毕业。第一次单独行动,她兴奋又紧张。
马上到家了,格塔默念《女巫手册》“吃小孩篇”的下一个步骤——
第四步:将布袋打开,把小孩倒在地板上。
回到家里,格塔把布袋放下。袋口还没完全松开,小女孩就像一个肉球一样滚了出来。
格塔皱了皱眉头,手册上不是说要“把小孩倒出来”吗?
格塔拎着软塌塌的袋子,倒着抖了抖,倒出了一块臭烘烘的尿布。
“对不起,我尿尿了。”小女孩一脸抱歉地说。
格塔捏着鼻子,用指甲尖拎着尿布,打开窗户,丢了出去。
就一转身的工夫,小女孩却不见了。床底下,没有。柜子里,没有。门后面,也没有。
突然,砰的一声,墙角的女巫扫帚倒下来。格塔吓了一大跳。小女孩就站在扫帚后面,哈哈大笑。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格塔觉得。
她把《女巫手册》翻出来,打开,上面写着:
第五步:小孩倒出来之后,会嚎啕大哭。
第六步:耐心地等一会儿,让小孩哭上一阵。(重要注释:哭得越凶,营养价值越高。睡梦中的小孩、安静的小孩没有味道,就像木头渣子一样毫无价值。)
对,就是这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个小孩不哭呢?
听女巫学校的师姐们说,只要小孩进了女巫的房间,就会大哭。一个比一个哭得凶,像比赛一样。
如果小孩不哭,怎么办?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这个问题。
格塔把《女巫手册》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也没有找到一丁点线索。
在格塔翻书的工夫,小女孩把柜子里的女巫假发翻了出来。等格塔发现的时候,小女孩已经把长长的假发顶在了自己的头上。
小女孩那么小,头发那么长,连脚踝都快被遮住了。只看见一双小小的脚板咚咚咚走过来,走过去。
格塔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听到笑声,小脚板跑得更快了。
不行,我得赶紧想个办法,怎么弄哭她呢?格塔想。
格塔冲过去,一把抢走了小女孩头上的假发,恶狠狠地说:“小东西!不许动我的道具!”
小女孩愣了愣,嘴巴扁了扁,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哈哈哈……这么容易搞定啊!格塔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
一高兴,就容易忘乎所以。格塔收道具的时候,不小心踢到了屋子中间的女巫扫帚,扫帚重重地摔在地上。
哎呦,哎呦呦!格塔坐在地上,捂着额头上的包,疼得直叫唤。
这时,刚刚还愣在一旁的小女孩冲了过来。她用小手揉了揉格塔头上的包,一边揉,一边撅起嘴巴,不停地吹。
热乎乎的小嘴巴,吹出来热乎乎的一点点风,吹在头上,暖洋洋的,感觉怪舒服的。
“我妈妈说,摔疼了,吹一吹,就不疼了。”小女孩说。
妈妈?格塔愣住了。她想起自己还是个小女巫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女巫妈妈也是这样告诉她的。吹一吹,就不疼了。
女巫吹出来的风,是有魔法的风。多大的包,一吹,就没有了。
格塔摸了摸头上,包还在。她疼得龇牙咧嘴。
“要是我妈妈,会煮一个鸡蛋,涂成红色。用红鸡蛋在这里滚一滚,就好了。”小女孩指了指格塔的头,说。
哦,真的吗,红鸡蛋的魔法?真想学一学。格塔想。
看到格塔很有兴趣的样子,小女孩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我妈妈”。
“我妈妈最会烙饼了。我烧火,柴火烧得旺旺的。烙出来金黄金黄的玉米饼,又香又甜。”
哦。我妈妈也会烙饼啊。搓个面团,在手心摊开,拍一拍,吹一下,煎脆饼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一丁点柴火也不用。可好吃啦。
格塔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她想起还是小女巫时,贪玩的自己,一丁点跟妈妈学东西的耐心也没有。直到今天,她自己做的饼不是硬得像石头,就是软塌塌的,一点味道都没有。
好想妈妈啊。格塔抽了一下鼻子,心里有点酸溜溜的。
“喂,你想你妈妈吗?”格塔问小女孩。
刚才还在“我妈妈”这个,“我妈妈”那个,眉飞色舞的小女孩突然闭上了嘴巴。她怔怔地看了看格塔,又四处张望了一下,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呜——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她哭了。
格塔却觉得自己一点食欲也没有。除了妈妈亲手做的烙饼,她现在什么都不想吃。
小女孩不停地哭。我该拿她怎么办呢?格塔想。
“别哭了,别哭了。”格塔轻轻地拍了拍小女孩的背。她努力回忆小时候妈妈哄自己的举动。
小女孩突然扑上来,抱住格塔,哭得更凶了。
格塔从来没有抱过小孩。她也从来没有看到女巫抱过小孩。通常,女巫都把小孩放在背上的大布袋里。
小女孩胖胖的小胳膊抱着格塔的脖子。她的手软软的,热乎乎的。
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抱着我的。格塔想。
她就这样抱着小女孩,走出门去。
走啊走啊,小女孩就慢慢靠在格塔的肩膀上睡着了。
当格塔轻手轻脚地把小女孩放回被窝里时,窗外的天已经亮了。
清晨的第一束阳光悄悄地跑进房间,照在小女孩长长的睫毛上。那上面,还闪烁着一滴小小的泪珠,像露珠一样,清澈,晶莹。
女巫格塔背上搭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包。里面是她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一个白白胖胖,刚刚从被窝里捞出来,还带着热乎乎棉被味的小女孩。
格塔昨天刚从女巫学校毕业。第一次单独行动,她兴奋又紧张。
马上到家了,格塔默念《女巫手册》“吃小孩篇”的下一个步骤——
第四步:将布袋打开,把小孩倒在地板上。
回到家里,格塔把布袋放下。袋口还没完全松开,小女孩就像一个肉球一样滚了出来。
格塔皱了皱眉头,手册上不是说要“把小孩倒出来”吗?
格塔拎着软塌塌的袋子,倒着抖了抖,倒出了一块臭烘烘的尿布。
“对不起,我尿尿了。”小女孩一脸抱歉地说。
格塔捏着鼻子,用指甲尖拎着尿布,打开窗户,丢了出去。
就一转身的工夫,小女孩却不见了。床底下,没有。柜子里,没有。门后面,也没有。
突然,砰的一声,墙角的女巫扫帚倒下来。格塔吓了一大跳。小女孩就站在扫帚后面,哈哈大笑。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格塔觉得。
她把《女巫手册》翻出来,打开,上面写着:
第五步:小孩倒出来之后,会嚎啕大哭。
第六步:耐心地等一会儿,让小孩哭上一阵。(重要注释:哭得越凶,营养价值越高。睡梦中的小孩、安静的小孩没有味道,就像木头渣子一样毫无价值。)
对,就是这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个小孩不哭呢?
听女巫学校的师姐们说,只要小孩进了女巫的房间,就会大哭。一个比一个哭得凶,像比赛一样。
如果小孩不哭,怎么办?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这个问题。
格塔把《女巫手册》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也没有找到一丁点线索。
在格塔翻书的工夫,小女孩把柜子里的女巫假发翻了出来。等格塔发现的时候,小女孩已经把长长的假发顶在了自己的头上。
小女孩那么小,头发那么长,连脚踝都快被遮住了。只看见一双小小的脚板咚咚咚走过来,走过去。
格塔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听到笑声,小脚板跑得更快了。
不行,我得赶紧想个办法,怎么弄哭她呢?格塔想。
格塔冲过去,一把抢走了小女孩头上的假发,恶狠狠地说:“小东西!不许动我的道具!”
小女孩愣了愣,嘴巴扁了扁,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哈哈哈……这么容易搞定啊!格塔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
一高兴,就容易忘乎所以。格塔收道具的时候,不小心踢到了屋子中间的女巫扫帚,扫帚重重地摔在地上。
哎呦,哎呦呦!格塔坐在地上,捂着额头上的包,疼得直叫唤。
这时,刚刚还愣在一旁的小女孩冲了过来。她用小手揉了揉格塔头上的包,一边揉,一边撅起嘴巴,不停地吹。
热乎乎的小嘴巴,吹出来热乎乎的一点点风,吹在头上,暖洋洋的,感觉怪舒服的。
“我妈妈说,摔疼了,吹一吹,就不疼了。”小女孩说。
妈妈?格塔愣住了。她想起自己还是个小女巫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女巫妈妈也是这样告诉她的。吹一吹,就不疼了。
女巫吹出来的风,是有魔法的风。多大的包,一吹,就没有了。
格塔摸了摸头上,包还在。她疼得龇牙咧嘴。
“要是我妈妈,会煮一个鸡蛋,涂成红色。用红鸡蛋在这里滚一滚,就好了。”小女孩指了指格塔的头,说。
哦,真的吗,红鸡蛋的魔法?真想学一学。格塔想。
看到格塔很有兴趣的样子,小女孩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我妈妈”。
“我妈妈最会烙饼了。我烧火,柴火烧得旺旺的。烙出来金黄金黄的玉米饼,又香又甜。”
哦。我妈妈也会烙饼啊。搓个面团,在手心摊开,拍一拍,吹一下,煎脆饼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一丁点柴火也不用。可好吃啦。
格塔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她想起还是小女巫时,贪玩的自己,一丁点跟妈妈学东西的耐心也没有。直到今天,她自己做的饼不是硬得像石头,就是软塌塌的,一点味道都没有。
好想妈妈啊。格塔抽了一下鼻子,心里有点酸溜溜的。
“喂,你想你妈妈吗?”格塔问小女孩。
刚才还在“我妈妈”这个,“我妈妈”那个,眉飞色舞的小女孩突然闭上了嘴巴。她怔怔地看了看格塔,又四处张望了一下,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呜——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她哭了。
格塔却觉得自己一点食欲也没有。除了妈妈亲手做的烙饼,她现在什么都不想吃。
小女孩不停地哭。我该拿她怎么办呢?格塔想。
“别哭了,别哭了。”格塔轻轻地拍了拍小女孩的背。她努力回忆小时候妈妈哄自己的举动。
小女孩突然扑上来,抱住格塔,哭得更凶了。
格塔从来没有抱过小孩。她也从来没有看到女巫抱过小孩。通常,女巫都把小孩放在背上的大布袋里。
小女孩胖胖的小胳膊抱着格塔的脖子。她的手软软的,热乎乎的。
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抱着我的。格塔想。
她就这样抱着小女孩,走出门去。
走啊走啊,小女孩就慢慢靠在格塔的肩膀上睡着了。
当格塔轻手轻脚地把小女孩放回被窝里时,窗外的天已经亮了。
清晨的第一束阳光悄悄地跑进房间,照在小女孩长长的睫毛上。那上面,还闪烁着一滴小小的泪珠,像露珠一样,清澈,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