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登革热七例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WBC减少[1].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张海林等[2]对云南登革热作了研究,云南省未发现埃及伊蚊分布,但白纹伊蚊分布广泛.1975年及1981年至1983年的7~9月,在云南河口、西双版纳采集的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出登革4型和登革3型病毒.从当地发热患者血清中查到登革抗体,说明有散在患者存在.云南过去曾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昆明市2001年、2002年证实2例从东南亚旅行返回的输入性登革热患者.2006年9月30日,我市首发输入性登革热,至2006年10月16日共收治7例.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白假丝酵母菌是健康人群皮肤、黏膜表面共生的微生物,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在免疫缺陷患者可引起口腔、阴道黏膜感染或严重的系统性感染,危及生命,如艾滋病(AIDS)患者晚期往往会发生口咽念珠菌病(OPC)。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病毒性肝炎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丙肝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HCV抗体、HCV-RNA及转氨酶(ALT)水平,从而了解该患者HCV感染状况.研究对象为中日友好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者122例,男75例、女47例;年龄26~75岁(平均49.6岁).透析时间为4个月-12年(平均22个月).其中
目的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及趋势,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眉山市东坡区一里村进行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现有钉螺面积
作为省老促会主管主办的《源流》杂志,在宣传老区烈士后裔助学活动方面,从来不遗余力。从1995年起,《源流》就开始陆续刊登有关助学的报道,20年来从未间断。全省各地老促会的助学活动,关于创新助学方法的探讨,助学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受助学生积极向上的典型等等,都散见于每期《源流》杂志之中。《源流》以一篇篇的文章和报道,一幅幅的照片和插图,为这个倾注了老促会老同志20年心血的公益活动留下了一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