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D Max图形教学难度较大,本文指出,应改革教法,改变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采用模块化教学、高效课堂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提出教学考评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推动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3D Max;绘图;教学方法;模块化;评价方式
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绘图方向的学生来说,3D Max这门专业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跟学生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不管是在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制作、游戏等行业,都要求能熟练使用它,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就业的主动权。在实训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绘图教学效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图形方向教学方面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绘图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习技能模块化,解决问题积木化
知识点模块化,将知识点综合成一个个积木。平常绘图教学就是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封装成完整的模块,形成“积木”,强化了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传统教学中知识点是分散掌握的,没有经过有效组织应用,形成不了合力。传统的教法一般是一点一滴,逐步绘制,直至完成整个作品的制作,整个过程往往比较耗时和麻烦,绘制图形不管结构如何,都必须从基础的线条或是一些基本组件来讲解,整个过程耗时长,很多操作经常重复,最关键的是不能很好体现解决问题的制作思路。模块化的教学核心就是把知识点做成各种各样的“积木”,然后用这些积木去搭建各种各样的模型。
问题的解决就是将模型分解成积木,再将积木组建成模型。采用模块化方法,将作品逐步分解成教学中的各知识模块。例如,做一个室内效果图,只需要将所做的项目分析一下,它由哪些日常教学模块构成,譬如吊顶、沙发、灯具、屏风、窗帘等,不用再从一些基本工具从头到尾去讲解,使得教学思路结构明朗,条理清晰,做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实训课堂就可按下面的方法来组织,首先把要制作的效果图完整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构图原理,把图形分解成各种基础造型——积木。接下来,根据分析,写出效果图的构成积木。最后,学生动手将积木逐一绘制,完成作品的输出。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变得轻松而有趣,就像在玩堆积木。学生不但学会了基本工具的运用,提高了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图形的分析方法,以后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进行问题的分析,拆解成自己熟悉的模块,最终完成作品的制作。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分散了绘图难点,同时又增强了课程活力,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之更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多管齐下,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教学要突出绘图课程的特点。绘图课程不像数学那样主要靠逻辑推理,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和直观性。因此,需从课程特点出发考虑教学方法,要注重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教学广播平台、教学视频、模型、课件及课堂教学录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高效课堂。
广播教学,边讲边练。在学习绘图基础时,工具的使用复杂性不大,概念性较强,教师可用广播教学,让学生屏幕与教师的同步,同时不要锁定学生端键盘鼠标的操作,由教师在计算机上操作,学生跟着演练,边讲边尝试,就可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分析,不作保姆式教学。实际教学过程就是互动的过程,只要学生懂了,有些不难的内容就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让教师作“保姆式”的教师。若是制作实例,可先分析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方法,更能加深印象。对于室内效果图部分,由于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部分要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配合必要的动画、立体图、投影图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会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加深理解,更好解决传统教学难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单位课时的知识含量,提高讲课效率。
充分利用网络,难点重点多录像。对于课堂的重点难点,可以适当使用课件和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把课件和教学视频放至网络共享,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绘图难题,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屏幕录像。讲解时,对重要环节,可在屏幕上作红色标注,让录像中的重点显示出来,待讲解完毕,将屏幕录像放在网络上共享,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录像进行学习,特别是3D Max的操作,有很多使用参数,不可能一下就全熟悉,通过录像来仔细体会,效果会更好。教学录像还有一些技巧要注意,就是要控制适当的时间和合适的知识点。如果一个实例要花费时间较长来完成,最好录成5至10分钟左右一段,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不能太多,不要超过3个,学生学习效果会更佳,若时间太长,一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二是学生对连续掌握多个知识点缺乏信心和耐心,容易造成半途而废。
三、改进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方式,突出能力,注重平时
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客观体现学生能力。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能只凭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依据,应在对学生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强调客观、公正的原则,使成绩真正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样就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传统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点的考核,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也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容易出现猜题搞重点突击的情形,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的测评,应很好地体现出日常学习所占的比重,只有注意平时,才能引导学生重视日常训练,强化基本功的学习。建议平时成绩占八成,期末和期中考试共占两成,其中平时成绩应包括平常作业、上机实训和单元测验等日常学习项目成绩。
构建题库,更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综合能力考试,可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知识点分布面广、难度适中的原则,建立试题库,采用随机抽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因题库量大,组卷时按条件随机组卷,猜题押宝命中概率很小。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为试题库内容覆盖面广,猜中题目的概率也低,学习不能押宝那样在复习阶段临时抱佛脚、背要点,因此学生必须自觉认真听好每一堂课,自行完成作业,进行考前的全面复习,对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以上一些教学探索,都是笔者这几年从事图形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积累,它们在日常教学中起到了显著的成效,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大家分享出更多更好的绘图教学方法和宝贵经验。
(作者单位: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关键词:3D Max;绘图;教学方法;模块化;评价方式
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绘图方向的学生来说,3D Max这门专业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跟学生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不管是在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制作、游戏等行业,都要求能熟练使用它,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就业的主动权。在实训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绘图教学效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图形方向教学方面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绘图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习技能模块化,解决问题积木化
知识点模块化,将知识点综合成一个个积木。平常绘图教学就是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封装成完整的模块,形成“积木”,强化了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传统教学中知识点是分散掌握的,没有经过有效组织应用,形成不了合力。传统的教法一般是一点一滴,逐步绘制,直至完成整个作品的制作,整个过程往往比较耗时和麻烦,绘制图形不管结构如何,都必须从基础的线条或是一些基本组件来讲解,整个过程耗时长,很多操作经常重复,最关键的是不能很好体现解决问题的制作思路。模块化的教学核心就是把知识点做成各种各样的“积木”,然后用这些积木去搭建各种各样的模型。
问题的解决就是将模型分解成积木,再将积木组建成模型。采用模块化方法,将作品逐步分解成教学中的各知识模块。例如,做一个室内效果图,只需要将所做的项目分析一下,它由哪些日常教学模块构成,譬如吊顶、沙发、灯具、屏风、窗帘等,不用再从一些基本工具从头到尾去讲解,使得教学思路结构明朗,条理清晰,做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实训课堂就可按下面的方法来组织,首先把要制作的效果图完整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构图原理,把图形分解成各种基础造型——积木。接下来,根据分析,写出效果图的构成积木。最后,学生动手将积木逐一绘制,完成作品的输出。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变得轻松而有趣,就像在玩堆积木。学生不但学会了基本工具的运用,提高了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图形的分析方法,以后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进行问题的分析,拆解成自己熟悉的模块,最终完成作品的制作。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分散了绘图难点,同时又增强了课程活力,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之更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多管齐下,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教学要突出绘图课程的特点。绘图课程不像数学那样主要靠逻辑推理,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和直观性。因此,需从课程特点出发考虑教学方法,要注重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教学广播平台、教学视频、模型、课件及课堂教学录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高效课堂。
广播教学,边讲边练。在学习绘图基础时,工具的使用复杂性不大,概念性较强,教师可用广播教学,让学生屏幕与教师的同步,同时不要锁定学生端键盘鼠标的操作,由教师在计算机上操作,学生跟着演练,边讲边尝试,就可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分析,不作保姆式教学。实际教学过程就是互动的过程,只要学生懂了,有些不难的内容就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让教师作“保姆式”的教师。若是制作实例,可先分析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方法,更能加深印象。对于室内效果图部分,由于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部分要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配合必要的动画、立体图、投影图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会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加深理解,更好解决传统教学难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单位课时的知识含量,提高讲课效率。
充分利用网络,难点重点多录像。对于课堂的重点难点,可以适当使用课件和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把课件和教学视频放至网络共享,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绘图难题,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屏幕录像。讲解时,对重要环节,可在屏幕上作红色标注,让录像中的重点显示出来,待讲解完毕,将屏幕录像放在网络上共享,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录像进行学习,特别是3D Max的操作,有很多使用参数,不可能一下就全熟悉,通过录像来仔细体会,效果会更好。教学录像还有一些技巧要注意,就是要控制适当的时间和合适的知识点。如果一个实例要花费时间较长来完成,最好录成5至10分钟左右一段,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不能太多,不要超过3个,学生学习效果会更佳,若时间太长,一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二是学生对连续掌握多个知识点缺乏信心和耐心,容易造成半途而废。
三、改进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方式,突出能力,注重平时
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客观体现学生能力。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能只凭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依据,应在对学生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强调客观、公正的原则,使成绩真正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样就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传统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点的考核,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也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容易出现猜题搞重点突击的情形,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的测评,应很好地体现出日常学习所占的比重,只有注意平时,才能引导学生重视日常训练,强化基本功的学习。建议平时成绩占八成,期末和期中考试共占两成,其中平时成绩应包括平常作业、上机实训和单元测验等日常学习项目成绩。
构建题库,更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综合能力考试,可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知识点分布面广、难度适中的原则,建立试题库,采用随机抽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因题库量大,组卷时按条件随机组卷,猜题押宝命中概率很小。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为试题库内容覆盖面广,猜中题目的概率也低,学习不能押宝那样在复习阶段临时抱佛脚、背要点,因此学生必须自觉认真听好每一堂课,自行完成作业,进行考前的全面复习,对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以上一些教学探索,都是笔者这几年从事图形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积累,它们在日常教学中起到了显著的成效,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大家分享出更多更好的绘图教学方法和宝贵经验。
(作者单位: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