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教学中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教学便利条件,也为学生开拓了生活及学习视野。与此同时为了计算机的开阔视野在教学中不会对学生造成恶性的影响,这个关键性问题的把握就是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提高计算机对学生的教学。本文就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阐述几点观点。
  一. 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是传递者也是沟通者。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不能完全说多媒体的功能就仅仅是这一点。设计软件时,不但要紧紧围绕学生兴趣而设计,但不能过多地追求软件的花哨效果,造成有些“有趣”的东西可有可无,没有实际价值。多媒体课件应当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媒介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媒介进行诠释,进行绘声绘色的情景创设,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该依据信息传递与反馈原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去设计,依靠多媒体的放大、缩小、定格、再现等技术,使学生开拓思路、勾沉旧事、引发想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三位”融于一体,在人机交互中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能使学生的知识发生迁移、突破、再现、拓展。所谓迁移就是帮助学生引发学习的动机,指明知识迁移的方向、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有序、快速、有效地获取新知。因此,在准备时,就要选取那些学生共同认同的素材,以便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一种“未曾揭开面纱”的神秘感,让他们产生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达到这层效果,用于诠释课文的声像材料以及动画演示等技术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借助形象化的手段将文章主旨、感情基调、文字风格再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课文情境,使学生由“感知展现于眼前的教材文字”转化为“感知融身于其中的图像声音”,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深奥变得肤浅、复杂变得简单、抽象化为具体。
  二、多媒体在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如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阻断师生间直接情感接触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感情、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按照一定原则以实现二者更好的整合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提升教学质量。
  原则
  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给学生的激励,远比教师口头的表扬要强得多。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隔断了师生间直接的情感接触,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眼睛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脑子里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这样严重阻隔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为此教师在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应注意和学生的直接情感沟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活”的老师和“活”的课堂和“活”教育。
  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学时,选择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二是典型的、时效的材料。很多教师只关注多媒体课件的美观性与趣味性而忽视课件的真实与实用性,使呈现的内容不仅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故教师在选用多媒体课件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多媒体元素,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情感和情绪,必要时自己参与课件的制作,使之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讲究课堂效率。但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教学信息的传输,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增加课堂信息的传输渠道。信息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时,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多媒体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了知识容量。对老师来说,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对学生来说,因调动了多种感官的运用,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掌握理解的速度就提高了,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很多。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将课堂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串连,能让学生得到课堂内容全局的把握。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细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当发现问题时,必须认真分析,冷静处理,从教师自身找原因,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有部分不愿来上课的同学也说,课堂不够自由,有时候想自己动手操作的,老师却总频繁的切换。。。细细体会这些学生的肺腑之言,说的不无道理。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竟然使原本有兴趣的同学不愿意来上课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现代社会,人们收集,处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日记写作和美术创作,因而计算机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假如教师在未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屏幕监控,屏幕转播和屏幕录制功能,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生会担心自己的一幅涂鸦作品被教师通过屏幕转播,引来其他同学的嘲笑。那对教学工作是相当不利的。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软件的使用者-----教师。透过学生拔出网线,不愿意来机房上课等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更好地进行教学,让全体学生都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就需要在使用控制软件前用心策划,合理设计,在使用中科学安排,把握时机,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局面。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休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自得其乐的人。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道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关键词:激发 培养 英语 学习 兴趣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依据于教材,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但很大部分需要教师的再加工。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它致力于为农民建立起一种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帮助农民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行到全而推广,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活的也更有尊严了,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达到终极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涉及十几个部门,要很好地完成这
不了解自己的人不能算一个完美的人,这是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名言。世间人何止千千万,无一俱同。有人机敏,有人憨厚;有人睿智,有人平庸;有人强壮,有人赢弱;有人豪放,有人含蓄;有人坦诚,有人深邃……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未必每个人都了解自己。  鱼儿可以不曾7解过天空的蔚蓝,因为鱼儿永远也无法飞翔;鸟儿可以不曾了解过海洋的广博,因为鸟儿永远也不可能潜伏,但是作为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需要了解天空,了解大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抹汪泉,她洗涤着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丰盈着你的思想,承载着你的所有追求与向往。只是人易被生活之网困住,日常的虚浮、生活的烦杂、心情的浮躁、信仰的遗落等等生活灰尘都让我们忽略了那抹汪泉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青碧透明!于是我们感触不到她的灵洁,于是我们聆听不到她的畅然音符,于是我们在困顿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这一抹汪泉便是反思,也是自我审视、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力量,她引领着我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小学美术教学开始积极地关注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动手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采取
桃瘤蚜,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也可危害艾蒿等菊科植物.该虫发生时由于在卷衄的叶片内,用药防治效果欠佳.另外,由于桃瘤蚜往
期刊
思维是无形而巨大的资源,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实现抱负的一种最重要资源。一位德国思想家说过:“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运动。”  事实上,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国家都是凭借着其思想的力量,以及把这种思想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而闻名遐迩的,例如古印度、波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都是因在当时有了思想的力量而有了灿烂的文明。  苏格拉底、亚
绩效预算管理已成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政府财政、管理、信任等危机的解决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绩效预算管理在西方国家